区块链技术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时间:2022-08-17 11:06:31

导语:区块链技术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块链技术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作为中小企业其融资过程困难重重,而基于互联网的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为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模式基础上,引入区块链技术这一“新变量”,深入探讨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在转变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方面的特殊优势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中小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数量和质量均实现了较大增长,截止202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60%以上的出口贸易总额,创造了60%以上的发明专利,吸纳了超过80%的就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规模偏小、投入资金较少,经济波动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普遍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同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

1.1融资成本高

当前我国银行贷款平均成本为6.6%,企业融资平均成本为7.16%,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隐性费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1.2融资渠道窄

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风险控制考量,向其放贷的意愿不强,而通过股权上市融资更是困难重重,通过互联网融资也很难获得所需要的资金。1.3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和融资环境有很大区别,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融资途径和优势较为明显;而在经济发展薄弱地区,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偏小,融资机构持谨慎态度,融资相对困难。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缺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较大冲击,现金流吃紧,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和学界所关注的热点。

2供应链金融及区块链技术

2.1供应链金融及其发展

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完善和现代物流仓储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对核心企业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进行整合,以核心企业信用为背书,将单个中小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以供应链中所有企业为整体的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传统信贷模式中,银行以某一个企业为信用授权主体,企业的信用无法辐射到上下游企业中去。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促进供应链体系的健康运行。

2.2区块链技术及其特点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区块链概念,并对该技术下的时间戳技术、加密技术等进行了阐述。按照中本聪的定义,区块链是由含有交易记录的区块按照时间有序链接所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每个区块体中包含多个交易记录,以加密的形式进行储存。每一个区块头中都包含时间戳、随机数、本区块标识以及父区块的标识等信息,每一个区块封装后与上一个区块相链接,以此来保证链条上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相比较其它计算机技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显著特征。当前,在理论层面,关于区块链技术在票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在实践层面,区块链与跨境支付、股权融资等领域均有着不少的典型应用,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则相对较少。

3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

3.1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的主要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3.1.1应收账款融资以生产阶段为例,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以赊销的形式将原材料销售给核心企业,但核心企业并未及时支付货款,仅出具相应的应收账款凭证,供应商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抵押转让给银行以获得贷款融资。3.1.2融通仓融资供应链中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与银行签订以融通仓货物为质押的合同,同时与物流企业、银行签定仓库存储的三方协议,第三方物流平台代表银行对质押于融通仓的货物进行估值和监管,出具相关文件作为银行发放贷款的依据,融通仓出具入库与出库证明,并确保仓内货物有足够的信用担保。3.1.3保兑仓融资作为买方的中小企业向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承兑汇票,供应链中的上游供货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的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若融资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则上游供应商负责回购质押货物。

3.2供应链金融下的融资困境

3.2.1容易产生信息孤岛供应链中的交易涉及到众多不同层级的企业主体,信息系统建设存在差异,数据形式多样、数据关系复杂,在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着割裂的情况,容易产生信息孤岛,导致金融机构对交易真实性核查困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本。3.2.2核心企业信用不能有效传递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是供应链金融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和分销商有直接的业务往来和商业协议,但与更低层级的中小企业往往不产生直接联系,银行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确认其业务信息,核心企业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也不愿为其做信用背书,导致银行的信贷意愿降低,更低层级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核心企业授信。

4“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优势分析

4.1利用去信任交易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问题

区块链上所有的交易数据在被加密记录下来,并同时被广播到区块链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同步存储且无法更改,因此可以更加准确反映链上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企业是否符合融资条件、经营状况、交易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就使得原本因信息不对称引起信任缺失而导致的融资困境得到了有效解决。4.2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有效传递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一级供应商根据相关联的二级供应商间的交易数据,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授信额度)进行拆分,二级供应商利用获得的核心企业授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可以轻松查询存储于区块链中的该企业的相关交易记录、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等数据。以此为基本模式,就可以把授信额度范围内的核心企业信用传递给更多层级中的中小企业,以实现其融资需求。

4.3时间戳与共识算法确保了交易信息真实可靠

在供应链条中,由于涉及到的中小企业众多,企业之间的交易较为频繁,难以做到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充分监管,容易被个别的别有用心企业或个人篡改数据,造成损失。在区块链技术中,交易完成后的数据会被加密后广播存储到所有区块链节点,所有的用户互相监督,共同对信息进行监管,某一个节点一旦被恶意篡改,很容易被发现并记录下来,可以有效降低被篡改的风险。

5“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构建

5.1系统目标

以去信任交易方式构建一个包括信息流、资金流、仓储物流的呈闭环状态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供应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均为链上的节点,包含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呈现层等。在数据处理层面,将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紧密融合,实现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原材料供应、物流及仓储、产品销售、信贷记录等各类数据的全纪录,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增强数据可信度。在互信机制层面,通过开源的区块链跨链接口和预设的信息管理机制,实现数据信息在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各层级供应商及销售商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可信流转,解决供应链上信息孤岛问题。在信用传递方面,基于区块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通过交易数据溯源和交易凭证拆分,实现了商业交易各方关系的确认,使核心企业信用能沿着供应链逐级传递。

5.2主要功能

5.2.1交易管理模块用来实时记录和管理各类交易数据,以及基于RFID、GPS等技术的物流仓储和产品信息。5.2.2信息溯源模块利用区块链账本功能,通过追踪和还原供应链条中各参与方的全过程商业数据、物流仓储数据、资产抵押数据等,还原真实贸易场景,提高信贷审核效率和精准度,降低信贷风险。5.2.3授信管理模块实现对核心企业授信在供应链条上进行自动拆分、传递和转移,各层级的中小企业在平台上申请并自动获得经拆分后的核心企业授信。

6以区块链技术促进供应链金融升级的政策建议

6.1政府主导,积极应对新技术对传统金融带来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金融产业尚未形成深度融合的态势,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资金预算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强化协同创新和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深层次应用,切实提高我国金融行业服务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6.2企业跟进,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不断推动技术升级

目前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大部分都采用的国外标准,我国在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差距,随着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日趋紧密,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受制于人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也应在区块链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升级。

6.3法治保障,积极打造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营商环境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生事物,这些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政府应当及时跟进,积极探索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政府和市场各主体行为,充分发挥立法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引领、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区块链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和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