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09 10:50:01

导语: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调查分析

摘要:为使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提升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在2020年11-12月对某高职院校338名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线上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流行趋势及控制流程了解不足。提出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设置免费安全套发放和艾滋病自主检测机等有效策略,来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

我国艾滋病发病呈增长态势,据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报告感染艾滋病存活者96.3万例,死亡31.6万例。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例左右青年大学生感染艾滋病,主要是由性传播途径感染,故而遏制艾滋病在大学生中传播上升势头已迫在眉睫。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仍侧重传统模式,导致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基础知识浅层。为使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特组织开展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0年1112月,选取某高职院校338名学生参加本次调查,其中男生167名(占49.41%),女生共计171名(占50.59%);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19.5±2.2)岁。

1.2方法

338名学生通过手机微信扫码,线上问卷答题形式,根据自身掌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答题,独立填写完毕后提交。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和态度。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回收问卷338份,有效问卷338份,有效问卷率100%。

2.2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发病病因、临床症状、主要传播途径、高危易感人群等相关知识掌061握较好,338名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7.25%。

2.3对待感染艾滋病的态度

对于“如何对待你身边的艾滋病感染者”问题,结果显示:如果艾滋病感染者是陌生人,有21.89%(74/338)的大学生选择尽量远离,避免接触;有61.83%(209/338)的大学生选择应消除歧视,平等对待;有16.27%(55/338)的大学生选择暂时不知如何处理。如果艾滋病感染者是熟人,有11.54%(39/338)的大学生选择尽量远离,避免接触;有68.64%(232/338)的大学生选择应消除歧视,平等对待;有19.82%(67/338)的大学生选择暂时不知如何处理。

2.4对待感染艾滋病的行动

对于“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的问题,结果显示:有4.44%(15/338)的大学生选择沉默,隐瞒病情;有93.20%(315/338)的大学生选择告诉家人,寻求支持;有76.92%(260/338)的大学生选择告诉朋友,寻求帮助;有38.46%(130/338)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在网络咨询,寻求治疗;有97.93%(331/338)的大学生选择专科医院,积极治疗。以上结果表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在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预防控制流程中存在局限和不足。

3讨论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青春期和性活跃时期,性观念日趋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对性接触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发生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导致其成为艾滋病高危易感人群。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流行趋势及控制流程了解不足,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应不断加强知识更新,正确引导大学生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3.1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

大学生是艾滋病易感人群,高职院校开展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为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需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实际及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普及,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更深层次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不断加强自我保护。除了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内电子屏、展板、橱窗等常规宣传,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性健康和心理教育课程、艾滋病防控系列课程、特聘专家讲座、开设心理门诊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3.2消除对艾滋病恐惧和歧视心理

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艾滋病本质上来说是不可怕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因为其药物研究和治疗已有了明确方向。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制成功艾滋病特异性疫苗,但它完全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关于其传播途径的研究也已经十分明确。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差,很容易灭活,只要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就可以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降到最低。人们共同的敌人是HIV病毒,而不是HIV感染者,恐惧和歧视是人们对HIV传播途径没有真正理解,这不仅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相反会导致艾滋病感染者隐瞒病情,甚至采取不理智、极端的报复社会的过激行为,更容易造成疾病传播,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3.3设置免费安全套发放和艾滋病自主检测机

在全面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基础上,校园内安装免费安全套自主发放机和艾滋病自主检测机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醒大学生正确对待性教育,洁身自好,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传播的潜在可能和风险。免费艾滋病自主检测机可促进有高危行为的大学生及时进行HIV抗体筛查检测,方便及时了解自身HIV感染情况和状态,一旦发现可疑阳性,经医疗卫生机构确诊后,可第一时间获得相应的药物治疗、人文关怀及预防服务,同时也保护了个人隐私,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检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校园艾滋病传播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莉辉.500名高校新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1):235.

[2]高晓辉,李艳.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130-132.

[3]程淑群,王悦琳.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41-4642.

[4]毕炜.高校艾滋病教育及防控策略[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0):243.

[5]王丽珍,郭文献.浅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J].健康之友,2020,(10):86.

作者:张莉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