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31 08:59:57
导语:离任审计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在指出离任审计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开展跨级审计、跨任期审计等方式解决离任审计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离任审计;问题;对策;建议
任审计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是典型的事后审计,通过对审计对象各项经济指标的定量审查,形成定性结论,评价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总体工作表现,追究违法违纪行为经济责任,维护企业利益。
一、离任审计常见问题
一是审计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审计独立性,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就难以保证。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常常受到影响,缺乏独立性的审计报告本身就存在缺陷,无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定论。二是审计人员认识有待提升。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形势下企业运作的风险点认知不足。审计内容多样,要应对的企业风险也随着业务开展千变万化,即使只针对销售板块开展审计,也可能因缺乏一线工作经历不能充分掌握企业运作的风险环节,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如果审计人员没有相关业务的工作经验,就无法了解各种业务的风险点,更无法从深层次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事物敏感度不强。当前时代背景下,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开展离任审计已不能紧跟风险的快速变化。只有对新事物保持强烈敏感度,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分析新事物,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二、新形势下离任审计对策
(一)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维护审计独立性。未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是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根本所在。201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审计的独立性:一是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领导机制。规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约束和保护制度,同时明确国有企业应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就是为了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赋予其审计权力,将审计工作从千丝万缕的内部关联中剥离,不受内部制约,真正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二)开展跨级审计,确保审计质量。一是配备充足的审计人员,在企业各层级建立审计队伍,确保审计工作不受人力资源掣肘,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开展跨级审计,即省级审计市级,市级审计区级,逐级开展审计工作,有利于拓展离任审计范围及深度,同时提升审计质量。(三)开展跨任期审计,形成审计威慑。离任审计除了考察任期情况,还应进一步查看任前审查报告,对前期职务履职情况进行评估,查找薄弱环节,为任期审计提供指导。调阅领导干部任前工作情况资料,结合任前审查,开展跨任期审计,加大审计纵深,考察审计对象在不同职务间是否工作目标前后矛盾、是否全心全意为企业创造效益。参照领导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采用往期责任追溯法,形成有力的制度威慑,促使企业干部无论何时何地,任何职务都要谨记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度。(四)多头并举,培育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为充分了解企业运作各环节的风险点,单纯依赖审计理论是不够的,审计人员要了解各环节的风险点,只有具备相关实践经验,深入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发生风险的环节。培养一支熟悉整个企业运作流程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较为高效的做法是从各专业线条抽调业务人员,组成审计组。(五)提升思想认识,保持审计活力。快速跟上企业发展形势变化和新业务开展步伐,时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包容能力,摒弃抵触心态,防止思想僵化,保持审计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销售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业务重心有所转移,油非互促、业务外包托管、合资合作等新盈利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互联网浪潮促使经营方法由“线下”逐渐变为“线上”,再加上新能源的兴起,要求审计手段也要随之快速变化,不断以新知识武装头脑,保持工作活力。
三、相关建议
(一)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必须讲究审计方法,应注重查看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现场巡检记录。翻查巡检记录可以高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快速发现风险环节。企业对下级单位的巡检往往是真实可靠的,因为下级单位的违规行为会侵害上级单位的利益,所以上级单位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检查。审计覆盖面要全、广、重,避免收集资料的片面性影响离任审计的客观评价。(二)明确审计重点。一是围绕审计重点,在进行必需的内审工作外,跳出常规审计流程的桎梏,模拟场景寻找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转换角色思考问题;二是倾听基层的建议和意见,基层员工是各项事务的直接执行者和操作者,风险往往隐藏在员工对日常工作的抱怨中,匿名抽选员工进行访谈,可以获得对企业管理者的真实评价。(三)开展闭环测试。借助大数据平台,对企业整个运作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发现未闭环的薄弱环节。要借助数据平台提高审计手段,看清审计对象真实的业绩情况,结合关键指标综合考察,深挖业绩指标的真实性,防止隐性风险点被掩盖。(四)突出四项内容。1.突出效益审计。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查、查看报表等方式,重点评估被审计单位传统的业务经营、财务能力、经费开支等经济行为是否具有真实、广泛的经济效益,经济活动是否坚持阳光操作并倡导勤俭节约。例如,中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型发展,新业务如APP线上业务量、汽服洗车、代办违章、粤通卡充值、各种代销联销业务量逐年增长,新业务的效益审计应成为重中之重。2.突出制度审计。重点查看各项经济决策依据是否合法合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否齐全完备,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监督制约制度是否健全,项目实施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3.突出管理审计。在决策职能的审查上,主要检查决策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决策结果是否正确;在控制职能的审查上,主要检查有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控制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以此对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性意见和建议。4.突出廉政审计。按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乘坐车辆标准及资金来源的合规性,有无向下属及有关单位无偿调用车辆、摊派小车费用,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是否合乎标准,有无在单位报销个人有关费用、有无经手费用自签自报等情况。(五)掌握四个方法。1.主要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审计——账表入手。通过查阅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表、业务数据以及各指标排名数据等,在调取和审阅有关账簿、凭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绩效指标完成情况。2.制度建立及执行效果审计——综合分析。收集被审计单位各业务条线的制度规定,并通过获取与之相关的文件、指标数据,综合分析各业务条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并且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访谈等方法实际评价制度的执行效果。3.决策及管理审计——测算分析。决策及管理审计应通过事前事后的效益分析和测算,根据事前事后的复核性分析对比,揭露决策是否恰当和科学,是否将资金精准落实到关键项目。领导干部离职前已经决策的项目如离职时还未完成,应当对该项目完成后的效益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测算,并计入该离职领导的决策管理审计之中。4.廉政审计——检查和观察。从漏洞和疑点出发,顺藤摸瓜,结合文件检查和实地取证,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舞弊等行为,维护企业根本利益。
作者:李志华 单位:中国石化销售安徽石油分公司
- 上一篇: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探索
- 下一篇: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