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探索

时间:2022-05-31 08:57:17

导语: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探索

[摘要]《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实施,标志着内部审计进入新时代,而高校“双一流”工程建设的推进,使高校内部审计特别是工程审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和艰巨。高校内部审计只有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满足新要求,才能帮助学校有效防范业务风险,提升价值。本文以广西大学工程审计改革为例,探索高校工程审计实践。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实践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广西大学内部审计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找准高校内部审计职责新定位,在创新发展方面探索转型与突破。尤其是工程审计工作,不断开辟新思路、勇于革新,探索出适应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的工程审计新方法,逐渐构建起工程管理审计新体系。

一、高校工程审计转型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角色不明确,职责界定混淆。大部分国内高校工程审计以工程项目各阶段重点审计为主,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到事后,主要对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工程进度款、现场签证及竣工结算等进行审核,有些还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对于工程项目送审,有些高校建设管理部门送审时未经过初审,就直接送审计部门;有些高校建设管理部门送审时只是形式性签署意见,未对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并常常将审计部门的复核工作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程序,使审计部门不经意充当了防范风险的“第一或第二道防线”。这些现象常常使审计角色不明确,职责界定不清晰,失去了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二)工程项目审计方式单一,影响实施进度。随着高校发展及“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且工程种类丰富多样,新建大型基建项目、零星维修修缮项目、综合性复合型项目、智能化项目、多功能展厅及校史展厅等精装修项目也逐渐增多。大部分高校对于不断增加的各类审计项目,无论项目大小、项目类型、项目紧急重要程度如何,仍按原来常规审计方式开展工作,有些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的零星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审核时间过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三)工程审计“以点带面”,忽视全局监督。现阶段,高校工程审计中常常发现送审项目中的管理问题。例如,在招标控制价审计时发现,项目经费未落实就开始施工,或者项目招标控制价经费超过了项目批复的立项经费,或者出现立项时为整体项目,但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却拆分成一期、二期工程项目进行送审等;在结算审计时发现,有些项目施工合同签署要素不完善,竣工验收管理不清晰,验收不及时,签署的验收日期不符合常理;项目的施工单位基本都是几个常见施工或监理单位,大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工期超过合同约定工期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审计部门在审计个性问题时,未能结合工程项目整体实施情况,全过程地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忽视了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整体宏观的管理与监督。

二、高校工程管理审计改革实践探索

(一)建立健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审计效果。两年来,经学校批准共出台10项规章制度(其中7项为基建审计规章制度),制定了8项审计处内部管理制度及相关协调机制,编制印刷了《广西大学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手册》(2018版),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学校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是对学校大量的工程项目进行统计分类、数据汇总,优化审计程序,创新审计方式。制定了《广西大学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将招标控制价及变更预算审计起审点提高到30万元,将竣工结算审计起审点提高到5万元,将合同内工程进度款作为随机抽审的范围等。通过以上审计方式的改变,大幅提高了审计效率,加强了“第一、第二道防线”职能,从而使审计重心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及全过程管理审计方向转型。二是针对学校涉及多部门共同开展的工作,创新制度制定,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如对需要按规定送审自治区投资评审中心评审的项目,及时制定《广西大学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投资评审报送工作协调机制》;对学校开展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为防范风险、加强监督,及时制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审计(监督要点)实施细则》;针对综合性复合型项目,制定《综合性复合型项目审计工作协调机制》;针对外送委托社会中介,制定《广西大学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规定》。三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及立卷归档管理,不断规范文书格式,统一工作底稿。如《工程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批流程及文书格式》《200万元(含)以下工程项目采购模式流程及文书格式》《工程项目随机抽审流程及文书格式》《工程项目专项审计流程及文书格式》《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审计流程及文书格式》等。不断完善档案标准化,整理建立了2015—2018年工程项目档案标准次序卷,规范立卷归档管理体系,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资料归档标准化。(二)常规审计、随机抽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风险防控,广西大学审计处将常规审计、随机抽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对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对于由建设管理部门自行审核的项目,采取随机抽审方式;对于工程项目的共性风险问题及学校重点项目,采取专项审计方式;其他常规项目,根据优化完善后的相关规定,开展常规审计。2018年,广西大学审计处对建设管理部门自审的工程项目实施了第一阶段的随机抽审工作。根据《广西大学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对建设管理部门自行审计的项目,抽取一定数量的招标控制价、现场收方、工程进度款支付及竣工结算进行抽查审计,通过发出随机抽审通知书,召开审计进点会,对相关账务、资料进行查询、问询、记录的方式,编制工作底稿,撰写书面审计报告,并及时与被审计单位召开审计反馈会,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沟通,提出内部管理方面的建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学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的管理,扩展了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工程项目随机抽审流程如图1所示。(三)开展审计调查,建立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数据库。围绕审计工作转型,广西大学审计处注重探索由“把关量价、确认结果”为重点的技术型审计向以“揭示问题、促进管理”为重点的管理型审计转变。2018年,对2017年以来包含限额定点采购及公开招标项目的学校在建以及新建成的154个工程项目及其相应5个阶段近70个信息点进行了关键信息要素的收集整理,形成广西大学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全过程情况一览表,形成学校工程项目动态信息数据库。信息采集从立项开始,内容涵盖各关键节点的时间、简要过程描述、主要存在问题,通过采集宏观数据及信息,查找学校工程存在的普遍性或突出性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完善学校工程项目管理提出建议,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调查报告。经过前期统计与梳理,现阶段已完成部分项目数据库的建立,对发现的部分项目工期管理不严、竣工验收不及时、严重超合同工期等共性问题,已形成专题审计建议,通过校文件系统提交相关职能部门以加强管理。(四)严把重点项目,杜绝虚假资料。对重点项目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需加强监督,提高敏锐性,丝毫不能松懈。部分大型基建项目竣工结算时,须按规定送政府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进行结算评审。此时,审计人员要严格监督职能部门与施工单位,按规定送审资料,防止出现后补、提供虚假资料等情况。同时,主动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涉及重大事项及重大金额等特殊情况的,要上报学校,由学校领导层面讨论决定。

作者:谭银花 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