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
时间:2022-02-23 02:50:09
导语: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越来越多受到我国相关部门与专业人士的关注,被看作是审计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推动了国家审计的发展,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国家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从而也带动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提升。然而,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整体的审计水平仍有待提高。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许多企业纷纷上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强化了内部审计的重要地位,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属于企业的内部机构,没有独立出来。因此,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迫于企业内部领导和同级工作人员的压力,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客观公正,甚至沦为企业领导的管理工具。有些企业甚至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监察部门合并或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还兼任他职,没有做到专人专岗,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1]。
(二)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随着审计力度的加强也不断提升,但由于相关制度没有相应地跟上审计工作发展的需求、审计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缺乏通过提升审计质量以控制风险的意识等原因,我国审计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仍存在缺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等问题,审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完善,这大大影响了审计的效率与效果,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能发挥不充分。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仍不完善,内容不明确,这必然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结果较主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能发挥不充分。且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形同虚设,使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无法受到监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工作效果只能来自于企业领导和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自律,这为权利的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2]。
三、新时期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发挥价值的基础保证。企业应结合国内现实状况、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模式。在保证其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同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还需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建立联系,保证其主要职责的顺利履行,其审计质量控制的结果是有效客观公正的。
(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技术含量。新时期背景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注重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技术含量,以适应信息时代下新环境的需求。企业应通过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技术含量,使内部审计突破事后审计的工作范围,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运营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制度约束和外部评价。一方面,企业要结合企业内部实际状况和外部环境,加强内部审计各个环节的相关制度,如审计立项、计划编制、相关审计资料的复核等等方面的制度约束,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保证制度的系统性、全面性、可行性、发展性。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约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聘请外部专业审计机构或团队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强化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性。
四、总结
新时期背景下,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已成为内部审计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实需求。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认为新时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工作范围应有所扩大、工作重点应有所转变,突出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
作者:王莉单位: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论文
- 下一篇:教学资源库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