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瓶颈及监控机制优化

时间:2022-02-12 02:57:08

导语:内部审计质量瓶颈及监控机制优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部审计质量瓶颈及监控机制优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内审审计质量的内涵和提升的意义,分析了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多面临的质量瓶颈,最后从内部审计独立性、质量控制过程、评估机制和人员管理四方面提出了监控机制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内部审计;质量瓶颈

一、引言

在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从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到发展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内部审计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也需要优化转型,更重要地是对质量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内部审计还面临着诸多质量瓶颈,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优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内部审计质量概述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审计结果的质量好坏。内部审计质量不仅包括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的质量,而且包括审计结果的质量。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对内部审计各个方面质量的评价,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审计行为的规范和审计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保证企业内部正常运行、管理有效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了,才能说明内部审计行为比较规范,审计过程符合相关的制度规定。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了,才能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财务、运营等方面的风险,帮助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1.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管理层认为内部审计只是对相关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忽视了内部审计的全面性,未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存在内部审计形式化的问题。部分企业只有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重视,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其重要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忽视为企业带来了风险隐患,企业内部存在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可能会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2.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完善。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制度一直有待完善,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但是,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建设内部审计制度,取得了一定进展。2018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自3月1日起实施,对内部审计定义、审计范围等内容都进行了更新。这意味着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新的制度保障。同时,还制定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作为《规定》的配套措施。这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也表明了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3.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虽然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但是我国企业整体内部审计信息化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特别是电力企业,一直致力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新常态下内部审计所面临的质量瓶颈

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案例:云南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苗木种植、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总股本增加至8394万元。然而在2011年,该公司董事长因欺诈发行股票和债券被逮捕,与此同时证监会查出其存在财务造假问题。该公司之所以在经营多年问题才被暴露出来,与其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有很大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一切事务基本由董事长一个人决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则其在内审工作中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审计工作容易产生偏颇,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缺乏可信性。而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则会埋下风险隐患,不利于企业内部问题的披露。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审计质量问题的发生。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存在不足。首先,审前准备工作不到位。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审计机构应当先制定审计方案、做必要的准备工作。然而,很多审计机构对审前准备工作不够重视,只是了解一些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制定的审计方案缺乏可行性。其次,审中记录工作不规范。从目前来看,很多内审机构在审计工作进行中,存在工作底稿随意性强、不认真、不细致的问题。这为后期审计分析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够谨慎,容易遗漏重要事项。最后,内审报告深度不足。很多审计机构对企业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并未充分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对一些事实认定不清,审计结论的精准度缺乏,提出的审计建议也不具可操作性。因此,只有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过程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审计质量。3.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缺乏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不仅无法约束相关人员的内部审计行为,而且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提升。没有质量评估机制,则无法判断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在相关人员出现审计偏差时,也无法被及时发现。这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同时,缺乏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不利于鼓励相关人员提升审计质量,也不利于对不合规审计行为进行处罚。4.人员因素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无论是审计机构的相关人员还是企业内部负责审计的人员,都存在专业知识水平储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企业内部来说,部分企业内审人员存在管理人员兼任的现象,对于内部审计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不利于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在对项目的内部审计中,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并未按照节点设置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并未给予充分关注,对相关风险未能及时识别并应对。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得过且过、不负责任,完全不顾内审质量的好坏。

五、新常态下内部审计质量监控机制优化

1.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需要不断增强。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独立的思维,不应一味以部分管理人员的意志为转移,避免出现内部审计出现偏颇。同时,企业应当避免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兼任的问题,以便充分保证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需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审计工作,独立于管理层和董事会,从而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例如,国外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执行双向报告制度,即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分别报告,避免出现企业内一人独大的问题发生。我国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而推进审计质量的提升。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应当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于审计机构来说,要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全面了解,收集详细资料,并编制完善的内部审计方案。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要对审计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尽可能地搜集详尽资料,为之后的内部审计工作奠定基础。其次,严格规范审中记录等工作事项。对工作底稿记录的内容和规则进行严格规范,避免遗漏重要事项。同时,相关的内审人员应当端正态度,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最后,出具可信度高的内部审计报告。出具内容深刻的内部审计报告,有利于提升报告的可信度。内部审计报告应当充分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审计机构应当实事求是地出具内审报告,不能避重就轻。同时,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相关建议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第一,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质量评估制度。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和范围进行详细规定,并按照评估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制度的准绳作用,让相关人员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第二,企业应当选择合理化的质量评估指标。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指标不仅包含定量指标,如完成率、质量优化率等,而且包含定性指标,如工作态度等。选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才能更加全面地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价。第三,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规行为等问题,则应当严厉追责。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划分责任,明确责任主体,按照惩罚制度的规定进行惩罚。例如,如果发现内部审计部分存在徇私舞弊等行为,则可以给予扣发绩效奖金、降职等处罚。4.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一方面,提高内部审计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准。由于财务制度和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断更新,所以相关的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储备,才能满足内部审计的要求。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交流座谈会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审监督职能。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内部审计的过程进行控制,对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实时监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内部审计过程的各个节点进行监督,保证各个节点的审计质量,避免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补救,而是对相关问题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田晟钰.新常态下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7(01).

2.王志洁.我国内部审计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7(10).

3.李砾.绿大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江西财经大学,2018.

4.丁有钢.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国集体经济,2017(01).

5.周可盈.D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

6.胡建强,张娴.内部审计人力要素动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2).

作者:党晓莉 单位: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