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时间:2022-01-23 03:21:11

导语: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落实到位。科学制定审计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审计风险,才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保障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以及相关的防范对策进行几方面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从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来看,审计工作受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综合影响,其中还存在很多风险,受到这些风险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会遭遇更多阻碍。近些年来,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防范力度不断加大,客观看待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拿出积极的态度进行应对,早已成为了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对上市公司实施审计面临的风险

影响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总结分为外部环境审计风险以及内部环境审计风险,下面进行分析:

1.外部环境审计风险

1.1社会环境审计风险

第一,公司内部制度体系不完善、执行制度力度不够都会影响审计工作,从而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无法发现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公司内部审计发生风险。第二,由于我国比较注重审计工作,所以审计报告对人们来说也就相当重要,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非常重视审计报告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又要实行公开审计报告的制度,这又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风险。

1.2经济环境的审计风险

国内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经济市场化、新科技的应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公司经营体系变化、企业内部工作类型较多、金融工具的多种多样等等,这些都是在审计工作时所需要面临的问题。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内部工作不到位致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无法全面的、正确的对企业经营状况作出评价与反映,这又无疑给审计增加了风险。

1.3法律环境的审计风险

上市公司要知法、懂法,在经营管理时需按照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工作,从而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审计人员要依据法律的规章制度进行审计工作,若所依据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就会导致审计工作的衡量标准不统一,从而进一步导致审计的风险加大。

2.内部审计风险

2.1上市公司的欺诈、舞弊行为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使审计报告的结果良好,不惜一切代价,比如:欺诈、舞弊等等,在我国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些公司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对会计报表进行美化;有些公司为增加公司利润、逃避市场监管等等,采用欺诈、舞弊、造假等手段。由于这些虚假的公司在所有指标上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审计人员若无法察觉这些不法手段,将导致审计报告的不准确、不合理,执行审计业务的人员也就承担了相应的审计风险。

2.2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

现如今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整理改制而成,所以这些公司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关联,关联方交易也就在无形中生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很大,审计人员若没有识别关联方交易,就会导致审计失败的事件发生。有的上市公司为了隐瞒真实的财务状况,利用关联方交易将公司的亏损进行转移,转移到无需审计的关联企业当中;有的公司为了在利润的确认过程中符合法律标准,与关联公司撰写复杂交易,采取造假的非法手段;有的公司为了转嫁费用、逃避债务或者转移收入,利用与母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关联进行交易。总的来说,关联方交易就是上市公司利用公司之间的关系,互相包庇。这些公司对与关联公司进行的交易信息含糊其辞,不如实叙述,避重就轻。在审计测试范围有限、企业内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公司之间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了关联单位与关联交易失去了准确性,从而导致审计的风险大大增加。

2.3非常交易和非货币交易的审计风险

大多数上市公司利用不正常的交易———非常交易来避免由于公司亏损的年限到期而导致的摘牌现象发生,或利用非常交易来达到规定的配股条件。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司交易业务是通过非货币性的资产来进行交换,此项业务交易属于非货币交易。这种交易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转让土地、转让股权等等,在此同时利润也确认转让,交易中无现金流入,收货款形式属于借记位收款。资金拆借、资金投入子公司等等,这些是上市公司惯用的计量,通过非法手段来进行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以上可知,交易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允性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要仔细、认真审查的,从而有效的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3.审计机构本身所面临的风险

3.1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限

一个优秀的审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审计质量是否标准的关键。当然,一个好的审计人员也离不开好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实施,员工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牵引着审计工作的风险。

3.2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前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若之前对要审计的公司所处的环境和其行业的性质只是粗略了解,就会忽视公司之间的舞弊行为;若之前没有对评估对象所出现的审计风险进行预测,就会增加审计的风险。

3.3审计技术、程序和方法不当

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大量使用,审计的规模和技术种类大大增加。虽然抽样审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科学方法不清楚、技术不强或审计程序有漏洞,都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发生。

3.4一些审计人员为招揽业务而作出让步形成的审计风险

在要进行审计工作前,有些上市公司会临时委托事务所,并提出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相应的审计报告。一些审计人员为了招揽业务获得利益,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时间的紧迫,审计人员往往会丧失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未经证实的陈述过分依赖,更有甚者对客户言听计从,从而导致审计的风险加大。

三、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基于以上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分析,下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防范对策:

1.完善审计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审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前提是拥有一套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尤其对于职业注册会计师而言,在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下和一个健全的审计准则规范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才会时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近年来,某些政府部门或被审计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致使审计单位不得以而违反法规制度、违背自身原则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但若被审计单位拥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高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审计时所涉及的信息真实、全面、可靠,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难度,降低审计风险。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为审计风险控制创造条件。审计是个比较专业的词,当然其工作性质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审计工作属于高层次的工作,大致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的经济监督,其工作前提是系统的对职业标准进行指导、约束、规范。审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较高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审计人员要时刻遵守员工行为准则,坚持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做为工作的标准。审计单位要定期培训审计人员,要让审计人员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其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等等,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文化的审计人员,从而使审计人员拥有主动控制风险的意识。

3.做好审计实施工作,规范审计作业,严格审计标准,提高审计质量。一套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与监督制度是每个审计单位的必备品,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环节与审计项目的工作无误,审计机构要加大内部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审计人员在遵守审计原则的条件下,准确无误的进行审计工作,进而控制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前和审中的调查,然后认真记录调查信息和撰写审计工作的底稿,接着严格按照审计操作的规章制度办理审计环节,最后以真实、客观、公正的态度撰写审计报告。

4.建立一套风险识别、估价与防范机制

4.1审计风险的识别

对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判定、归类以及对潜在风险所具有的性质进行鉴定过程即审计风险的识别。审计人员会根据一些比较常见的审计风险或过去发生过的审计风险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基本风险知识来识别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需时刻关注审计风险的种种表现,并预测出即将发生的风险,尽量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审计人员需根据被审计对象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根据风险程度大小来对其实施相应的审计方法,重点关注存在较大风险的被审计对象,全面控制要审计对象所存在的风险,进而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使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4.2审计风险估测

预防审计风险,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要识别风险,之后确定可能出现风险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之后其损失有多大。审计人员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概率统计理论,对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行评估。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估的时候,往往会持有一些主观意见,这对于评估的准确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尽量避免与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审计报告用户的要求和审计时间、审计费用等因素,以不导致审计风险损失为基准,预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期望风险值和风险损失程度,并以此为风险控制目标,在以后的具体审计工作中,尽量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期望水准之下。

4.3审计风险评价

审计风险评价则是指在审计风险识别和估测的基础上,把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得出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标准比较,确定审计风险是否超出了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到什么程度。

4.4风险转移和分散来规避审计风险

在识别、判断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转移和分散风险。如,通过资金积累来规避审计风险。积累是一种积极且十分有效的财务方式。依靠资金积累来规避审计风险的本质机理在于通过积累一定数量的基金,对单个审计风险在遭遇风险事故的时候予以补偿的一种经济保障体制和损失分摊机制。针对注册会计师,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执业责任保险。因此,投保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险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措施。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控制上,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本文对审计风险类型进行了分析,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防范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效果的提升有所促进。当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防范方面,还缺乏完整的规范与体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审计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整合一切力量,内外结合,一同控制审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陈皞 单位: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婧.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其控制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08).

[2]吕滨,郭春丽.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现状分析[J].经济论坛.2012(02).

[3]周竹梅.上市公司审计的政府委托模式初探[J].会计之友.2014(01).

[4]罗欢平.论上市公司审计基金———解决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问题的一种新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1).

[5]舒晶.浅谈如何应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J].中国总会计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