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应对措施
时间:2022-12-02 09:59:35
导语:集团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应对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内部审计是集团企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全面风险管理、质量监督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责及作用出发,阐述了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应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集团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信息化
内部审计在集团企业中有着提升经营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工具之一,目前仍面临着内部审计模式不能得到下属企业的重视、内部审计模式不能得到贯彻落实、内部审计制度政策尚未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责及作用
(一)提升经营效率
企业的外部审计工作成果面向投资人或者广大股东,其目的在于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审查,确定其数据的可靠和合理,虽然内部审计也是定期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审查,但主要面向内部的高级管理层,所重视的不仅仅是数据的真实合理性,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所以内部审计需要根据高层管理者的关注点去进行审计而不是外部的投资人。内部审计由于有持续性,不像外部审计在极短的时间内理清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工作流,从源头上理清财务报表数据的由来,如何影响数据的产生,所以内部审计工作是让企业内部运转更加有效和准确,从根本上保证其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同时也对生产经营中低效率、低效益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常见的内审人员经常被其他部门认为是挑错者,认为内审人员是在工作中不断查找出错误的人员,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内审人员更加关注问题发生前端的风险,而不是后期已发生的事实,在审计时间和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会更加偏向注重较为重大的风险进行控制、规避、转换成机遇,而不是将精力浪费在小细节上。其次,内审人员不仅关注财务方面的问题,而且做出全盘的风险管理。如合规、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审计人员通过现象看本质,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帮助下运用专业判断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和重大风险,同时也要求审计人员拥有一定的数理逻辑分析、数据挖掘、生产运营经营,而不只是审计或会计专业的人才。
(三)企业内部管理工具之一
内部审计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危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作为高层管理者和企业健康运行保证的工具之一,内部审计的存在不仅要指出哪些业务和人事不符合企业政策和战略的方向,还让偏离正常运行轨道的业务重新前进,让有舞弊之心的人心存忌惮。同时,内部审计有着独立性、客观性和公允性,主要依赖于审计证据的获取,不会凭空捏造审计证据,在追究责任时分清主次,合理区分,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不会因为管理者的主观意识而误判。
二、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模式不能得到下属企业的重视
集团公司内下属较多分公司、子公司,所负责的业务模块,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遵循集团统一的控制措施,但总有些水土不服。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受到其下属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或领导者的职位及态度的影响,在集团高层次的执行层面力度较强,但下放到各个下属公司时执行力度与集团公司层面不匹配,不重视,其产生原因在于集团的内部审计并不对下属子公司的领导和业务考核起到关键作用。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的地位越高,其独立性也就越高,反之,如果内部审计在企业内得不到重视,那么独立性也得不到保障,经常出现是内部审计和财务部门合并在一起,没有分离开来,下属公司的执行频次、力度将会大大削弱。
(二)内部审计模式不能得到贯彻落实
集团管控下属公司的模式与内部审计是否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有着非常大的关联。集团公司将内部审计进行集中化管理,那么内部审计将会在总部设置一个中心,审计模式为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出差到各个下属公司所在地进行审计,独立性较高,可以不受下属子公司人员的影响,企业内部制度执行力度较高,但随之而来的成本较高,大量的资料需要运输及人工成本,不容忽视。若集团将内部审计机构下放到每一个下属公司中,审计的资源不集中,可能在下属公司中不会设立单独的审计部门,由其他部门人员进行代管或兼职,难以落实集团的要求,在面对内部审计的执行和检查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内部审计制度尚未完善
相比于财务制度,内部审计的工作制度还存在着缺失和问题,如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轮换需要、内部审计质量如何提升、如何与廉政要求相搭接和挂钩。在信息化时代的基础下,许多制度和技术都发生了改变,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也不是原来传统方式下可以满足的,随着集团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细分,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模式和方法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首要任务还是确立健全的制度和政策,可以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运行。同时,仅仅依赖于内部审计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在业务前端也需要梳理标准规范化的制度和政策,这样为审计做好铺垫。
(四)审计模式缺乏信息化应用
集团企业的会计处理、财务管理早已完成了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机器人的使用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但在审计层面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难以完成持续审计,在审计的抽样方法和统计方法上,以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为准,不能做到全量的测试。审计过程中容易受到高层领导的干预,对企业的风险点、合规性的合理判断出现偏差,限定于对过去式的审计方法,对于前瞻性的把握较为薄弱。建立信息化的审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方法和流程进行固化,减少了审计中的错误和问题。其次,信息化的审计方法促使审计人员要掌握新型的审计方法,在传统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集团内要贯彻落实这种信息化的审计模式,积极展开非现场审计等,节省时间和成本的审计方法,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其工作效率。
三、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一)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在集团中发挥作用,首先要保证其独立性,不能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也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一般由董事会直接管辖。在集团层面,需要在内部审计机构中设置相应的职能领导和专家人士,下属的子公司和分公司参照这种模式进行人员安排。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做好企业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及其他监督与评价的职责,集团内的内部审计应保证其职责的统一,不能因为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规模不同而缺乏功能,无需因拓展其职责而增加太多的检查指标及程序,无形中增添较多的负担。需要培养和选拔具有独立性的内审人员,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为其职业发展和上升空间提供机会和平台。
(二)健全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政策
在集团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要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政策,加强其质量监督职能、风险管理职能,对内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制度政策也应配合其改变,不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内审政策。不仅在内审方面加强制度的建设,也需要在业务部门平时的工作生产中设立质量考核指标,从根本上规范其行为,也为后期的审计打好了基础,有了前后对比的指标和轨迹,更容易从现象看到本质,强化了内审人员监督的体系,使得内审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审计信息化平台
审计工作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前期的查找问题,排除风险,也对后期的问题整改较为重视,所以审计不仅要专注于技术层面,也要对内部部门沟通、上下级关系处理、外部审计单位的配合做好搭接工作。沟通的前提需要建立在信息传输顺畅的基础上,对信息的获取有同样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因为信息的不一致造成沟通时间和成本增加,这就需要引入一套内部审计专属的信息化平台,与集团内部其他的系统进行对接,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也为外部单位的审查做好了基础准备。建立审计信息化平台也可以从集团的层面上保证审计方法和流程的统一,防止出现集团和下属企业中出现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在应用信息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各个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跟上时展的审计信息技术,如非现场审计、嵌入式审计、全量审计等,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集团的战略目标为方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计。
(四)建立全面风险导向性的审计框架
内审工作是企业健康、合规运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加以纠正和防范。集团企业在建立审计框架时,需要意识到审计工作不仅仅存在于内部控制、经济责任、财务报表,更要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框架,由前至后,从上至下,长远考虑审计框架的可持续性、发展性和前瞻性。集团层面可以从风险识别开始,运用风险导向的观念引导整个企业经营的过程,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构建起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从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价方面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的整改方法,将前期的风险与后期的审计程序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审计框架体系,极大程度上降低审计的风险。
四、结语
在集团企业内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需要从集团层面理清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选择适宜企业的管控模式,积极的强化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利用信息化的技术进行审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进行内部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保证集团企业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小红.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38(31):-1.
[2]徐兆军.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11):72-.
[3]周洁.集团企业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34):3-4.
[4]吴浩.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分析[J].纳税,,(34):1.
[5]吴开花.加强交通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当代会计,(20):6-7.
作者:黄泽文
- 上一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财税政策优化建议
- 下一篇:民国时期电影期刊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