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08 04:08:44

导语: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二十年来,企业财务问题频繁被报道,这让企业深刻意识到了内部审计在公司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公司内部审计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内部审计;监督

1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是企业所有者对实际管理者实施的一种监管权衡制度,可以有效分离股东与管理者的权责关系,从本质上防止实际经营权过度分离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监督企业的日常运营发展情况,并提供管理意见,明确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面对问题时可遵守的解决程序和合理规定。其中,内部治理结构由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组成,这四部分通力协作,各担其职,共同在公司的治理中发挥作用。外部治理结构包含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如外部经济、法律环境,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序、合规的企业外部环境,同时对公司内部各主体进行约束,确保其运行合规、高效,以最终实现最大利益。

2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相对独立和客观的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是改善组织运营、控制治理过程、评价治理效能、强化风险管理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在遵从方法的科学性、制度的系统性和程序的规范性的同时,独立客观的审查监督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合法、有效并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从而帮助公司提高公司运行机制的效率,改善公司运行机制的效果,提升公司的治理效能和企业价值,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评述经营风险、提高治理水平和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客观评价审计对象的公允性、效益性、合规性和合法性,以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会改变内部审计目标的制定方向。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和经营需要的,是受托责任和企业内部对于自身的监督的,使其必须为了企业总体治理目标的实现,而产生内部审计目标,使其匹配总体目标,以追求公司权益最大化。(2)公司治理结构会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如果内部审计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得到了足够的独立性客观性,内部审计的职能才能真正全面地监督管理公司风险,监督内控制度。内部审计职能会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而得到丰富和扩大。(3)公司治理结构会促进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包含内部审计模式的设置。必须在公司治理的大环境下,设立一种独立性较高的审计模式,才能在基础上约束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4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隶属于财会部门。在该模式下,容易导致自己审自己的情况出现,独立性不强,达不到内部审计应有的效果。二是与纪检、监察合署的内部审计机构。在该模式下,难以发挥出内部审计监督的全部职能,严重地影响了实施效果。三是隶属于经理层的内部审计机构。在该模式下,由于总经理是内部审计的最高负责人,所以没有办法发挥它能监督管理者行为的职能。多数企业经常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监督及自我管理。企业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自企业的内部,由于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利益关系,很有可能出现审计人员违背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的现象发生,如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掩盖账目上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保证企业内部的利益与身为企业中的一员的个人利益,同时还要配合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矛盾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和岗位安排也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侵犯。

4.2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不佳

全面地落实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为审计工作创建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关键所在。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审计上,会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并且会分散精力,会在一定程度阻碍企业的发展,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权限上如果受到局限,那么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被大大地减弱,企业经营就无法正常进行。企业需要重视自身的发展,才可以创建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这个问题恰恰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容易造成内部审计环境不佳。

4.3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太过局限

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仍然把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在财务审计上,主要审查提交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是否能做到合法合规、客观真实。企业需要审计的环节很多,不仅是资产、账务、责任,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如血液一般,由于资金的流动性过大,使用具有特殊性,因此企业资金的使用更要合理,要加强对其的审计和监督。尽管与以前相比,管理者也注意到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但是没有把握好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从财务资金审计工作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范围狭窄,只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而内部审计的职能还有很多,如检验和预防风险的产生,这些重要的职能根本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内部审计是不完整的,是对内部审计资源的一种无形的浪费。

4.4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一是内部审计人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迎合型”审计人员缺乏主见,对待审计的结果完全根据指示进行。还有些“固执型”审计人员,对审计制度只会死板地执行,不懂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二是内部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相处不和谐,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进行。内部审计人员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被审部门进行审计,使人们误以为内部审计是挑毛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部门,导致人际关系格外紧张;三是内部审计人员知识储备单一。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上岗后的后续教育,导致他们拥有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他们还缺乏对税收、金融、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

5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

5.1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发挥监督和评价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建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与监事会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并实现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监事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与内部审计机构形成优势互补。

5.2加强财务费用监督,提升内部审计谨慎性

一般企业不将作为三费之一的财务费用作为审计重点,但这恰恰给图谋不轨之人提供了舞弊的机会。将财务费用加入内部审计程序,查阅管理层融资活动及借款合同的相关事项,这样的话能更真切了解财务费用的发生与认定,必要时可以向融资方验证业务真实性,再通过查询货币资金的应用途径来确定借款是否真实发生。根据用融资合同计算出的财务费用数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相比对,可以更加可靠的审查财务费用入账是否真实完整。企业开展财务费用专项审计,不仅能加快财务风险的识别速度,而且能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1]。

5.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职责范围,扩大内部审计权限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审计制度中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范围与审计内容,提高审计机构的地位。国内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越高,则审计的权威性越强,审计效果也越好。同时,应适当扩大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包含查询、审阅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权限,对管理人员进行审查的权限等,避免其因受到管理人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权威性。内部审计权限的提升,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2]。

5.4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为满足企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机制。提高审计部门录用门槛,将具备执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纳入优先考虑范围。在招聘时需要多部门进行配合,对集团内部审计上的短缺型人才进行优先录取,对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进行完善及优化。要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的接受程度,首先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从理念上进行改变,调整之前的工作方式,主动对计算机审计技术进行学习,为的就是在进行增值型审计时有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以便降低审计成本,实现价值增值[3]。

5.5扩大内部审计范围,提高审计的全面性

(1)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在内部审计中,要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认真识别企业财务核算风险,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与流程,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2)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审计。企业应借助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对自身经济效益进行审计,通过审计结果整改自身问题。(3)对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提高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使其注重自身管理职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正永.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S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20.

[2]马丽.内部审计质量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9.

[3]龚飞宇.LM公司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9.

作者:孙克新 牛锦璇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