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改进措施

时间:2022-07-09 03:49:23

导语: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改进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改进措施

[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着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关注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尤为重要,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程度愈发提高。然而,由于企业内审人员经验不足、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原因,内部审计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本文对内审外包的优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是指组织及其内部审计机构将业务委托给本组织外部具有一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由这些中介机构对组织内的部分或全部业务进行审计,并帮助企业发现新问题,提出有用的解决思路,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一、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优点

(一)获得更加高水平的服务,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目前,大多数企业忽视内审队伍建设,企业缺少足够多优秀的内审人员,他们大多数仅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知识知之甚少,难以综合的对问题进行深层次考量。会计师事务所则不缺乏这些审计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财务知识,还掌握了管理咨询、数据分析、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些专业人才在会计师事务所中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业务,了解不同行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较好地将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相结合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去,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案。所以,合理地运用具有一定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的力量,不仅会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还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都是企业的员工受雇于管理层,可能在进行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时或多或少会受管理层意愿的影响,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大多数企业在部门的设置上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设置为平行部门,这会削弱内部审计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外部审计机构只需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合同来开展审计工作,不受管理层意愿的影响,与其他部门也没有利益关系的牵扯。因此,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可以站在一个更加中立的角度来提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此外,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还需要受到来自监管机构的监督,为得到更加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提供了进一步保障。(三)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降低企业的内部审计成本。企业设置了内审部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支出,除了办公场地费、内部审计人员工资等费用,还需要支付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的费用。并且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内部审计业务也愈发复杂,内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较好地满足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结果的要求。此时,如果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审计技术,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会花费不菲的支出。但如果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出去,这部分成本会远远低于对于内审人员的培训费或者雇佣专业的内审人员的成本,并且还能获得质量更高的服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四)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做好主业。随着市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抓住重点,集中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做好自己的关键性业务。企业将内审业务外包,既能满足自身审计需要,又可以节约时间和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而对于外部审计机构来说,审计业务就是其主要业务,将内审业务外包又能够满足外部审计机构的业务需要,这也是社会资源优化的一种体现。

二、当前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

(一)外审人员掌握信息不充分,内部审计人员资源浪费。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相比,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和企业组织文化等更为熟悉,更加了解企业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切合长远发展战略的咨询服务,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外部的审计机构与企业只是短期的合同关系,其审计人员对公司的了解较少,只能掌握一些企业对外公开的资料,对于一些涉密的资料无法完全掌握。另外,部分员工会认为内部审计是在故意找他们的错误,难免会对内部审计有一定的抵触。在这种抵触情绪支配下这部分员工很难会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而这种不配合的情况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只会更加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外部审计机构不能对企业形成充分的了解,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他们是企业的内部员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并且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也更高,也更能够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建议。如果将内部审计业务进行外包,内审人员就可能会认为外包出去的业务应该由外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便会减少参与度,这无疑是对审计资源的一种浪费,会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影响。(二)部分企业盲目外包,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管理不科学。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外包制度。首先,企业缺乏内审外包方式、决策的制度,忽略了对外包项目的风险和机会进行系统的评价。部分企业可能未考虑周到就做出了内审外包的决策,往往会忽略企业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否认一部分企业在选择审计外包时只是盲目跟风,而不是在对自身的管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后进行的选择。此外,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外包供应商选择的规范制度,没有对外包机构的资质、外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人员知识领域是否与项目需求一致进行系统的评价。还有一些企业对于价格过分关注,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具备专业资质的外部机构进行审计,内审外包出现决策错误也就意味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降低。(三)缺乏内部审计外包质量评价机制。内部审计外包的工作质量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衡量和评价。企业仅仅通过外审机构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出具的审计报告来评价审计质量,往往很难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评价审计质量时仅仅将审计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进行比较,这只能衡量审计工作的完工进度情况,并不能对审计过程质量和审计结果的质量进行综合的衡量。另外,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内部审计人员忽略了对外包部分的关注,盲目信任外审人员形成的审计意见和出具的审计报告,缺乏对内审外包业务的质量评价。(四)企业商业机密可能发生泄露。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内部审计工作会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内容,所以如果将内审外包,外部审计人员将无法避免地接触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尽管审计职业规范道德对外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有约束力,但不能确保外审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还能遵守职业道德,做到完全保密,而商业机密的泄露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三、内部审计外包改进措施

(一)加强与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外部审计人员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客观的因素,比如企业核心业务保密的需要,这种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充分是无法解决的;二是人为因素,比如企业内部人员与外审人员缺乏有效沟通,这种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解决的。管理层可以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员工明白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不是刻意地找员工问题。可以通过专题会的方式让员工充分理解内部审计外包的必要性和好处,增强对审计工作的理解,积极沟通,减少信息不充分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困难,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管理层可以适当的允许并引导内审人员在面对审计业务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遵循安排。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管理层自身应该与其加强沟通,签订明确的外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内审人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地进行解决。并且引导内审人员和其他员工与外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在不泄露公司机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二)建立完善的内审外包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内审外包管理制度,杜绝盲目外包现象。在考虑是否要进行审计外包时要先评估企业内审人员整体的工作完成情况和专业胜任能力,再评估内审外包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风险。在选择外包方式时如果企业内审人员可以完成部分工作且可以保证工作质量,那么就可以选择补充式外包的方式。对于内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不能胜任审计工作的情况可以选择全部外包。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本身业务不多,设置内审部门成本较高得不偿失,也可以选择将内审业务全部外包。选择外包机构时要针对企业自身的业务需要客观地评价其胜任能力。根据外包业务的需求,外包的预算和自身想要达到的目标选取一定数量的外包机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最终的承包机构。(三)建立完善的内审外包质量评价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审外包质量评价机制。首先,在评价审计质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外包机构是否按照签订的合同完成了工作,可重点关注审计范围、审计时限、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人员的保密情况。评价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程序是否适当、审计底稿是否清晰完整、发现的审计问题是否精准、形成的审计解困是否客观恰当、提出的审计意见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在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价后要积极与外包机构进行沟通,促进机构审计质量的提高。最后,要对外包机构进行动态的管理,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更新外包机构的备选名单,保留质量较高的机构,删除资质不够的机构。(四)建立商业机密泄露追责机制。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会产生机密泄露的风险,签订保密协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协议中应该明确规定外部机构的违约责任,要指出如果外部机构将机密泄露要承担巨额的违约金,并面临来自行业监管机构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外审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强化其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商业机密发生了泄露,签订了保密协议企业可以按照协议约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

四、结论

内审业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增加企业价值,若运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效果。要想使内审外包发挥应有的效果,企业就应该建立内审外包的管理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工作过程中人员的沟通,建立追责机制,维护自身的核心机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内部审计外包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倩倩.浅议企业内部外包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

[2]史伟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探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01).

[3]赵凯,王砚书,张春林.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9(17).

[4]杨瑞锋.内部审计外包策略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2019(07).

作者:陈慧聪 付冉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