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跟踪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04 11:27:50
导语:精准扶贫跟踪审计评价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精准扶贫政策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乏一些问题,需要精准扶贫审计做好监督反馈工作。现阶段,有关审计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SCP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旨在提高精准扶贫审计的质量,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审计;SCP模型;层次分析法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基于贫困治理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具体的指导性方针,对扶贫的成败起关键作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已有一段时间,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125个贫困县中已有68个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人口规模也由2013年的8249万减少至3046万。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不乏一些问题,需要精准扶贫审计做好监督与反馈工作。现阶段,我国学者对精准扶贫审计的研究多停留在概念特征、理论要素因等方面,而有关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1]。我国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审计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故而,本文结合不同领域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对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安徽省砀山县为研究对象,以期提高审计质量,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1SCP-AHP模型的理论基础
1.1SCP分析模型简介。SCP分析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即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构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和谢勒等人首先创立。该模型的构建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提供了一个具有系统逻辑性的分析架构。在对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分别赋予S、C、P三个指标不同的含义。S指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构成主体;C指为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而采取的行为;P是指精准扶贫政策所达到的经济绩效。1.2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将与决策有关的因素进行分解,得到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最初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1.3安徽省砀山县情况简介。砀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总面积达1193平方千米。砀山县水果产业丰富,尤其以当地的梨产业而闻名,享有“中国酥梨之乡”“世界梨都”等美誉[2]。砀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贫困村数量为6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为35768户,贫困人口约为66918人。多年来,砀山县深入分析县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目前已经形成以水果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另外,该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期选择三个镇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创造性地将废弃的果树枝条粉碎转化为食用菌肥料,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获得较好社会收益,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2.1精准扶贫审计的发展现状。精准扶贫审计是指各级审计部门,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项目的实施过程、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进行监督与事后反馈,以期保障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3],从而使改革开发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精准扶贫审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现阶段,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改进和完善。2.1.1审计范围有限,覆盖面不足精准扶贫政策涉及多个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有大有小。但精准扶贫审计往往只关注大型项目,由于资源的限制或项目的复杂性等忽视了对中小项目的审计,从而未能做到全面审计,也就无法对中小项目的落实情况起到监督作用。2.1.2事中监督与控制不足与传统审计侧重于事后审查,精准扶贫审计应当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做好监督与反馈工作。但由于精准扶贫政策涉及多个领域,每个领域又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之间互相交叉,相互影响,十分复杂,给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以至于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落实情况监督不足,控制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金等方面的安全隐患。2.1.3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合作,结果未能有效利用[4]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项目实施部门的配合,而审计的结果也需要传递给其他部门,从而允许其他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对政策的实施予以修正。但精准扶贫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其审计结果的公开性较差,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传达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是否认真听取了有关建议进行了修正,这些后续问题不了了之,使得精准扶贫审计的作用并为有效发挥。2.2精准扶贫审计评价指标确定原则。2.2.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在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既需要数据作为支撑,又需要从贫困群众的实际感受出发,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绩效。故而,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客观指标,又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和确定主观指标。通过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而真实地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2.2.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在构建精准扶贫指标评价体系时,定量指标多指以贫困村出列率等为代表的可以以具体数据作为支撑的指标;而定性指标多指以扶贫对象满意度为代表的主观指标。定性指标无法量化,不如定量指标准确,但是有些问题或情况无法量化,仍需要定性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另外,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也要注意指标的可获得性,即指标既要真实可靠,其数值又要可以获取。按照以上原则,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选取了符合要求的指标,构建了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5],如表1所示。2.3精准扶贫审计评价指标解释。2.3.1构成指标。构成指标反映精准扶贫的有关构成主体。扶贫对象满意度用来描述贫困户对脱贫成效的满意情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扶贫攻坚责任制落实情况用来考核有关扶贫人员的责任落实情况。2.3.2行为指标行为指标表示为实现精准扶贫政策而采取的有关行为。精准识别误差率数值上等于错误帮扶对象的人口数与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比值;资金使用效率等于投放资金已经实现的任务与总任务的比值;项目安排精准率等于准确实施的项目数量与总项目的比值。2.3.3绩效指标。绩效指标用来反映通过采取行为所达到的精准扶贫的绩效。贫困人口减少率反映已经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与原有贫困人口数量的比;基础设施保障率是指新修建的基础设施与预计修建基础设施的比值;贫困村出列率指脱贫的村落数与原有贫困村落数的比值。2.4精准扶贫审计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常用来构建评价体系,本文同样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咨询专家,由有关专业人士构建判断矩阵,以此判断准则层和指标层分别对目标层即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的重要性,借助MATLAB软件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权重;之后,由审计人员实施正常的审计程序,计算量化指标值。最后,将权重与指标值相乘,得到各指标值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3结论与启示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扶贫攻坚克难的阶段,既需要扶贫人员和各级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又需要审计部门克服改善现有不足,做好每一次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目前有关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SCP分析模型,构建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方法简单,系统性较强,评价指标也较为全面,从而为评价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他政策的跟踪审计提供一个借鉴。
参考文献
[1]左艺梦,孙芳城,蒋水全.基于PSR模型的精准扶贫审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8(13):46-48.
[2]王昕.“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宿州市砀山县为例[J].中国商论,2018(18):9-10.
[3]王晓刚.基于5W1H模型的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探析[J].财会通讯,2017(16):124-126.
[4]刘莺瑛.我国扶贫资金审计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
[5]陈爱雪,刘艳.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精准扶贫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16-129.
作者:方瀚琨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上一篇:经济结构转型企业工商管理初探
- 下一篇:儿童艺术工作室安全创新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