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依法治企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31 10:23:51
导语:内部审计在依法治企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期,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响应《关于开展2016年依法治企综合检查的通知》的号召,纷纷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规范和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指引》加强了自身内部控制建设,实现依法治企。然而制度的遵循性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依法治企综合检查报告中也发现若干问题,值得深思。因此,笔者认为在充分吸收和利用依法治企综合检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实现依法治企。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电力系统;依法治企
内部控制审计涉及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电力企业风险因素贯穿于所有经营管理环节和业务流程,且随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但审计部门受到有限审计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因此该类型审计开展过程中,必须转变审计思路和方法。通过管理创新的工作实践,开启了内部控制审计新模式,采取“大审计”的思想,以标准化流程为思路,推进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开展,实现企业依法治企。
在国网系统中,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内部审计监督是健全完善依法治企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开展制度体系合法性审查的作用。依法治企,制度为先。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企新要求下,担负着督促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落地”的重要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评价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控及管理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依法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2.强化经营行为合规性监督的作用。依法治企,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强化监督、查错纠弊是审计的基本功能。围绕生产经营各环节,持续开展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财务稽核等形成强大合力,及时发现、严厉查纠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能够有效督促企业各方面有效遵循和执行法律法规及内部制度的有效遵循和执行,最大限度防止行为失范、管理失据。
3.促进管理短板常态化改进的作用。依法治企,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在履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的同时,还更加注重通过对生产经营行为全过程的审查,对比分析相关指标数据、问题案例,揭示生产经营管理薄弱环节,总结评估影响质量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措施,促进企业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实现依法治企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二、内控审计优化创新的背景
1.近年来依法治企的结果表明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具有紧迫性。近年来,国网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依法治企交叉检查工作,较全面地揭示了企业重大事项、营销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要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然而,从检查的结果来看,制度的遵循性不尽令人满意。根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2015年度各分公司的综合检查报告上看,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重大资产购置未履行规定批复手续、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本性支出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跨年度列支成本费用。这些在“三重一大”管理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与成本费用等环节发现的问题体现了内部审计环节的薄弱。笔者认为审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要关注控制遵循性,更要关注控制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其重点在于揭示风险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和控制。
2.内部控制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创新审计理念。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评价、监督和鉴证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管理信息而专门独立设立的职能机构,它自然也就成为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主体。但企业内部控制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电力企业风险因素随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但审计部门受到有限的审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同时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都有实施的难点。因此该类型审计开展过程中,必须转变审计思路和方法,在总结中创新,提升项目实效。
三、实现内部控制审计优化创新
内部控制审计的创新与实践其核心在于两点:第一,以大审计理念为指导建立审计资源统一调配机制,从计划立项到项目整体完成都进行了充分的资源整合,全面利用现有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各类专业人才;第二,以标准化思路为指引,针对内部控制审计各业务模块的风险点设计完成业务风险检查标准;以可操作性为落脚点,针对内部控制审计各业务模块设计完成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流程表,确保内控审计工作的有序化、规范化。
1.以大审计理念统筹配置审计资源。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集团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资金、人员的高度密集即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让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审计对象、审计流程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调整审计重心,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合理分配资源,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1)抓住公司重点工作立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合理配置到公司重点、难点的工作领域、工作范围有限审计资源的配置应满足公司发展和管理的需求,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以求得内部审计自身的长远发展。根据这一目标,审计部门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指引,从实际出发,按照现有审计力量,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各有侧重地确定重点审计项目。从宏观和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问题,围绕公司的重点工作,科学确定审计立项,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在充分吸收和利用依法治企综合检查成果的基础上,企业内审部门有必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完善和提升。(2)建立公司系统审计资源统一调配机制,合理配置项目人力资源。建立审计资源统一调配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进传统的审计方式,从审计计划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情况针对性组织跨地区联合审计、不同地区交叉审计、上级对下级审计等等。二是以审计计划为龙头,做到重点项目重点抓,加强审计机关的指导和与上级审计机关的配合,统一调配审计人员,以“大审计”的战略方针,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节约了审计成本。
2.以标准化的思路推进审计项目(1)统一业务流程,保障审计工作的集中、高效。通过对制定审计计划、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四个环节的工作规程作出统一规定,达到加强审计过程控制,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对审计工作质量建立分级控制与复核制度,搭建起保证审计内部各种事务有序运转的平台。一是确定审计工作范围、制定审计方案。从现有的状况看,系统性、整体性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开展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缺乏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判断上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结果缺乏可比性。二是明确审计工作业务流程。(2)审计实施阶段标准化,确保所有关键环节审查到位。首先应有针对性的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控制措施、工作总结以及应急预案等资料,将收集的不同审计范围将相应的资料发送给各审计小组,必须对各项审计业务的风险识别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检查,确定被审计单位业务控制措施覆盖情况,评估内部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并进一步调整审计中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确定重点审计业务。其次是如果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认为控制活动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将进一步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了补偿性控制活动,并对相关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做出评价。(3)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规范审计报告。该阶段的实施重点在于依据实施阶段的各种测试结果,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体系如前所述。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形成的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一是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对评价过程的总结,并对评分结果的定性和定量进行分析。二是建议书,按评价类型可分为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管理建议书是对专门内控评价的结果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指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审计建议书是根据后续审计工作的需要和审前评价的结果,对评价对象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分析。
四、总结
创新优化内控审计建设、构建“大审计”格局,是实现依法治企的必要保障。建设法治企业对内部审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给内部审计展示作为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找准新定位,加快职能转变,实现优化创新,才能实现依法治企的目标,更好地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缪慧玲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上一篇:企业采购流程内部控制研究
- 下一篇: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