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探究

时间:2022-05-21 03:42:24

导语: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探究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设

我国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制度比较完善,人员素质比较高的大多数是一些注册资本超过千万元至亿元的大中型企业。相对于家族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的规模较大,经营情况比较乐观。经营决策者对下属单位的控制能力强,控制线长,需要对其进行相关专门的控制或需要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实施控制职能及时纠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与国家的审计制度相比,民营企业并非过度看中其监督、控制的主要职能。往往这些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都与平时的经营活动相关联,承担着企业的管理工作,有的甚至上升到了企业中的高层管理工作。如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其财务相关报表的分析得出了公司日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结论,通过判断资金流向和损耗的相关环节制定出了新的管理制度,从而节约了相关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建设的优势和局限性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建设的优势性在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加贴近管理,熟悉日常的经营状况,更加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错弊;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和人员成本较低,不会因此项支出过度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反通过对其发现问题的整改更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分析得出的建议操作性很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管理;局限性在于企业管理者的利益和内部审计人员利益趋于一致会影响审计职能公正和公平性的发挥。因此内审部门不可能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会影响审计绩效的发挥,做不到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一是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一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监督其在运营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在运营中是否在吻合既定计划的方向上发展。但是,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了解,很多工作未能纳入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范围,因而没有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二是未能充分发挥其控制职能。内部审计不仅仅应该只具有监督的目的,随着内审机制的完善和企业管理者的需求,内审已经基本有控制的职能了。具体的控制无非就是评价运营过程中的优势与利弊,资金的消耗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效用。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中却很少发现其控制职能的发挥。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其服务的职能。现在的内部审计除了发挥监督和控制职能之外已经具备了向企业相关的管理机构提供咨询和建议的职能以提高工作质量。但是,受限于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的经验以至于内审部门所提供给企业的信息相对狭隘,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未能从更高的角度帮助决策机构提供建议。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以中小型的自由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一把手”往往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前期创业人员,通常将公司的财政大权分配在其所信赖的家族人员手中,简单的把内部审计当成是查账甚至为了节约开支,所任命的内审人员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职,这些人往往对审计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经验,有的利用职位之便做出舞弊,篡改财务资料之事,对于开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极其不利的,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并且,人员数量有待提高,由于涉及公司内部机密,领导对任命内审人员的范围就相对缩小,并且由于内审人力资源的匮乏,企业开展的审计工作也缺乏连续性,这样长期发展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相关收入,也可能出现内审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之便篡改财务报表,虚报利润,偷漏税款。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

首先,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出现了问题,根据调查了解各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工作者,很多内审人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会因为害怕得罪上级主管等原因对真实情况进行隐瞒。公司管理者可能也会因为怕打击公司所谓的“元老”而将审计人员提出的具体建议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内部审计不就是针对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进行纠正的活动,但是管理机构却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就严重违背了内部审计机构存在的意义。其次,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后续性存在问题,很多经营活动发现的问题因为上次领导的暗示未能继续跟进、审计活动也未能得到实施。并且,具体审计的结果未能得到公示,没有起到对公司人员警示的作用,因而也不可能对决策层提供有效地建议,审计活动的执行遭遇了瓶颈。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多是“家族式”企业结构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可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多是由当今的高层管理人员白手起家所创建的。他们在当初创业成功靠的不是相关的知识理论,而是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但是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当今的企业更需要的是先进的理论文化和管理模式,但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民营企业中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通过浏览相关的网站和资料不难发现,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低,产权高度集中,公司的控股权基本只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这样产权高度集中的企业结构也制约了我国民企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约束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也是造成我国内部审计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截至到目前,国家尚未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因此,民营企业开展的工作也相对零散。随着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民企经济已经成为了带动国家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因素。有些民企的发展甚至大大超过了国企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家还是尚未推出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规范。这样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与国有企业相比就显得无序,杂乱,只按管理者的理念行事。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对内审工作的开展也是不利的,亦是造成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良莠不齐的症结所在。

(三)企业高层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足

民营企业家通过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惊人的魄力取得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就一定是科学正确的。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是相对隐蔽的,不容易让人察觉,它是通过科学手段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对的改正建议,从而为企业实现增值。但是,有些民营企业的高层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内部审计仅仅是保证企业合法运营的安全执照,因此对内部审计投入的成本一压再压,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设发展缓慢。

(四)内部审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

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企业内部联系不够紧密,通过深入的了解可以得知,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更像是设立在民营企业内部的外来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很少干涉内部的日常运营活动,甚至不能参加高层的领导决策会议,甚至不能制定相关的计划。这完全违背了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并且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工作人员已经不在乎内部审计的存在与否,有些企业中的内部审计机构已经成为领导盲目跟风,进行攀比的工具,因此有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已经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原始初衷相偏离。

四、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符合民营企业需要的特色审计机构

首先要想建立比较成熟的内部审计机构,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日后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大概有千万家之多,每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没有必要以统一的要求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在保持内部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大方向上,应该积极鼓励内审人员主动去建立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机构。因此,企业应该摒弃最初的观念,放弃简单封闭的内部审计机构。刚刚处于建设初期的小型企业由于业务的数量较小,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因此企业的内审工作相对轻松,可以任命具备素质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兼职,但是一定要确保兼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并且具体情况要定期向上级汇报。对于发展成型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比较成型的阶段,简单的内审机构已经不能应对复杂的工作,因此有必要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应隶属于董事会之下,其他职能部门之上,各相关部门应定期向内审委员会提交相关资料,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在分析归纳之后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由内部审计委员会代表上报董事会高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已经由事后监督逐渐向事前规划,事中控制的阶段转变。因此,企业就要引入新的内审理论,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帮助内审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也要加强对新的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企业应该鼓励内审人员考取相关的资格,如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对于取得相应更高职位的内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后续的人才作为企业的储备力量,通过人力资源的不断完善将企业内部审计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鼓励内部审计创新

内部审计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由于民营企业结构的特殊性,内审人员可能无法取得相关资料作为参考,传统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可能已经不再能顺应当今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管理最看重的就是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已经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所转变。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已经由事后监督转向规避风险,这本身就是一种顺应时展的创新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考最新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集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经过改善和变通,应用在企业中。

(四)完善外部的法律法规

目前,有关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仅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指出以上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是各类组织,无论盈利与否,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形势如何。但是,民营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特殊存在,很显然针对大多数国有企业和行政机关的法律法规不适用。因此,个人建议有必要颁布一部有关民企内部审计的相关管理条例或及时补充《审计法》和相关的管理条例。这样可以指导民营企业内审人员进行规范的内审行为,让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有法可依,统一规范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国家内审协会等相关机构对民营企业每一步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五)更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

一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思路。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更新内部审计的思路和方法,由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向现代内部审计方法转变,紧紧围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内部审计,结合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如数理经济学模型等。此外,还应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内部审计,通过网络来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二是调整内部审计的重点审计对象。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内部审计的重点调整到事前控制为主,事后监督为辅。针对企业再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内控控制所存在的薄弱内容和重点审计对象,应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审计和构建以风险导向为主体的内部审计体系,为民营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本文作者:刘海林工作单位: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