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科单位内部审计思索

时间:2022-03-02 02:47:09

导语:有关农科单位内部审计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农科单位内部审计思索

本文作者:朱仕炘朱倩雯工作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但目前内部审计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行政部门以及高校、科研等事业单位较为明显,根据2011年12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党政部门内部审计发展报告》调查结果,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只占16.25%,一些对内部审计较为重视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比较出色,但也有不少内部审计机构还不是独立的专职审计机构,而是隶属于财务部门,或者隶属于纪检监察部门,甚至未设内部审计机构而由财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兼职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无论从层次、地位或独立性都不是很恰当,内部审计人员身兼多重职责,无法从独立角度发挥出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手段受到制约内部审计的监督权限大小,检查的范围等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授权和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规定的,其审计工作和监督检查权仅限于本单位和所属部门单位,但每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经营管理过程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广泛性和关联性。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中,对涉及或关联到本组织之外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疑点,往往就会受到审计权限和手段的制约无法进行延伸核实,从而极大影响了审计质量,也使内部审计风险增大。2.3内部审计资源不足一是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审计需要,从目前实际从事内部审计人员和相关内部审计人员有关调查情况看,普遍存在内部审计人员不足,特别是行政事业、高校、科研等单位尤为突出,如《天津市高校内部审计状况与发展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在21所高校中,普遍存在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而是由财会部门的会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工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由于审计人员配置不足,审计人员只能疲于应付,为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审计工作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内部审计质量从根本上无法得到保证,更谈不上能为本组织或所属单位提供改善经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服务结果。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审计人员队伍不稳定,当前内部审计人员主要还是以财务专业为主,精通法律、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等适应本组织主要技术需求的人才较少,缺乏“一专多能”的人才,难以承担和完成现代内部审计要求。三是审计方法比较传统,随着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本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但内部审计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由于目前实用审计软件的可选择的不多和内部审计人员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熟练程度不够,计算机仅用于辅助性的文字报告和简单的数字汇总,内部审计工作还主要依赖传统的手工查账,未能充分运用和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内部审计沟通机制不完善由于内部审计是单位的内设机构,局限于本单位和所属单位开展审计工作,对外部环境联系不多,审计工作环境和审计信息环境相对比较窄,在实际的审计过程遇到的难点、难题就不可能像国家审计机构一样可以相互探讨和得到上一级审计机关具体的审计业务指导;由于行业和单位性质不同,而且从内部审计数据安全性考虑,与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业务往来和联系,难以在内部审计业务和技术上进行沟通和切磋。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信息交流的困难,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内部审计的纵深发展。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

合理配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如何设置,即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从而关系到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单位内部审计的领导关系一般有四种类型,一是机构的设置受本单位董事会或董事会所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内部审计人员不受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的约束;二是受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如厂长、总经理的领导;三是受本单位主计长(或总审计师、总稽核师)的领导;四是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主计长双重领导。内部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高,工作也就容易开展。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平行或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否则,内部审计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审计工作难以开展。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内部审计环境如何,关键在单位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但管理者主要精力和重点往往放在业务部门而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难度比较大。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可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地向管理者宣传内部审计职能作用,让管理者在意识上得到强化;通过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和领导关心关注、焦点难点问题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化解问题;加强单位内部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与领导、职能部门之间沟通联系以便及时获得支持和帮助,也要将审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评价与审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告知存在问题的原因、潜在的风险和后果、促进管理及提高效益方法等,让其真正了解、理解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便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已有三个层次的法规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审计法;第二个层次是各部门和地方性法规;第三个是行业自律性规范,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根据内部审计实际出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29个具体准则及5个实务操作指南等执业规范。这些法规从总体上促进、指导和规范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但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内设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应依据法规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办法,明确内部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即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制度,还应建立起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估和考评机制,确保审计质量,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顺利开展及实施审计项目时能够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本单位审计制度的要求,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农业科研单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关键保障。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要以内部审计职业化为主线,通过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加强业务培训,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的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和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首先,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规模和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内部审计人员,使内部审计机构能胜任审计工作。其次,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审计人员培训、选拔、任用和淘汰机制,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逐渐培养和建立起一支有过硬本领的审计队伍。第三,加强交流,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一是加强外部的交流,在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与相同、相近行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审计理论和业务技能上的交流学习平台,促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二是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内部沟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加强部门和所属机构之间横向的业务交流,熟悉业务流程,使审计人员对其他部门的业务工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审计重要性和风险性的把控,也使其他部门的人员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并给予支持和配合。第四,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