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运用
时间:2022-09-23 04:15:08
导语: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初步建立了内控体系,把国有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结合,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水平,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本文针对S所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展望
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反映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薄弱点,存在许多问题。财政部在2014年1月1日颁布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根据这一规范,目前我国大部行政事业单位都制定了内控制度,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逐步规范了单位内部的各个工作流程。S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导向,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取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保障资产安全
有效的国有资产内控制度,可以确保国有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在内控监管下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形成了风险控制环境,能把控资产入库、使用及后期处置等各个节点,在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S所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再结合本单位进口仪器设备购置、大型仪器共享和无形资产管理等特点以及要求,对国有资产预算编制、资产配置、资产处置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建立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使用。使国有资产管理真正做到管理有序、有章可循,推动了研究所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加强了资产使用部门对国有资产的重视,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降低资产使用中存在的损坏和丢失等风险,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健全的国有资产内控制度,逐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科研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促进科技成果的形成。
二、资产配置预算制减少浪费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存量管理和增量管理的关系。资产配置首先要有预算,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如果预算编制部门和使用部门未及时沟通,没有严格审批和监管,配置固定资产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未按实际需要上报预算,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现象普遍存在,从而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S所内部控制制度对各部门的业务都做了流程整合,设置了审批环节点,在各环节都可以进行严格把控。在资产配置时,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职能部门审核前提就是要有预算,所以在预算部门每年编报预算时就要根据资产存量与各部门充分沟通,避免造成重复购置、闲置和利用率低等问题发生。也只有实现了固定资产动态的优化配置,才能提升国有资产内在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资产购置公开制协助平衡
国有资产购置过程中,有些部门会出现先购置再审核或采购方式不合理等违规现象。S所对采购业务流程化并严格遵循,若采购金额达到规定的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此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其他形式。资产管理和财务部门要定期收集、整理相关资产购置文件和安装调试报告,在采购政策和制度发生重大变更时,及时对研究所相关制度进行更新。在采购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选取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根据采购资产的金额、规模等可聘请技术、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充分做到需求明确,审批材料、采购文件和合同条款既齐全又合法。在资产送达使用部门或主管部门时应进行验收,并填写资产验收单,如属于涉密电子产品应到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在资产购置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依据严格的内控制度规范是可以有效化解的,再通过建立监察机制和科学设置岗位与人员,可以使得采购更为科学化、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为科研管理工作助力,为研究所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四、资产处置审议制减少随意性
资产处置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容易出现重购置轻管理、处置随意等现象。做好资产处置内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研究所资产处置随意性,有效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等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如果能正确、充分运用在单位资产处置中,可以有效防止资产处置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发生。S所在内控制度中明确资产处置范围、标准、流程、责任和审批权限,针对需要审批的资产处置问题,必须在领导班子集体会议审议。在固定资产需要申请报废时,使用部门必须填制资产处置申请单,同时提供报废、报损技术鉴定书。大型仪器处置时,需基建条件处委托专业技术鉴定部门进行鉴定,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定,或者由基建条件处组织成立专家组进行鉴定,提出鉴定意见,确实没有使用价值的,凭专业鉴定报告可以申请报废。
五、对外投资多岗制衡降低风险
对外投资容易受到决策和市场的风险,决策时所处的环境、偏好不同和市场汇率、利率等变化都对投资有影响。对外投资类业务内部控制,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协调配合原则、程式定位原则、整体结构原则。内部控制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投资评估、决策、实施、管理等。S所对外投资业务设置了经办岗、审核岗、决策岗三个岗位。经办岗设置在科研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申报及管理、资金管理等具体业务经办。审核岗设置在综合办公室,负责对经办岗的办理结果进行审核。决策岗设置在研究所领导班子及项目决策组,决策主要由所领导班子及社会相关部门的投资专家和法务人员组成,具有决策权和项目监管权。内部控制制度是研究所对外投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要在风险管理导向下,强化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为投资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理做出准确判断。同时也能针对对外投资各项具体风险的特点,提前预测风险,降低研究所对外投资经济损失。决策风险防控是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环节。S所在选择对外投资对象时,一是要编制对外投资业务预算,做到事前控制;二是要编制可行性报告,分析、论证、评估投资项目并对投资对象进行资信调查。坚持成果转化、财务、纪检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和班子会议决策的原则,防止盲目投资和决策失误的现象发生。外部风险防控主要针对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研究所做好外部风险分析和控制,可以明确对外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
六、出租出借方面监管制夯实收益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出租、出借等的专项管理,严格控制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在确需出租出借资产时,要按相关规定及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原则上实行公开竞价来招租,必要时可采取资产评估和评审等方式确定出租价格,确保整个出租出借过程公正透明。目前出租出借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出租房屋定价不合理,出租年限不合规,没有通过公开招租,把出租出借业务流程化,使决策、实施和管理部门之间形成监管体系。S所决策部门负责确定出租出借的房屋面积、房屋用途及固定资产租赁方式等内容。实施部门负责出租出借合同的拟定,经管理部门审核后,决策部门予以审批签订。各部门严格审查与管理,各司其职,物尽其用,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浪费、防止流失,也要保证国有资产收益应收尽收、足额上缴。
七、以信息化建设加快成果转化
建立科学的、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有助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各项工作更加公正和透明,更好服务科研。S所要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平台建设,从而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优化其架构,梳理其网络,在基础数据上实现充分共享,也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要以各岗位职责为依据,完成审批权限的设置,才能有效分离不相容岗位,才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明确权责。同时,S所要逐步提高内部沟通效率和强化对外联络,在信息化平台公开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开发对外公开方式,从而为建立与完善内控机制打下牢固的基础。S所通过强化的信息化平台,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各类科技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快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转化的步伐,增强资产的效益性。
参考文献
1.徐超.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及对策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8(34).
2.王兴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内控研究.财会研究,2017(12).
3.郝洪玉.风险管理导向下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
4.唐大鹏,任少波.内控视角下国有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问题研究.中国财政,2017(16).
作者:孟新宇 翟良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 上一篇:煤炭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探究
- 下一篇:职业院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