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时间:2022-09-25 04:34:13
导语: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规范化、有序化、信息化高效运转也得到了有效发展,能促使政府组织目标高质量完成。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对在职人员进行有效匹配、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监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各项采购风险进行有效预防与管理工作,加强政府采购的实践应用质量,进一步加快政府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推进我国国民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采购工作作为政府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公共财务监管工作质量,对于我国的社会市场体制改革与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辐射发内逐渐增大,实践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漏洞也不断浮现。因此,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工作,对我国政府体制管控与财政部门预算、审计等进行改革创新,是实现政府采购工作的高效化与实践化的关键措施。
1.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相关理论概念
1.1政府采购基本概念与制度
政府采购也就是公共采购,是各级国家行政机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团体,利用市场竞争、公开招标等方式,使用国家财政资金采取租赁、购买或委任等手段取得项目工程、货物或管理服务等举措,具有资金渠道公用性、主体固定性、经营非营利性、管理支出政策性以及实践管理规范性等特征,在社会经济改革开放体制下,能实现市场经济调控与政策宏观管理的双向结合。政府采购制度主要包含政采购的基本准则、目标、具体流程以及组织管理机构等,主要是对采购规划的审核、落实、拟定合同、采购落实、实践验收以及违规行为处理等进行规范,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纠纷等执行标准。当前,我国已经搭建了政府采购基本框架,以《政府采购法》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地方与中央协调统一的法律规范机制。
1.2内部控制基本概念与要素
内部控制从本质上讲是在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管理层、监督管理层以及全体职工在内的所有人贯彻执行的、用以实现政府采购预期目标以及管理措施的全过程。内部控制主要是用于确保政府日常经营管理的合理性与和合法性,从源头上实现政策财政管理安全性、审计报告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完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的运转效率与安全稳定性。在实践管理中可以从内部管控条件、风险预期评审、共同控制活动、数据信息交流以及内部监督机制五大要素进行详细划分,能够实现对政府采购的全方位管控监督。内部控制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资金的效益最大化,这不是单纯一个部门能决定的事,需要包含采购部、财政部以及管理部等在内的所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2.政府采购发展与内部控制现状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公共财务的重要构成,是加强政府财政管理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试点工作,到21世纪初颁布的《政府采购法》法律制度,使得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范围逐年扩展。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政府公共财务支出为8422亿元,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高达31090亿元,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等的长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暴露出众多的采购管理问题,由于采购人员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导致采购工作经常陷入僵局。另外,采购工作逐渐显露出采购工作中的任意性与重复性、供应商预期供货、货物质量过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问题,很多采购人员存在“只买贵的”想法,导致采购工作欠缺公正透明性。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众多法律规范条例,有助于政府采购部门构建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水平有限
受社会经济体制与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影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重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在实践采购工作中导致绝大部分政府工作并没有独立存在,通常是将其规划到财务预算范围内,也没有编制针对性的实践项目。这就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相关部门的有效对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购的成本费用与实践操作困难系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数单位将其规划到财政部门职责内,而忽视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合作作用。另外,在编制中年初预算编制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与粗糙性,部分单位并没有制定严谨的预算流程,导致实践采购工作与预算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出现采购年中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使前期预算缺少准确性与操作性,欠缺实践采购的强制制约性。
3.2招标文件欠缺规范性
招标文件主要包含评审资格、合同文件等,是高效招标的评审依据。在评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条例,对招标文件的具体流程展开全方位审核,对于招标资质与供应商的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部分区域政府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审查不严谨、增加限制门槛等情况,资格审核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甚至部分招标方出现控制数据信息公开程度、偏向部分供应商、收受贿赂以及泄露招标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招标的公正公开性。
3.3政府采购合同缺乏规范性
政府采购过程中需要同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但我国并没有权威统一的合同法律制度,基本上是由采购单方面提供合同范本,采购管理工作部分供应商为了谋取暴利、获取优势竞争地位,使用恶劣的竞争手段等,在合同中对采购具体环节没有详尽的标注,损害采购方的正常利益,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同时,对产品服务质量等的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部分采购合同中表明需要采购人员自行进行产品服务的验收与监管等,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与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督,导致部分权力人员形成暗箱权钱操作,严重损害国家与社会公众的权益,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
4.1提高采购预算环节综合能力
政府采购工作通常是以预算规划为起始点,政府采购与传统的私人采购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为最大限度保证政府采购的高效化与成本最低化,确保整个政府采购行为时刻处于社会监督管控中。政府要创建独立的预算部门,并由专人按照国家政策法律规定与单位实践情况制定对应的预算计划,对采购的实际物品、资金渠道、数量规模等进行详细规定;填报相应的采购预算计划,并将预算工作并入到采购计划中;不能凭空或是片面性的进行预算编制,要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数据信息进行总结整理;对技术难度系数较大的业务,经上级同意后可以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等进行综合分析与重点关注;采购过程要有专人负责,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不能随意对预算进行更改。
4.2完善招投标环节
为了避免出现部分地方政府泄露标底、收受贿赂等情况发生,要保证招投标文件等公平性与公正性,制定相应的招投标采购管理办法,并组织相关招投标组织机构,采取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框架的招投标采购体制,实现整个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从根上提高采购工作的实践效率。在招投标文件设计完成以后,要经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专门确认与审核,并采用会签表决、集体投票等方式,将制定与审核流程相区分,实现对招投标文件制定审批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制定合理的招投标信息公示机制,构建招投标数据信息的内部、外部公开体系,实现对招投标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理,确保招投标环节的有效性。
4.3严格规范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不仅要满足单位实践需求,并且要同时满足《政府采购法》与《合同法》。首先,需要采购双方协同参与到采购需求的制定、审计、汇总、确认、制定文件,以及采购竣工等的全流程中,确保各个能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与监督,在合同上要明确标明采购的货物规格、规模数量、到货时间、预期条款等具体情况。其次,合同在拟定前需要进行前期数据信息整合、记录以及各部门执行情况规范管理等,并将所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保证合同符合双方的实践利益与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再次,合同在审核修订过程中,必须保证合同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只能对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单独条例进行变动,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最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逐步完善合同履行责任追究机制,对合同的实际履行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回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合同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是一项用于规范相关采购活动的一系列政策法律规范机制体系,而提高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能力,对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改进,是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保证与实践规范指导,能最大限度降低我国政府采购成本费用,建立风险腐败的长久预防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佳昕.浅析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17(07):50-53.
[2]袁金龙.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17(08):53-55.
[3]况玉书.政府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构建及应用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4]余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06):66-76.
作者:杨莲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政府采购中心
- 上一篇:城建局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