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29 03:50:52
导语: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组织保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内容以及实施的步骤。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构建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高校应建立贯穿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在范围上,应覆盖学校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并要求学校所有相关人员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在流程上,应将内部控制渗透到经济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的控制。(二)重要性原则。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应当关注学校重要经济活动,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的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领域不存在重大缺陷。(三)制衡性原则。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应在部门管理、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并确保各部门和岗位之间保持通畅的信息沟通。(四)适应性原则。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并紧密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变革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管控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高校的校长应当对本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可以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内部控制监查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内控体系建设基本思路、方案规划、工作重点;组织全校各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日常工作,起草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内部控制建设监查组是内控建设的内部监督部门,要对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监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在开展内部控制相关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审计、纪监审、采购、资产管理、基建等部门和岗位的作用。
三、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内容
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应涵盖学校主要经济活动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和合同控制。(一)预算业务控制。预算业务是对学校年度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高校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的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二)收支业务控制。高校应当加强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支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和会计核算、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三)政府采购业务控制。高校应当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四)资产控制。高校应当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可将资产控制进一步细分为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等,全面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五)建设项目控制。学校应当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六)合同控制。高校应当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授权审批制度,确保合同管理规范有序开展,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建立财务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
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
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梳理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相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执行等一系列程序。(一)梳理学校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根据学校各层级岗位职责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上述提到的内控建设的六类主要业务进行调研和访谈,既包括业务层面的组织机构设置,也包括业务层面本身的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二)明确业务环节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业务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在梳理了业务流程和明确业务环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学校经济活动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要从各项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全方位开展风险信息的收集,识别风险,并采用风险评级、风险矩阵、列举风险清单、概率技术、非概率技术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学校内部控制实现的影响程度,这里应侧重讨论风险因素对学校内部控制的负面作用。(四)确定风险点并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业务流程梳理,对学校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进行具体分析,从业务环节角度评估特定风险,找出可能造成学校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点。对已经识别的风险点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照财政部、教育部内部控制要求,梳理学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结合校级层面和业务层面重大风险,确定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框架。对照重大风险管理要求,梳理查找业务流程中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点,结合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查找流程缺陷,优化完善业务流程、跨单位流程,通过明确单位之间的管理边界及职责,实现横向分段管理,确定分业务、分单位的关键控制点、控制要求和控制措施。查找现行制度中存在的交叉、重叠、矛盾、缺失及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强等缺陷,对各项制度(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与整合,确保制度与流程、岗位职责、控制要求相统一,为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障。(六)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意识。实施规范治校、文化强校的战略,全面落实将内部控制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加强内部控制文化传播、落地和评价,增强领导干部和教职工自觉落实内部控制措施意识和主动监督内部控制执行意识,为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提供强大动力。(七)形成内部控制评价监督长效机制。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管理要求、程序、方法、范围、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及认定方法和与内部控制执行评价相衔接的绩效考核标准等内容,设计内部控制执行评价基本框架。按照执行评价基本框架要求,组织开展各经济活动业务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抽样测试工作,研究制定统一的执行评价规范,明确缺陷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程序、抽样规则、责任追究、整改程序等内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统一协调整合审计、监察等内部监督力量,构建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监督到位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面的协同监督机制,将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纳入到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等重要内容中,提高对舞弊、违规、违纪等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通过制定出台风险管理规范、内部控制规范、执行评价规范,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措施,确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内部控制管理标准;通过评价改进机制和协同监督机制,抓好内部控制执行;通过推进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强化内部控制执行保障,实现持续完善提升。通过全面覆盖、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将学校建成具有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内部控制责任岗位化、控制手段信息化、监督评价常态化特征的内部控制体系。
作者:戴薇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 下一篇: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