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时间:2022-01-23 11:29:19

导语: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浪潮的转变,全国各大高校也迈上了创办企业的道路,近十年来是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数目迅速增加,企业效率也不断提高。但是随着高校校办企业的快速发展,校办企业的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这一问题成为解决高校校办企业发展阻碍问题的关键。

关键字: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我国目前高校校办企业基本聚集在研究型大学,在这种高校,科研实力比较强,科研成果较多,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科技企业是高校校办企业的主体。到2014年,一大批高校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企业,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从各种调查数据来看,科技企业在我们国家高校校办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位置,其竞争优势也比较明显。从我国校办企业的地位来看,加强校办企业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萌芽阶段,基本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校办企业大多是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第二阶段属于发展阶段,位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在这一阶段,校办企业发生较大改变,开始转变传统的工业结构,开始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第三阶段属于扩张阶段,位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很多校办企业开始快速发展并开始扩张自己的产业,发展一片大好;第四阶段就是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一阶段属于规范化阶段,随着时间的积累,高校校办企业逐步迈上正轨,现在高校校办企业逐步向产业化,正规化,科技化迈进,科技企业逐步占据主体地位。

(二)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特点

高校校办企业是以高校投资为主体的企业,企业核心人员由学校委派,其他工作人员主要面向社会进行招聘。校办企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能,第一,使资本保值升值;第二,承担实践教学和科学教学的任务;第三,面向市场,搞好管理。对于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律性。由于高校校办企业是学校的附属单位,所以在其发展上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2)科技性。高校校办企业主要以高科技为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科技性。(3)非盈利性。高校校办企业都不是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事企分开。

二、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基础设施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创办以来已有50~60年的历史,诞生于建国初期,由于初步建立时期基础条件差,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校办企业发展模式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其次,高校校办企业直接受制于各大高校,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的特点,导致权责分配失调,并且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由专业性高学历的教授担任,年龄大,知识老化,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的管理作用;还有,底层员工学历低,工资待遇一般,又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效率不高,产出有限。以上几点是高校校办企业内部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抑制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速度,削弱了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一个企业要想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办企业由于以学校作为后盾,所以企业本身所做的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完善,高校校办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突发情况防范、认识不足。一个优秀的企业是不会在任何一个细节上犯错,这一点正是高校校办企业的缺点,由于长时间处于学校,很多因素考虑不周,导致企业处于危险地位。(2)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成本上升。管理抑制都是高校校办企业的弱势,高层管理不到位,底层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够,这就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企业利润较低。(3)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返厂率高。产品制作过程中监管力度低,产品作废返厂率高,不仅浪费原料,还浪费了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校办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大大降低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实力。

(三)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企业生产需要一个可以整体操控的部门来把所有环节串在一起,保证所有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交流顺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在这一点做的很不到位,企业各部门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彼此信息相互孤立,这样长期下来,很多政策、任务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内部人员彼此也不了解,凝聚力差,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直接影响每一位员工,导致他们工作不积极,不利于校办企业的长久发展。

(四)内控监督不到位

在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监督部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中,内部控制监督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偏差。这主要成因是企业对员工缺少相关的知识培训,少数的员工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2)员工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有一些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很多员工忽视工作制度,很多操作行为不具有规范性,时常还会出现工作失职的情况,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担负法律责任,这主要就是员工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不够所引起的。(3)检查监督执行受挫,奖惩制度不完善。一个优秀的管理层是赏罚分明的,但是在高校校办企业中这一点是不到位的,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奖惩系统,这就导致监督系统很难执行。综合以上几点,对高校校办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监督非常有必要。

三、高校校办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在高校校办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增加相应的教育培训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还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让高校校办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更具有优势。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分类进行,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员工知法懂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下进行工作;其次是要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培训,保证员工在原则问题上不会出错,坚守道德底线;再次要进行基础技能的培训,员工只有对自己工作内容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工作。教育是需要全方位、有层次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员工的纯洁性,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出大的错误。

(二)完善制度,权责分明

要想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做到权责分明。高校校办企业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落实流程,分工明确。梳理现有的各项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严格细分,工作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度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位的相互制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避免混合操作的现象,使权责利分明。(3)重要职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实行岗位轮换制虽然前期会浪费一定的时间熟悉业务,但是有效地避免了重要职位的腐败化,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稳定性。(4)建立安全防护制度。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防护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业务经营的风险。只有先完善了相关制度,才能保证高校校办企业的高速运转。

(三)加强监督,赏罚分明

认真抓好内部控制,加强监督非常必要。加强监督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对内控制度执行的力度,增加监督次数和监督频率,只有时刻都关注这一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对症下药,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整顿措施,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改进方案,抓住关键,依法追究处罚;(3)重点监督,罚一儆百。监督不仅仅是针对普通员工,也需要对校办企业的高层管理进行监督,罚一儆百,做到上下一致,赏罚分明;(4)完善奖励机制,切实落实。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带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

(四)总结经验,推进管理

在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以后的发展,还要回顾以往的发展历史,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在推进管理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积极顺应国家政策。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很多高校校办企业都应该积极的顺应国家政策的优惠方向进行发展,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还能推进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2)加强资产管理。高校校办企业虽然由学校主办,但是其主体依然是企业,必须像其他正规企业一样,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资产管理,进行准确完整的备案,确保资产清楚明了;(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员工和管理层来说并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评判标杆,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竞争中来,形成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推动校办企业的发展。总之,不仅要向前看,还要时不时回头看一看,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前行。小结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别从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校办企业的优劣势,进一步推出了高校校办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难看出,我国高效校办企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有利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校办企业自身也发现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做出了改进,在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对建立现代校办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学校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敏

参考文献:

[1]孙群,陈文静.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新疆农垦经济,2008(12)

[2]周银健,赖静.关于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3)

[3]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4]郭伟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耗散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2)

[5]刘俊英.校办企业风险防控与内控制度[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