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现状与措施
时间:2022-05-26 11:17:04
导语: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现状与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我国会计软件企业的队伍迅速成长,许多稳定且优秀的财务会计软件被创造出来。许多企业都开始实施电算化,行政、事业单位也陆陆续续采用了与大部分系统都通用的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变成了会计的主要方向。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处理会计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会计电算化能为用户提供一些准确度高又及时的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业成长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跃。但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必将在一些方面影响着会计的审计工作,给审计人员出了一份新问卷、新的课题以及新的任务。传统的手工审计与如今电算化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不再相适应,因此审计人员将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新挑战,例如由会计电算化背景引起的与审计的理论与技术等相关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所出现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电子计算机舞弊的新情势等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审计出现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处理过程日益复杂,且正朝着规模化、复杂化、网络化的方向进展。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处理的信息出现问题都会涉及到其他环节处理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针对企业的长久经营而言,这些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关于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需要企业高管作出评价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信度与效度。与此同时,在客观技术上,信息系统还不足以成熟到足够稳定的程度,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导致一些技术在刚试用阶段还未得到稳定数据的时候就惨遭淘汰。新技术虽提升了信息系统的性能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这给新技术的售后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在新的规划、设计、编程和测试运行阶段,每一阶段出现的失误与偏差都会累积到下一个阶段从而越滚越大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最终导致大失误的出现。尤其是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在通过人工、物材与财力的大量投入后,仍然会由于主观性与客观性偏差的问题存在无法调整的差距,不论开发程度与技术先进到何种程度时,都会出现差错。在当下大环境中,大部分企业都依靠信息化系统对企业进行会计工作,同时当前信息化系统无法满足在客观环境下技术成熟的条件,这样的大背景促使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人员对系统在升级优化的过程中考虑到审计的实施,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可利用性。与此同时,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者都十分关注实施信息化所带来的结果是否与预期相符合。同时,由于信息化工程在进行过程中是需要大量财力投入的,企业的管理层与股东都会十分在意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价值是否值得大量资金的注入,也就需要独立审计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客观的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以会计过程为功能对象的审计工作,是除会计领域外,会计电算化将产生直接影响的领域。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例如对审计线索进行修改、重新定义审计技术具体方法、广泛定义审计范围与内容、覆盖审计标准与准则、提升对审计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审计工作的舞弊行为很难被发现,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审计监督工作的难易程度与风险系数。
1.对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固定审计准则,这套审计准则包含了多维度的审计要求,例如对审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审计工作操作现场、审计报告撰写等。面对如今电算化新局面,传统的审计方式被改变,包括原有的会计工作方式以及一系列进一步的会计日常工作。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审计的性质和形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准则已不再适用。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新特点,有必要根据新特点制定相应的新工作准则。这些新的工作准则也构成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条件下新的审计依据。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制定一套新的标准和准则来应对。但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较短,经济立法的饱和发展很可能会涉及许多经济问题,而现行的准则远远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需要。因此,在现阶段制定新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下的审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快速发展,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审计准则和标准,建立一系列适合新形势的审计准则和标准,包括制度设计、开发、运行等方面的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审计准则以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对审计人员与线索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与审计对象相比较传统手工会计都更加繁琐,所以专业审计人员仅仅依靠原有的学识与技巧是无法胜任的,进而出现了如今对于审计人员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学识,而且要能驾驭一定程度的专业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巧。在当今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磁性介质取代了传统的账簿。审计工作者无法直接辨别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所以会计数据在修改后很有可能不会留下印记。与此同时,由于现如今计算机会计数据的处理已归于信息自动化,会计数据通过固定的计算机命令运行后自动生成处理结果,在此处便看不到传统的会计审计线索,进而说明以往常用的查账办法已然不适用于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环境。因此,在设计电算化系统时要注重审计线索的有据可查。
3.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变化以及风险的影响
现代审计是基于内部控制系统上评估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利用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作为拟定审计方案和确认样本规模的基础。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会计实务的处理和贮存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使传统人工会计系统不再是主体单位,牵制力大幅度降低。例如在传统的手工会计记账中,会计师在对账时要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等要求。这些步骤都需要由会计审计人员一步一步手工检查核实,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所以花费时间极长,还易出现错误。而在会计电算化下,不再特别区分账与凭证,所以就不再存在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在现有的电算化环境下,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会面对许多新的考验与调整,新的会计职责将会被赋予,传统的内控制度被打破,企业的内控安全将不如以往得到保障。并且原有的审计风险级别与难度被升级,例如固有风险、检查与控制风险。
4.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相比较于原有的审计环境,如今审计工作者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应将重点放置于被审计单位现存的系统的服从性与正统性,以及首次录入的事实性与可利用性。调查、比较、分析、检查、评审等方式是评审的重要手段,在现如今数据信息电子化评审的大环境下,审计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与传统人工审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率是人工的数倍,且准确性更高。在审计人员审计前,首先要使用专业杀毒软件对审计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文件进行全面查杀,以防止由于系统原因影响审计进度或相关审计数据泄露。在之后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摸索,避免误操作,积累成功经验,努力提升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率及质量。企业在提供审计软件时,不应提供未经授权或盗版的审计软件,应提供如ERP类似的具有操作记录的正版审计软件。这样每一步的操作都会有相关的记录,以防止有人恶意更改或删除初始凭证。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虽然审计的主要职能经济与监督的职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审计的实质内容却有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在现代化信息系统中,除了一些基本内容需要由会计师来手工进行,大部分的会计事项都是由已设定好指令与程序的电子计算机处理,因此整体的出错率会下降许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计算机设定好的指令与程序的重要性,若设置好的指令与程序出现错误或者被有心者运用特殊手段非法篡改的话,是很难被轻易发现的。那么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按照错误的程序进行,这样的后果小则耽误原有的整体进程,大则会使企业遭受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并且难以挽回。故此,审计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电子计算机专业知识是尤为重要的事情,它是保证整体进程的基础。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监督的相关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条规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目前的一些法律规定表现出滞后性,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操作性极度缺乏,因此对审计的独立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不能从宏观的层次上有效地防止外界对审计程序的干扰。所以在相关审计法规匮乏的情况下,更要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遇到有损审计过程甚至从中获利的不法分子,更要严惩不贷。但是想要治罪于不法分子不易,在会计电算化的大环境下,无纸化信息已经成为常规,但在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电子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据。在现实的案件中,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制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首先,由于PS相关软件功能日益强大,电子信息证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所以还要对入网的电子信息的真伪进行查验。其次,要不断更新操作系统,修复补丁。对网络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后,还要启用监督机制,以约束审计工作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停止审计工作,并由监管部门介入,如确有违法行为,必须予以严惩。这样才能对公众负责,真正做好审计工作。
2.加强审计准则和制度完善建设
计算机审计并没有改变审计的目的和标准,但实际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可以使存储介质和数据自动化过程磁性处理,减少审计线索,加快审计损失,隐瞒隐藏的经济犯罪,审计的难度和风险更巨大。因此过去人工手动的审计标准和细则中的一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新的审计标准和细则还没有正式出台,审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又不高,苦于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审计标准可以遵循,只能凭借着出色的经验解决审计出现的问题,很明显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在原来的审计标准和审计细则的标准上,建立出来一套与新出现的状态互相适应的审计标准与细则,使电脑审计能够得到正确的发展,保持审计程序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制定标准和细则时,必须把中国的国情要求作为从突出的外部经验中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制定新的衡量标准时,除对会计人员业务提出合理的标准之外,还有必要提出一些易于操作的最终会计制度的科学计量标准,以便现代审计工作可以遵循相关的规则和条例。在对被审查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之前,国际上的标准审计是对内部系统进行审查并评价以系统为主要的审计,作为其审查范围和规范的依据。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使审计风险降低的重要方法,也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电算化的安全性和系统处理的准确性,还要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1)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在软件使用之前,内部评估人员必须参与调整,为员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设置个人任务和授权,快速识别和纠正错误。(2)制定一套完整并严格的操作规程来实现防止内部员工使用欺诈。会计电算化数据管理员专注于重复记账数据是否备份,存储在不同的地方,以及磁性、防火和防潮措施是否用于审查和控制。
3.加强高素质审计人员培养建设、完善并制定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不管是从会计系统的复杂性还是会计实务处理的综合性,会计电算化系统都对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提出了更为苛刻与更有高度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手工的会计、审计学识和业务水平与技能之外,还应当具备驾驭电子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完成高效的会计系统解析、专业程序设计、整体系统测试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中国目前审计师自身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现状是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刷新,我国的审计人员一定要切实意识到如今新局面下社会对审计人员工作所提出的新需求,审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颠覆自身在电算化条件下应对各类会计信息的分析、应对与处理水平,进而为企业企业提供更多客观、精准及有效率的审计信息,也能更好适应于如今社会对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与监督工作的需要。从目前来看,把对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所作出的审查进行评价,将其作为制定企业审计方案和决定审计抽查界限的依照是国际审计的主流行为。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一种可以使审计风险大幅度降低的重要方法,它是从根源上来预防企业违法的一种手段,它也是推进被审单位去建立一个健全并且科学的内控制度的一种十分受用的办法。为了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和业务处理与会计信息的精准得到保障,审计人员则必须针对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来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4.努力开发实用高效的审计软件并在电算化软件上预留审计数据接口
关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专业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够利用被审计系统本身带有的审查功能,而且还要能够利用自己所编制的审查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电算化系统进行系统审查。但是存在被审单位电算化系统本身的软硬件可能并不统一的情况,既有可能是商品化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可能是别的公司所开发的会计软件。由于会计系统的设计语言存在不一致,致使繁琐的会计系统运行可能也存在很多差别,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实质上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难。例如某些会计系统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未能很完善地为其事后的审计工作留下合适的接口,这就很可能使得编写好的审计程序难以有效或高效地读出储存在会计系统内的电子数据资料,从而无法达到审计人员的审计目的。
四、结论
与国外的电算化审计相比较,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审计与监督还有很长一条路要探索。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依旧需要所有的审计人员、管理层、社会乃至国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与会计电算化审计相关的法律准则、法规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我国要尽快制定会计电算化统一数据接口的相关规定,审计市场更要不断开发具有高实用性和高通用性的审计软件。与此同时,国家更要大力培育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会计电算化审计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敏.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4(25):6-12.
[2]赵娟.会计电算化下内部审计监督新模式[J].理论观察,2006,9(3):7-15.
[3]姜玉泉.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J].审计研究,2001,5(4):73-80.
[4]朱艳飞.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5]姚振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作者:徐亚男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上一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发展趋势
- 下一篇:环境检测质量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