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创新研究
时间:2022-04-19 03:05:26
导语: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创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现有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特别地,经济建设方面,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步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相关法规也就应运而生了。它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大胆创新,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既融合了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也考虑了中国经济实际状况。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长久发展,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都是大有裨益的。应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定并被付诸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事业的一大进步,引领整个审计理论体系开拓创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使得人们过于追逐物质利益,导致经济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不仅给经济安全带来隐患,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这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对于现代的某些经济问题有着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但该项制度也要紧跟时代脉搏,及时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鉴于文章篇幅有限,这里我们只探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传统的审计理论体系中需要与时俱进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创新,下面进行一一阐述:
一、审计理论制度层面的创新
现代审计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的推陈出新,很多的审计制度如雨后的春笋般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目前比较完善的现代审计制度体系。很明显,某项具体审计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某一时期的特殊审计要求的,并不是凭空捏造产生的。那么,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的审计制度,也是为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新时期的发展而被创新的,和其他的审计制度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是审计对象不同,它主要面向的是我们国家特定的组织管理当局而不是相关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值得指出的是,经济责任审计这一新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的创新,必然会引起整个审计理论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因为只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新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这或许是审计理论制度层面创新的深层原因吧。
二、审计职业制度层面创新
应该说,现代审计职业发展已经朝着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迈进,相关职业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有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加盟,传统的职业制度体系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必然有所空缺,为了符合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要求,规范相关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确保职业规范化,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职业制度完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审计职业制度的创新。
三、审计目标层面的创新
笔者认为,进行审计工作,必然是朝着预期的审计目标的方向努力,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以及必要的调整以尽可能的趋近审计目标。权衡了审计实务后不难发现,传统审计目标主要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高质量;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对其应遵循的特定标准或原则做到严格遵循;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同样,传统的审计目标体系,也并没有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这项新的审计制度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应该说,在综合了经济责任审计过后,我们的审计目标必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一般而言,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被审计人员的身份背景和相应的标准相适合,它的创新重点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审计内容,还要考虑财产管理的合法性、被审计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等很多因素。
四、审计关系人层面创新
对审计关系人体系有过了解的想必都知道,审计关系人体系中主要由三方:分别是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及审计委托人。一般的审计流程是这样的,审计委托人委托相关审计机构派出具有独立性的审计人员对他们资源财产的实际经营管理者(被审计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检查,以发现经营管理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计结束过后相关审计机构就会向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及时反馈审计信息,进而解决问题。可以看出,这里面的审计委托人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不涉及相关党政机关,只属于一般的社会审计范畴。而反观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它的审计委托人则是相关党委组织部门而非一般意义的企事业单位的所有者或者投资者。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审计关系人范畴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审计实务的发展新要求了,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即对审计委托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新的诠释。
五、审计类型划分层面的创新
既然审计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为了方便理解,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类型划分。对现代审计的发展历程有过一番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审计类型划分有多种标准,有的是基于审计目标,有的是基于审计假设,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种种类型的划分都是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没有被制定的前提之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并没有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存在。所以说,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使得传统的审计类型划分存在很大漏洞,必须进行完善调整。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众多学者一致赞同的两种划分方式:一种就是扩充现有的审计体系范畴,将经济责任审计容纳其中;另一种则是通过确立新的划分标准(志),做法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所以说,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新的审计制度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类型划分的创新进步。
六、审计理论框架构建层面的创新
结合笔者对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模式的理解,认为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方式主要取决于选择的标准是怎样,是基于审计目标还是基于审计假设等,总之构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不论选择标准的怎样,人们普遍把把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经济活动遵循特定标准的程度作为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的核心。传统的审计理论框架基本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运行机制,二者在功能上是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的,为了保证审计工作高效率的开展下去,就需要将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运行机制不断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审计系统才能日趋完善。不难发现,传统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构建,并没有考虑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存在,也并有考虑其存在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因此,为了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完整性,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或探索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创新问题。
七、审计报告和功能层面的创新
仔细阅读过审计报告后可以发现,传统的审计报告里面,内容大都是说明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与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遵循特定标准的程度。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考虑,笔者认为,传统的审计报告内容太过单一,没有特色,应该进行广泛拓展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审计报告的内容。基于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下,审计对象是相关管理组织,那么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必然包括领导干部对经济社会的领导履行情况的审计和评价。因此审计报告有必要进行格式、内容、审计意见表达方式等的探讨和研究。我们知道,审计的本质和属性可以通过审计功能体现出来,并且能够因审计环境的不同而异。当前的现代审计功能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变得更加多元,可以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审计功能体系的日趋完善。不少学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大功能体现在于审计特有的免疫功能。八、总结综合以上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确立以来所引起的审计理论创新的几个主要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是方方面面的,它能够充实我们传统的审计理论体系。它的出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对相关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还有利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建设工作的开展。但是也仍然需要不断深入和完善,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只有这样,整个审计理论体系才能越趋完善、科学、系统。
作者:周玥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单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的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2013(18).
[2]蔡春,陈晓媛.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依据[J].中国审计,2005(05).
[3]孙志娟.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4(03).
[4]郑喆珺.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探讨[D].金融与财会,2015(06).
[5]张勇.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综述-基于国内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03):21-27.
[6]王德莉.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财经纵横,2014(08.)
[7]蔡春,田秋蓉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02):9-12.
-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 下一篇: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