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时间:2022-09-17 04:04:08
导语:高职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影响高职院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因素
1.审计目标相对单一
经济责任审计目的与常规审计有所不同,常规审计主要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出发点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秩序。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监督评价机制,目的是分清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推动领导干部防腐拒变、廉洁勤政,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高职院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对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定位不高。缺少学校的重视与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得不到坚强的保障。
2.审计职能相互关联
高职院审计处是学校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专职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决策层的领导下,独立监督和评价学校及其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决策层负责并报告工作。但是,高职院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在诸多方面仍受到限制,如审计部门与同样隶属于校领导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工作关联,审计人员的人事关系、薪酬关系、绩效关系等受其他职能部门管理,这些关联关系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3.审计风险亟待控制
高职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各部门负责人为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财务信息为手段,重点关注各责任部门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的要求。对于完整、真实的财务资料,审计人员可按照工作程序作出正确判断。如果没有会计记录或会计记录不全面,隐密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4.审计承诺流于形式
审计人员向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要求审计对象以书面形式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审计对象签署审计承诺书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必经程序,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有的审计对象只要收到承诺书就签,对具体承诺内容不重视,随意性很强;有的审计对象思想负担较重,不愿签署承诺,借口推脱。如果承诺不真实、不全面,势必误导审计人员工作的方向。
5.审计评价结果滞后
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财经制度对审计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任期时的经济责任评价。从原则上来说,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实践来看,审计评价与结果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形成任用和审计相脱节。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因素影响,大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在组织形式上采用“先离后审”,审计工作尚未开展,组织部门的任命文件已经下达。领导干部在离任或升迁后才被审计,导致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失去了现实意义。
6.审计队伍建设薄弱
高职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受学校组织部门的委托而开展的,组织部门对审计时间和范围给予明确规定,审计部门没有自行安排审计时间和范围的权力。组织部委托审计的时间具有不可预测性,再加上集中的“先离后审”任务和薄弱的审计力量,在紧张的审计时间内集中完成大量工作非常困难,产生审计评价客观性不足与审计质量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另外,从审计队伍自身素质来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有的审计人员对各项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的理解认识还停留在旧制度的时点上,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很难有所突破。
二、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措施
1.创新理念,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
审计部门肩负着为学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的重大责任,提高审计监督服务质量是学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推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规范经济行为的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学校审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与学校决策层的沟通,揭露经济责任审计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各项违法违纪行为的原因,总结各部门采纳审计意见后产生的效果。只有通过对审计工作不断了解,决策层才能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2.坚持原则,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
高职院审计部门除了独立履行监督职能外,与其他兄弟部门一样,更多的是要发挥服务作用。服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规范的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以避免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进而保证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应该制定各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绕开突击式的集中审计,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效结合。其次,成立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小组,召开经济责任审计布置会议,制定项目方案,对实施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向学校决策层汇报。再次,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坚持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各项法律法规、财经制度为准绳,对各审计项目严格按审计工作流程操作,分清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公正地作出审计评价。
3.和谐审计,创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氛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审计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和纠正错误,调查、取证只是工作的手段。审计人员应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提高他们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理性认知,消除抵触心理,转变观念,走出“谁有问题才审谁”的思维误区,增强工作信心。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从财务审计入手,财务信息如果反映不全面、不真实,就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不能仅简单地采用“就账论账”的传统方法查账,还要与纪委、组织部门的信访举报、干部考核等相结合,全面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深入调查可疑事项,事实求是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征求审计对象的意见,允许其对有关事项说明,尊重其提出修改建议的权利,最终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4.因地制宜,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高职院审计部门也应当按规定遵照执行,要求审计对象就经济责任审计资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这也是正确界定审计人员责任与审计对象责任的方式。审计对象应端正态度,严肃对待,认清责任,配合审计部门提供相应审计材料。审计部门在承诺的基础上,通过将调查采集信息与审计对象承诺后信息相对比,通过筛选,找出审计重点,充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
5.公开结果,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高职院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采用的都是“先离后审”,“先离后审”便于工作的自然衔接,不至于造成管理上的脱节。但“先离后审”耽误审计时间,有些问题与前任领导沟通后还需再与现任领导协调。推行审计结果的公开,可以加强公开透明的力度,及时划清前任领导与后任领导的责任,促进各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得到有效的整改与落实。审计结果公开后还要重视结果的利用,应当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学校要对审计结果和建议进行研究,按照制度作出奖惩决定,并把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个人档案永久保存,作为在干部提拔、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公开审计结果,全校师生对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有所了解。只有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最大限度置于广大教职工监督之下,审计监督才能真正成为遏制各项违法乱纪行为的威慑力量。
6.完善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广、时间长、任务重,审计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审计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一步充实审计力量,培养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兼备的审计人才。在任务集中、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可以部分委托社会机构进行审计,或者邀请校外专业人员临时参与进来,节约审计时间。审计部门应把对审计队伍建设写入到部门工作计划中去,在思想上教育审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自觉履行监督职责,当好维护财经秩序的审计尖兵。在业务上用最新的财务、审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配合默契的审计队伍。
作者:鲁忆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矩阵分析法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 下一篇:高速公路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