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在能源工作中的意义

时间:2022-01-13 10:05:15

导语:计量技术在能源工作中的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量技术在能源工作中的意义

一、立足协作

计量器具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计量数据管理上,无疑会与数据的使用和监管部门产生职权交叉。以广西为例,目前节能减排的主管部门是工信委和发改委。在政府对节能工作大力推进下,一些职能机构和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或技术机构,在节能减排方面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存在多条扶持政策和资金渠道。目前从广西来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发改委都在组建自己的能源监控网络系统,而交通、住建、电网公司等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能源监控系统,这些部门既有足够的建设资金,又有便利的工作来源,而且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和扶持各种节能减排项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投入的单位,企业是受益的对象。而质监系统一直是通过监管来服务企业,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看,监管部门发展得越好收入越多,企业的负担越重。所以企业的接受意愿可想而知。对于节能减排工作来说,由于计量技术机构在管理职权上并非行政主管部门,介入能源计量数据的使用,强行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难度相当大,而且会引起其他已经实际介入的部门的排斥和抵触。长期以来,计量技术机构的生存对行政母体的依赖性很强,在这种局面下,要能够持续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就必须有自我造血功能。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必须两条腿走路,改变原来的发展观念,不能仅依赖于行政主管部门的扶持,还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实力,牢牢抓住能源计量器具这个重点,以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抓手,从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计量相关服务出发,赢得企业的支持。强制性国标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已经实施,所以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是国家城市能源中心工作最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本文提出的思路是立足本职,发挥计量检测的技术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配合能源主管部门的能源管理政策,为政府把关。

二、立足服务

如何获得基层第一线及时、准确、可靠和一致的能源计量数据信息;如何避免能源计量器具的漏检;如何合理地调度能源计量检定资源和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如何充分发挥全系统整合的优势,提高耗能企业的受检率,省级和各个地市的众多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建立灵活、敏捷的应变和监管能力,并能迅速、主动响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发展的潮流,在这种局面下,建设能源计量器具电子监管信息平台无疑是城市能源计量中心能够立足的重要保障。架设和构建能源计量器具电子监管信息平台,首先可以给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提供最直接的计量器具管理信息,可以提供耗能计量器具的合法性证据,而无需介入能源数据的使用和用能状况的评估,当然数据的采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次,对整顿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市场和规范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行为提供有力保障。这个能源计量器具信息平台可以为所有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全符合计量技术机构的定位,规范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行为,树立了质监部门的威信,这也是解决目前计量技术机构面对政策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国家出台有关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发改委对节能服务公司节能量的奖励政策;工信委对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投入的资金扶持;财政厅对中小企业节能项目的支持;税务机关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免税政策和对节能业主营业税的减免政策;科技厅对节能项目的科技开发项目的优先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评估和项目验收都需要技术性很强的计量检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直接为有关行政职能部门提供在线查询服务,一方面方便满足质监部门的监管工作,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更加真实可靠。这是保障能源计量基础数据来源合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能源审计活动、能源管理体系活动、认证认可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查询服务,实现企业与节能减排主管部门信息的相互传递,拓展了计量技术机构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的模式。这不仅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其他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做好了准备。在减轻企业单独建立计量管理系统的负担的同时,也为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效测评,用能产品能效评价,以及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建立了有效途径。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一些项目的现场能耗检测,以及包括水平衡在内的能源计量工作、用能产品检测(根据上级抽检要求)、节能标准制定等对企业有益的服务性工作。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大有可为,在技术上不仅涉及耗能计量器具的在线检测,还涉及排放的在线检测,这些都是与计量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计量技术机构不可推卸的职责所在。总之,能源计量对计量技术机构,对于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来说任重道远。只有把中心建设定位在节能减排技术性支撑服务机构的基础上,纳入政府的管理工作,才能长效、可持续地服务于节能减排工作。

作者:冯可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