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饰审美特征与文化解读

时间:2022-11-20 09:12:52

导语:建筑门饰审美特征与文化解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门饰审美特征与文化解读

摘要:建筑门饰“铺首衔环”的图案题材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凭借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图案和构件功能,传达了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心驰神往。其以“读”传神、以“兴”传神、以形达意的特征,表达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美学思想。本文对建筑门饰“铺首衔环”的审美特征文化解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铺首衔环”;建筑门饰;文化解读;审美特征

装饰艺术和建筑构件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就是图案,建筑门饰“铺首衔环”具有典型的图案特征。它渗透了以神写形、以形达意、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造型艺术的情与神会,形与意合。自汉代以来,艺术家们在继承“铺首衔环”图案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写实元素,改变了过去仅仅利用抽象的符号表现图案的形式。通过大胆创新,充分结合想象力和直觉,形成了建筑门饰“铺首衔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1“铺首衔环”图案的审美特征

“铺首衔环”是典型的对传统图案的继承,主要是采用回旋对称的格式,通过运用庄重而安定的弧线,以抽象化和象征化的手法,带给人一种神秘、勇猛之感,拥有浓厚的宗教内涵。“铺首衔环”并不是单独存在,艺术家加入了新的写实形象,抽象美化传统的图案,通过巧妙地组合白虎、神鸟、人物、楼阁和亭台等建筑物,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图案组合形式。例如,“铺首衔环•朱雀”“铺首衔环•白虎”等,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图案形象更加威严、神秘。通过捕捉人、鸟、鱼、兽等自然形象,将人的想象和理念赋予其中。审美并非摹写自然属性,而是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自然万物,进而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和形象。它的两个显著的审美特征,就是以“兴”转神、以“读”传神。1.1以“读”传神。内容与感悟,是可“读”的图案形象的核心。要求有丰富的画面、饱满的构图,同时图案内容要具备故事性,整个画面充满了人物形象、植物和动物,强调的是一种享受、顿悟和体验等。这一点密切关联我国古代画所讲求的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例如,天体星宿图案中的佳作,就是汉画像铺首衔环中的“铜龟蛇铺首鸣”图案。图案中几何图形非常清晰,有阳鸟的头、翅、尾。既遥相呼应后面的圆月,同时又表现出了规整的对称。几个圆前后呼应出现节奏变化,动感极强,又表现得洒脱和飘逸。以升腾的石气相托作为背景,石烟缭绕、繁星灿烂、日月交替,表现出一种壮美的景观形象。诠释了汉人美好的精神寄托以及追求永恒、认识自然的观念,带给人一种无限之感。1.2以“兴”转神。“铺首衔环”图案中的“兴”,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典故的运用。汉代神仙信仰非常浓郁,诸多画像石的主题,就是升仙和表现仙界。比兴作为艺术表现方式一直受到重视,带着这种审美取向,以诗性的心灵来观照禽、鱼、草、木的大千世界,是“铺首衔环”图案的主要审美。艺术家们借助感性形象,表达自身的创意。同时,还有大量的祥瑞图案在“铺首衔环”中出现,它们或画或雕或镂,以字形、字义为原型,体现了直读命题的语言学现象。古人同样以“同音互训”的方法对经典命题进行注释,并且在铺首艺术中不自觉地进行嫁接。利用某些事物与吉祥词语同音或谐音而创造出很多装饰性的祥瑞图案,如“瓶”与“平”、“橘”与“吉”、“鹿”与“禄”、“蝠”与“福”等。铺首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动植物和日常器物本身。同时,通过选取典型装饰图案,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情操和德守。例如,牡丹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竹子象征着人的高尚气节,梅花、松柏又象征着君子清高的品格等。

2“铺首衔环”图案的文化解读

建筑门饰“铺首衔环”的图案,诠释了一种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是对历史情节的体现。最初的建筑艺术可以溯源到人类定居,铺首实际上是神人兽面纹的组合,神人图像用山字形的高冠代表,史前时期的兽面纹用兽面表现。而铺首所衔之环,则是对史前陪葬和祭祀文化进行了继承。汉画像石上刻饰的“铺首衔环”图像,有机地组合了具有某些特异功能的神兽和巫师一类的神人。首先,汉画像中“铺首衔环”具有非常夸张的形象,尺度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门饰。主要为逝者营造一个冥界的形象化天地,突出了宗教的意义,体现了汉代丧葬文化的特征。其次,所有的“铺首衔环”上方都配有朱雀,多与“四神”结合,主要是为了结合宗教含义,形成整体的丧葬环境。同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建筑门饰“铺首衔环”的图案中,带有神秘的图腾文化色彩,通常采用拟物的手法展现民众对宗教灵物的崇拜。

3结语

建筑门饰“铺首衔环”,通过以形传神、以形达意的方法,表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欣赏与文化特征。其审美与文化特征的多重性,决定了无形的“符号”文化和有形的“实物”美学,它密切关联整个古代文化的思维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程子函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常艳.论铺首衔环纹饰形成的外来因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

[2]金爱秀.试论铺首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3]刘晗露,赵耀.岁月的叩响——铺首衔环[J].南方文物,2008(02).

[4]赵赟.铺首浅谈[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5]孙长初.汉画像石“铺首衔环”图像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