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时间:2022-02-01 11:11:22

导语:人文理念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文理念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摘要】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从“邯郸学步”到现在的渐成体系在经历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阐述了人文理念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从培养兴趣、培养个性、提升审美层次、丰富知识结构、营造人文氛围五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人文理念的融入是中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理念

一、人文理念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1、人文理念的内涵

谈到人文理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文?人文实质就是指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文化,从人类自身角度出发去思考客观世界或现象的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正如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颠覆了“地心说”的传统观念,英国哲学家洛克用其撰写的《政府论》打破了“君权神授”的桎梏,建立了“个人本位论”的伟大学说。该学说的部分观点认为,教育要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使人得到自由发展。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人文理念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培养出艺术设计从业者存在着知识面窄、审美力差等问题。随着社会对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迫在眉睫,而人文理念恰好能够弥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人文理念的融入。

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塑造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达到的发展程度或拥有的综合品质。人文素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对艺术设计人才的人文素质的塑造,不仅仅会改变一个人本身,还会改变他的艺术设计创作风格,甚至改变他的未来。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很多学生在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前并不了解这个专业,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按照家长的意愿而来,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就业机会多而来,还有的人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因为文化课不理想迫不得已而来。这些对艺术设计缺乏兴趣或天赋的同学,往往都缺乏学习动力和乐趣,毕业后走入社会时常常面临失业或者转行的窘境。因此,培养兴趣在提高艺术设计人才人文素质中首当其冲。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平面构成》这门课程时,不仅让学生看到《平面构成》课程知识能够构成各种漂亮图案,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还要给他们看康定斯基等人的作品,让他们知道平面构成在绘画和艺术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实际上,艺术设计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专业,但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传统呆板是无法吸引学生注意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引入课堂授课中以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采用图片、文字、声音等课件演示方式,多采用具有互动性质、甚至是带有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个性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成为你自己!兴趣的产生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该塑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并把个性带到艺术设计风格中去。那么什么是个性呢?个性就是个别性,就是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名字一样。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个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非常重要。艺术设计这样一个专业需要个性,当个性产生了,作品就多变了,或是张扬,或是含蓄,亦或是色彩强烈等等,独具特色的作品会吸引别人,会让别人注意到你的作品,会让别人承认你的价值。那么个性从何而来?显然要从艺术设计教育入手,杜绝学生作品相似度高或者抄袭的现象,采取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多去鼓励学生去做一些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设计,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样的图片、文字可以出现不同的排列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提升审美层次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审美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创造美与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重要目标。所以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人类情感的最直接体现。“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那么什么是美呢?美一般是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事物。而审美指的是领会事物的美。作为艺术设计的学生,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其一,在艺术设计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去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其对美的洞察力。其二,要鼓励学生多去欣赏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能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冲动。其三,审美能力是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的,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激励学生多去提出问题,并且多多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创造自己的作品。

4、丰富知识结构

没有登过山峰之巅,就无法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没有遨游于大海之上,就无法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纵马于草原之上,就无法享受策马奔腾的自由洒脱。同样,没有丰富知识结构的艺术设计从业者,也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界。那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得知识呢?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艺术设计学生所需要掌握得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是应该博览群书,集百家之长于一身,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得艺术作品。然而,现实情况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考以前都是绘画能力比较强,并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在后续得艺术设计教育中又只是注重素描、色彩等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其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艺术设计创作上颇受局限,作品往往缺少内涵和文化积淀。因此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老师应该多做学习上的引导,尤其应该学习历史、文化等对设计大有裨益的相关知识,甚至可以了解一些宗教、迷信等可以提炼为艺术设计所用的极端内容。“存在即使合理的”,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杂,在做艺术设计创作时就越会有的放矢。

5、营造人文氛围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每个人,良好的人文氛围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僵化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教师应该与学生多多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念,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如按组来讨论学习),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学习的氛围。例如:采风就是一个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增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协作的契机,并且还能走入大自然,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正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人文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2000.

[2]盖尔哈特•马蒂亚斯.看上去很壮观,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N].美术报,2006.5.

作者:唐帆 单位:黑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