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时代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2-11-24 04:08:10

导语:数码时代艺术设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数码时代艺术设计论文

一、由技入道还是由道而技

不可否认,电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左半脑,也使得人们的视觉资讯由单一走向多元,世界由此更加丰富多彩。但同时,人们对电脑的过分依赖,使思维缺乏创新,更趋功利性。从近几年的学生课程作业来看,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教师指出学生某个设计不足时,学生就会以计算机的配置不好、打印机的色彩分辨率有问题等来申辩,在设计的程序上连草图也懒得画,不喜欢开动脑筋,只想从数据库、材料库里东拼西揍来敷衍老师,自己的创意越来越少,只是一味地追逐画面的电脑化效果,追逐华而不实的艺术风格。更有甚者信手拈来一幅图片,排几个字体,便完成了设计,使设计艺术创作变成简单加减法的工业生产。同样,在很多国际间院校的设计交流中,我们的学生通常都只落得一个电脑应用水平超乎想象的赞叹。这就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了。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有一种技术至上的论调颇为流行。该论调的主要观点就是:所谓电脑艺术设计,其核心在于以信息技术、数码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对传统艺术设计的一种冲击与改造,因而掌握最新科技已经成为当前设计师的首要任务。作为沟通艺术与科学、技术与生活的重要桥梁,设计活动当然不能忽视新技术的发展,但是过分夸大科技的作用,却是相当危险的。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是由技入道还是由道而技?中国当代设计之所以难以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反响、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念的、创意的、文化思考的层面,而绝非技术因素使然。我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技必先利其器,电脑作为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它就只能起到辅助工具的作用,无限的拔高它的地位,于艺术设计而言,完全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想法。艺术设计重在创意,艺术设计教育是理念的教育,而非技巧的教育。如果仅凭着有限的一技之长而轻视观念的更新、创造思维的训练,这不能不让人产生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忧虑,也不能不让人觉得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黔驴技穷、误入歧途的联想与担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中,要切实作好防止由技入道,提倡设计以理念为先、技术为辅的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教育

以人为本这个词,在当今工业社会已经被人们用滥了。这让人不能不深究其原因:在大工业化的社会中,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值,极尽可能支配占领自然资源。教育在这个时代必然重视技能的传授训练,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追求技术发展速度和完美性,崇尚功能的巨大作用,形成物化和思维物化,为达到目的不惜代价,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以传授技术为目的,以功利性的技术传授体现其价值,强化了外部对教育的工具化需求,结果造就一大批没有自己思想的工具人。愈来愈功利的心态和冷漠、理性教育模式,开始离人性精神越走越远,盲目地扩招、批量化、格式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规格使学生成了“产品”,学校成了“人才工厂”。这种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性给设计教育今后带来的可能后果,确实值得深思。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的所在,我们不得不呼吁教育的人性化回归。我们今天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教育,关键一点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要给其营造好创新的环境气氛,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满足其用于创作的各种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诱导、对话、讨论、讲评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如家庭出生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影响到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民俗习惯、信仰宗旨以至生理上的发育程度、智商、悟性及心理的承受能力等等。但每一个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在教学中毫不考虑这些差异,采用千篇一律“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势必抹杀个性。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本该人文气息很浓的艺术设计在这种教育下蜕变为一个张牙舞爪的、没有任何生气的工业社会的附属品,同时也造就了大批千人一面的设计师。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杜甫有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艺术设计创作中,同样需要这种气质,这就要求设计师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不少的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同时是一个多专业的综合性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往往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无庸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教育极注重对人的尊重,重视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在这一点上,艺术设计教育还做得远远不够,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盲目扩招,使得这一点的不足尤为突出。试想,没有足够的导师,谈何因材施教,能穷于应付教学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当今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多过学,填鸭式的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对艺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社会呼声与时代趋势,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是时候走出作茧自缚的象牙塔了。纵观当今国内几家办得风风火火的艺术设计院校,几乎是没有只重理论教育的。学生是未来的设计师,脱离发展中的社会,充其量也是闭门造车而已。

当今社会是个一日千里的社会。各种设计理念的碰撞,对艺术设计的发展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置身事外的教学,永远慢潮流一拍甚至更多。缺乏与外界的沟通,造就出来的设计师的思想难免因循守旧、保守呆板。一线设计大师最大的优势在于,在第一时间内,与世界顶级设计师们享受同样的信息资源。各种媒体、杂志、互联网、论坛、讲座、展览……每分每秒提供着迅即的信息。模仿是学习的一个过程,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被模仿的对象依旧停留在已经被潮流抛在背后的事物上,这样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综合性的艺术人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数字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刻,每个学校都必须有积极的应对策略,适当地将电脑科技引导于艺术设计中,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平稳地行驶在数字高速公路上。

作者:温静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