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在先进文化建设中作用论文
时间:2022-01-31 02:28:00
导语:艺术设计在先进文化建设中作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艺术设计的审美性促进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养成
审美性是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标志。艺术思维是最接近完美的思维,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艺术设计活动本身的审美属性,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其特有的审美性,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共鸣,要积极发挥艺术设计的普遍审美性对大众的引导作用,通过美的艺术熏陶,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社会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样充满真善美的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可以感染成年人,还可以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用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艺术形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艺术设计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这也是我国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更易为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接受。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风尚随之受到冲击与考验。一部分人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精神上趋向于浅薄、颓废。但也有人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转向更高的精神生活追求。正是因为艺术设计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艺术设计所倡导的绿色设计、人文设计、国际化设计、民族化设计等,会对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艺术设计追求美的内在精神价值,不仅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充实和丰富,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更加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态度,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意识形态,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二、艺术设计的双重属性提高了人的精神毕活质量
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的,从其诞生就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提出了“艺术生产”这一概念。其目的,就是把精神或艺术也作为一种产品放到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工艺流程中去考虑。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首先,生产艺术产品需要生产者付出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因而是劳动的产品;其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设计作品需求者通过交换获得艺术品的消费权,艺术设计作品生产者则通过交换实现其产品价值,这种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物,当然属于商品。还有,艺术设计作品生产出来是供人们使用的物质生活需求与精神生活欣赏的满足,这种艺术设计作品中凝结着生产者的抽象劳动,因而也具有价值。由于艺术设计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不同,使其物质与精神的属性并不是等量的,而存在一定的偏差。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以后,便产生了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物质的需要,另一种是包括美的需要在内的精神需求。尽管作为不同社会时期的人,在任何生产中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但是物质生产从一开始所追求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则是其附属价值。而艺术设计产品则有根本的不同,作为美的创造思维的成果,集中了一切美的高级意识形态的艺术品,其目的是在精神上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从美的陶冶和净化中得到特殊的愉悦,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从远古到现在,虽然时代变迁,然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作品揭示了人类的生存、衍变和发展的无限奥秘,艺术设计作为特殊的生产活动义不容辞地担当重任。社会在发展,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也要有大的发展。因此,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水平,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艺术设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提高国民精神境界和素质,打造民族品牌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三、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内容
艺术设计是创造性的生产活动,是为社会和市场服务的综合性活动,被誉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这种趋于完美的创造性思维应用于人类的实践,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不断拓展先进文化内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谓设计,是指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可见,艺术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现代艺术设计不仅为人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方便的使用工具,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交流,加速社会整体前进的步伐。人类文明中最具有创造力的方式方法当属艺术设计,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有目共睹。譬如,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展出最新的技术发明成果和艺术创新作品,并成为人类新思潮的发源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国家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民族活力也在于创新。重视艺术设计的创造性对创新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总理及相关国务院领导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呈送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上作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批示,以及党的十七大指出文化实践可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方面可以看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因此,艺术设计创作应挖掘先进的意识形态,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艺术作品,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运用高新技术创新艺术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丰富文化的内容。增强国际竞争力,培育新的文化艺术业态,建立更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先进文化引导创新型社会健康发展。
四、艺术设计的传承性保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艺术设计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每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艺术,成为该民族的精神瑰宝,并在不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艺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艺术为源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艺术的总称。传统艺术是相对艺术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艺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艺术文化遗产,它不仅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历史的积淀,不断丰富并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现代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人曾对传统艺术不屑一顾。认为传统艺术落后于现代艺术,从而认为讲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其实是将传统艺术与古代艺术相混淆。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进程中,传统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民族特点即中国特色艺术就会与现代艺术脱节,丧失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财富。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一旦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艺术设计也是如此。回顾中外艺术设计精品中,没有哪一种艺术是单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民族艺术的必由之路。譬如,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击缶表演,表演者身穿的盔甲和演奏的乐器虽然是中国几千年前的,而表演的形式却采用现代构成手法,配合现代数码技术,给世界奉献出富有震撼力的、符合时代审美的视听大餐。正是艺术设计的这种传承性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才使得当今世界的艺术形式如此丰富而且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拥有深邃的艺术文化渊源。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成为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素材库,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艺术设计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本民族魅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民族艺术组成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全面认识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的设计作品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精神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艺术设计师应抓住机遇,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开创中国艺术设计风格,树立中国民族品牌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譬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统一形象设计,不仅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美绝伦的“中国印”会徽设计、“金镶玉”奖牌设计、“祥云”火炬设计、“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场馆设计等中国元素的吉祥物设计、和谐社会的广告宣传设计等,从各个方面向世界展现出繁荣富强、科技发达的人文中国形象。实践证明,研究、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设计,有利于弘扬民族艺术,为先进文化的内涵积蓄养分,坚持先进文化导向的艺术设计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特性和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思考,对艺术设计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艺术设计先进文化和谐社会
- 上一篇: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论文
-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