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6 08:04:00
导语:艺术设计教育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我们悄然进入21世纪,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全面改观,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方法、专业设置也因此发生变化。设计专业的设置及构架应寻找适合市场需求与时代同步的新途径和新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设计教育规模却是全球第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包括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有720所,期中,600多所是设计类院校,仅湖南省55所高校就有54所招收设计类学生。但设计在我国仍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它不仅要发展和巩固已有的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如:院校之间雷同的学科体系,雷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以及扩展和延伸新的专业方向。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这是目前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而且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给中国设计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与世界设计教育接轨,并保持独立性和民族化内涵,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是我们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各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纵观当前中国各设计院校学科的设置,无非是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服装、染织、陶瓷、装饰、展示等。设计院校开设之初都在模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科设置。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经济生产领域的拓展,各院校间的学科设置在广度上已不能满足今天社会的需求,各院校间学科的雷同设置导致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高校不能培养,另一方面雷同的专业和近期大规模扩招已制造了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产生许多无谓的竞争和人才浪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次。如读书、看报要求靓丽的版式设计。具调查,全国的报社、出版社、杂志社面对强大的同行竞争,都希翼通过改造版面、版式、字体、图形的编排上来吸引读者,以达到售卖目的。因中国出版业在以往并不注意书报的版式设计,院校里还没有开设版式设计的科、系。而面对中国庞大的出版、杂志、报刊行业来说又是急需的。现今这是一个缺口,各报社已从业的版式设计人员都是美术或别的设计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后开始学习,摸索完成工作的。但要使我国书、报的版式设计真正普遍达到发达国家的书报版式那样水平,还需要高校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来提升这一领域,满足行业的要求。有人可能会说在装潢基础、书籍装帧中有关于字体排版和版式设计的训练,但从今天报业、书刊出版业来看这部分毕业生的专业重心和报刊所需要的版式设计有很明显的不同,并且离社会的需求远远不够。
随着生活的丰富,年轻人鞋、帽、小饰物的个性化追求,目前的中国设计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据调查,全国数量众多的鞋厂、帽厂目前专门的设计人员很少,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设计人员,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就更少,这种状况适应不了市场快节奏的变化,企业在呼唤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舞台。
美容、美发行业在全国已经风起云涌,到处都可看到美容院、美发中心,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审美的要求,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全国也到处都是美容、美发的培训学校。但他们仅仅注重技能方面的培训。没有把美容、美发纳入学科建设,上升到艺术设计专业来构架。也只有培养专业的人才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使美容、美发行业真正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还有玩具设计专业目前在国内设计院校的学科设置中也是一项急需人才的学科。等等。
也只有高校的办学思路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创建社会真正需要的学科。根据教育部对21世纪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于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专业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拓宽专业的口径,寻找新的切入点,学校之间应各具特色,按地域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创建特色学科,这也是设计院校的自身生存、增强竞争力和巨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创建富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从现行我国的设计教学体系来看,从70年代末引进的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基本沿用至今,三大构成一统天下,渗透至各个专业,这种设计教学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状态,它的特长是几何形体的构成训练,忽视具象造型设计,培养理性的、机械的、冷酷的、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它所提倡的审美标准和造型原则,已成为设计史上曾经闪烁的昨夜星辰。在这种设计教学的趋动下,标志设计泛滥着不知所云的拉丁字母缩写和雷同的几何图形,工业产品造型功能至上,随同缺乏人性的几何体块,充斥图纸和课堂。环境艺术设计推崇“少即是多”,“形式服从功能”的准则,全国各地重复着千人一面的“火柴盒子”和玻璃幕墙,使城市建筑和环境丧失了应有的特色,致使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的城市后到处找过去留下的旧房子参观。而对目前中国建筑处处相同的景观却使人觉得乏味。中国大陆设计师在戛纳国际广告节上的全军覆没,我们是不是要从高校设计教育这一摇篮来思考一下我们与世界的差距!
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设计界的新思维、新流派为我所用。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以及教学内容应与企业对设计师的具体要求衔接。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我们尽快赶上世界的发展。
以美国工业设计为例,美国工业设计协会(IDSA)1998年面向全美的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部门等工业设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就业市场对工业设计教育的要求。问卷就工业设计本科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列举了26个项目,要求对重要性做出评估。排名前10位的项目有:1、创造性的解决问题2、概念草图3、口头及书面的表达4、材料与生产工艺5、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6、多学科交流7、概念模型制作8、企业实习9、设计理论10、数理知识。
这些调查结果是美国多所院校调整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目标和相应课程体系的重要参照资料。我国设计院校也可从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确定各类专业的具体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就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保证。
我们仍以美国1999年的一项调查来做参照。这项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曾上过的最好的设计课和学校应当开设的课程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75名具有3——30年经验的设计师,他们都是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该问题的回答如下:相互合作经验;研究方法论;企业关系;工业设计史;参加设计会议;参加企业主办赞助的设计计划;实习;与人的交流(图形、口头、笔头);设计管理。
从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了解社会的需求,安排高校的课程才是高校能行之有效的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唯一的途径。在欧洲由于设计教育的成熟发展,学生可以跨学校、跨国选择课程。促使高校必须创办有特色的、实用的、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在我国设计教育目前还只是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在进入WTO后我国设计院校要同发达国家的设计院校展开竞争。必须早日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吸引学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优秀的设计人才。
但我们又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设计教学模式。因为国情、人文和所具备的条件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只能在借鉴发达国家设计教育办学模式的同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模式,并且应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因地制宜,每所学校都办出自己的特色。
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如德国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传统,战后德国的设计在短短几十年间有很大的发展,一批设计教育家在乌尔姆市建立了乌尔姆市设计学院,通过学院进行理性主义教育,培养出新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促进德国总体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理性设计的原则,与企业联系,发展出系统设计方法,形成所谓“乌尔姆哲学”,形成德国设计的理性风格,主张设计的理性和功能特点。
再如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现代设计的国家之一,1918年荷兰出现“风格派”运动是世界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对与全世界的现代设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荷兰经济高度发达,领土狭窄,人口众多,这个国家具有非常悠久的设计传统,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位和素养,荷兰人对设计的细节具有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加关注的态度。
因为领土狭窄,所有荷兰城市、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这种竞争意识造成的结果并不是互相抄袭,而是不同的发展。荷兰的设计教育有两所最主要的设计学校,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所是德夫特技术学院。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立足与荷兰现代主义风格的平面设计教育,具有荷兰最好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集中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对于解决问题这个原则基础上的设计课程。启发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思维,使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德夫特技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具有世界上各个设计学院中最多的教员,一方面继承了荷兰风格派的传统,另一方面则继承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广泛传统,形成更加国际化的教育体系。而荷兰其他城市的设计学校则具有比较轻松和具有当代特色的设计风格。这种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教育,是荷兰的一个特点,荷兰的设计基本是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荷兰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市政单位对于本市的设计非常重视,从项目上,资金上往往给予支援,比如这个城市的博物馆设计项目、歌剧院海报、市政重大活动、旅游项目等等,都尽量给本地设计师设计,从而促进了以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也形成了荷兰各个市之间不同的流派。
再如意大利的设计教育是集中在米兰的米兰理工学院建筑系。大部分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与重要的企业有密切关系,企业资助设计,资助设计竞赛和展览,提供设计机会给设计家,促进了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日本后来居上,广泛吸收各个国家的设计教育体系的长处,建成以美国体系为中心,欧洲体系为辅助的,自己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
设计教育与其他任何学科的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模式。不但没有世界统一的模式。而且即使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模式也不尽相同。这种没有统一模式的状况。使不少人感到困惑。其实,却正反映了设计本身的特点。因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而这两个因素都因国、因地区而有很大区别,国与国不同,地区与地区不同,因此社会状况也不同,加上设计范围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对于这种复杂的对象,没有可能形成国际或中国统一的设计教育体系,因而,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应付市场的变化,随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之中。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三.设计院校的课程应紧密和社会实践想结合
当前,设计院校的设计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绝大部分院系(专业)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学生设计制作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和得到有效的训练。虽然允许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鼓励开发思维,允许学生制作一些文化性、想象性思维的课题。但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而现今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如设计分析、材料及预算、工艺流程、现场施工、分色出片、印刷流程等几乎全然不知,学生毕业后感到不能及时进入角色,有许多是工作中必需的但在学校里没有得到训练和学习的知识,使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沦为一种“预备级”的层次,难以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使设计教育处于一种培养半成品的结果。这种层次的设计教育面对中国高度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迫切需求是十分不尽人意的。高校应是设计流派的和设计风尚的倡导之地;设计教育应担负起建立中国新经济发展中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面对市场需求,面向市场,及社会所需,急时的改善和提高。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创建实习基地。有条件的高校应自办企业或和企业合作办学。既为学生创建了实践基地,也可了解企业的要求和动向,使学生有条件去工厂、车间了解和操作设计的整个过程,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学习。
还应注重学生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口头和视觉形象的表达,训练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设计离不开与人的交流,唯有清晰的表达设计的构想和意图,才能获得认同,让别人接受你的设计。
可喜的是,一些院校对设计教学实践已给予了重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校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议,这是学生与设计实践工作者交流和了解设计的最新动态的一条捷径,学校还不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尽可能增加与企业的合作。赞成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设计的课题直接来自企业,这既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有助于企业训练、选拔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
是否能具有独立执行设计业务的能力作为设计院校毕业生是否合格的评判标准。只有高校努力使学生在校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结合、实题真作、增加锻炼机会,增强学生能力。设计院校才能培养出时代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现代设计教育在中国大陆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历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设计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只有在磨练中创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设计师,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54页
[2]田少煦.关于艺术设计教育中时代特征及民族性的思考.包装与设计,1998,668页
- 上一篇:工会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 下一篇:工会党建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