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电价的经济效应及优化设计

时间:2022-01-25 11:20:57

导语:略谈电价的经济效应及优化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略谈电价的经济效应及优化设计

一、两部制电价经济效应与国际实践

(一)两部制电价的经济效应电力的经济技术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的固定成本巨大,造成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如果按照竞争市场边际成本的最优定价原则定价,电力企业将无法顺利收回投资,电力可靠供应将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设计科学的电价机制来保证电力投资方获得合理回报,为持续的长期投资提供激励。豪泰林(1938)提出,边际成本定价产生的亏损可以由政府补贴,从而实现边际成本定价的效率。实践中,一些国家甚至直接采用国有企业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各国的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政府补贴或国有企业制度会形成巨大的政府财政压力和严重的生产低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解决电力投资激励问题,如何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合理分担供电成本,成为各国电力价格机制设计的核心问题。传统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定价方法有垄断统一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这两个定价方法均属于单一定价制度范畴。以垄断统一定价法制定的电价可以使电力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对电力企业有利但对消费者不利。以平均成本定价法制定的电价可以在保证电力企业收支平衡的同时较好地弥补企业电力成本。在执行单一定价制度时,一般以总成本为基础,以保证用电的公平性,但是电力收费是根据用电量来计算的,由于电力价格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成本,企业会将成本综合在一起集中计算,并通过销售电价将这些成本分摊到消费者身上。此时,企业有虚报成本来获得利益的激励,缺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动力。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的成本包括生产、输配环节中的固定资产投资、辅助服务投资、企业经营活动中燃料、人员工资的支出等。其中生产、输配环节中的投资与损耗和辅助服务投资属于固定成本,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燃料、人员工资的支出则属于变动成本。在电力行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会对企业长期经营有所影响。首先,固定成本需要高投资,会产生沉底成本,且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具有长期风险性,因此,固定成本能否及时收回是企业持续健康运作的关键。其次,经营活动中,原材料、工资等变动成本会随着物价涨跌而具有动态性,具有短期风险性,其价格变动会对电力供需产生深刻影响。这两个因素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时期是不同的,如果不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清楚,只是以总成本来衡量,那么短期风险对长期风险也会造成影响,单一定价就具有这样的风险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两部制电价或多部制电价可以清晰地实现成本分类。两部制电价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容量电价,即固定费用部分,通过向用户征收固定费用来收回电力供应的固定成本;二是电量电价,即使用费用部分,按用户使用电量进行收费并收回变动成本。两部制电价用固定费用来弥补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定价所造成的亏损(即企业的长期投资成本),使得电力企业能够持续地经营下去,解决了企业的长期风险。电量电价在动态中合理收取的费用,可以避免短期风险。因此,两部制电价不仅可以保证电力企业收回成本,激励电力企业投资,且企业成本的厘清有利于政府进行有效监管,有利于电力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三部制电价则是把固定费用分成了两部分,由基本服务费、容量电价构成,其价格能够更好地反映成本结构,在有效收回固定成本和厘清成本构成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两部制电价,但它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要求更高。(二)两部制电价的国际经验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电力行业采用了两部制电价或多部制电价机制,其中美国主要实行的是三部制电价,法国、日本等国家多采用两部制电价(具体情况见表1)。———美国模式。美国实行的是组合式多类电价政策,它将销售电价的用户分为居民用户、工商业用户、照明用电和其他用户。其中居民用户实行两部制电价,而其他三类用户实行三部制电价。居民的两部制电价由月固定费用和电量费用构成,其他三类用户执行的三部制电价是在两部制电价基础上增加了容量电价。月固定费用不以容量价格和电量价格为基础,仅与固定成本相关,用于收回供电企业的营业成本。在实行两部制或三部制电价的同时,美国各州供电公司还会采用不同的辅助性电价政策,多种电价形式灵活运用、合理搭配,对减少高峰负荷、节能节电、降低电力成本发挥了很好的综合效应。———法国模式。法国的电价是以需求为主、电压等级高低为辅,对用户用电进行多类细分,其电价分为蓝色电价、黄色电价和绿色电价三大类,三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不同电价的选择由容量大小决定,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用电类型。法国三大类电价都实行两部制电价,电价结构由年度电费和电量电费构成。按照用户容量、电压等级收取的费用是不同的,且用电时间和容量电价呈同方向变化,和电量电价呈反方向变化。法国电价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用电方式,赋予用户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以鼓励用户合理用电。———日本模式。日本实施两部制电价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的社会福利和促进节能。日本的电价将用户分为商业用户、中压用户、高压用户,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电压设定了不同的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将夏季用电单独列出的主要原因是夏季用电最多,且夏季的电量电价均高于其他季节的电量电价。区分季节对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有一定作用,可以很好地节能。此外,划分电压等级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电压段,而电力公司对不同电压段用户收取不同电价可以促进用户科学、理性用电。上述3个国家实施的电价制度都充分考虑了本国各自的特点,虽然面对的具体用户不同,但在执行两部制或三部制电价时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两部制电价34的实施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大工业电价中,居民和商业用户也适用;二是两部制电价不是单一执行的,都是配合其他电价制度共同使用的,如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节能减排电价等;三是考虑了不同电压等级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必然不同。对基本电价进行分类,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利于电力企业顺利收回成本。

二、中国两部制电价的优化设计

2005年国家发改委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暂行办法》中分别提出对竞争性发电机组实行两部制上网电价和对工商业用户实行两部制销售电价,规定用电设备装接容量在达到100千瓦以上的工商业用户执行两部制电价。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却是将电压容量提高到了规定要求的3倍以上,实施主体也只有大工业。总体来说,我国实行的两部制电价范围极其有限,其中基本电价比重较低,仅占总电费的15%,以此为基础实施的两部制电价对电力企业顺利收回成本、合理分摊成本、引导消费者合理用电效果不明显。现有两部制电价的具体缺陷:一是实施范围过窄。目前只有用电变压容量达到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实行了两部制电价,其他用户都是实行单一电价制度。在考虑耗电主体时不够全面,不能仅仅限定为工业用户。2010年,在全部用电总量中,居民生活用电占比12.22%,工商业用电占比76.75%。因此,如果只是在大工业用户中实行两部制电价,是不能全面解决电力企业顺利收回投资成本问题的。二是制度运用不够灵活,现有两部制电价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动态性因素的影响。如技术革新会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通货膨胀(紧缩)在不同时期会对燃料价格和人员工资造成影响。前者会对容量电价产生影响,后者会对电量电价产生影响等等。三是两部制电价与销售电价之间缺乏统一系统的设计。2002年国家就提出了峰谷电价,2005年提出两部制电价,2010年提出了阶梯电价,但是这些电价制度在具体实施时都是单一存在的,而用户并不能区分哪种形式的电价更加适合自己。因此,需要对两部制电价进行改进,以保证两部制电价的灵活、有效,促进电力行业有效厘清成本、理顺价格。为了解决两部制电价的缺陷问题,笔者设定了一个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假设现有大工业用户两部制收费可以表示为:T=A+pq(1)式(1)中,A表示固定费用,以用电容量负荷来衡量。p表示单位产品电量价格,一般用边际成本价格表示,q表示用户用电量。假设国家对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均实施两部制电价,θ1>θ2>θ2分别表示工业、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用电偏好。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用电都使用两部制电价,此时,需考虑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需求并设定固定收费和用电量单价,因为不同类型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和需求弹性有差异,不能使用相同标准。考虑需求因素,将由A用电容量负荷衡量转变为以用电需求来确定固定费用,因此A可以是销售者最大可能获得用户的剩余,即用Si(p)表示。i表示用户类型,j表示用电的时间段或季节,计价单位为月,季节选择夏季。消费者剩余最大化:max{θiV(q)-pg}(2)其中V(·)对任何类型的消费者用户相同,V(·)为凸函数,令:V(·)=1-(1-q)2/2(3)由(2)一阶导出可得:(4)即:q=Di(p)=1-p/θi(5)将(3)式、(5)式代入(2)式可得:Si(p)=(θi-p)2/2θi(6)考虑消费者类型、价格承受能力和不同使用时间、季节需求量变化等因素,以Si(p)表示i类型用户在x时点所要支付的固定费用,cj是i类型用户在x时点的边际成本;△p是对不同时间的价格调整;qij是i类型用户在j时段的消费量;qix是i类型用户在x时点的最大需求量,qia是i类型用户在x时点的最大供应量,并且令qia为常数;δ是调价因子(>0);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为政府规定的生产效率增长比率,重新建立模型为:(7)其中:Vp=δ(qix-qia)(8)δ=CPI-X(9)由(3)式、(6)式、(7)式、(8)式可得到改进后的两部制电价模型为:(10)公式(10)由三项因子构成:第一项θiq2ij/2表示基本电价,基本电价与用户偏好θi和消费电量qij有关。θi会因为受规模水平、家庭条件、经济变动的影响而变化,进而影响基本电价的收取。由于用户偏好的边际效用递减使得θ动态中对电价进行调节,其实这是电量电价的一部分。首先,根据供需来进行分析。当qix<qia时,供大于求,那么电力企业为了刺激消费,会降低电价,这在峰谷电价中属于低谷时段;当qix>qia时,此时电力供不应求,企业必然会提高电价,这在峰谷电价中属于高峰时段。其次,调价因子CPI-X是实时变动的,因为物价涨跌具有不确定性,生产效率的增长率也要视经济环境而定,这样调价因子就具有动态性。调价因子的变动方向与供求关系同向。当CPI-X是一个负数时,企业必然降价;反之,则会大幅提价。最后,第三项cjqij表示电量电价,即根据使用的电量收取的费用。根据模型分析,在现实中解决两部制电价缺陷方式很多。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的灵活性。制度灵活性的完善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调整。当两者之差为负数时,此时电力供应富余并且可能会闲置,降低电量电价使得电能不被浪费;当两者之差为正时,电力供应紧缺,提高电量电价可以使用户合理用电。二是合理解决电价制度之间的碎片化问题。解决电价制度之间的碎片化问题可以根据两部制电价与各种电价制度的结合情况,灵活设计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即在实行两部制电价时辅助运用多种电价制度,也可以单一地将其和某种电价制度结合运用。近期,我国应该将两部制电价与阶梯式电价等制度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如:在与阶梯电价结合时,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都可以进行分段,对于小用户(居民用户)可以设定较低的容量费和较高的电量费,而对工商业等大用户则正好相反,这样可以保证电力企业在收回投资成本的同时能够将小用户因素考虑在内,并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在实行阶梯式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地区特点,利用峰谷电价制度或季节性电价制度对电量电价的时段进行区分。总体来说,在实践中应用两部制电价改进模型,对保障我国电力的稳定投资、促进电力有效供应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杨健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