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音源设计理念与技巧分析

时间:2022-06-17 08:43:52

导语:民乐音源设计理念与技巧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乐音源设计理念与技巧分析

摘要:随着IT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音乐制作方面的交流也日趋密切,有效融入其他国家的优秀音乐元素进行音乐创作,逐渐成为新时期的主流趋势,不管是游戏音乐领域或影视领域,音乐创作与民族音源不可分割,但从当下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民族音源研发技术并未在全球领域内形成应有的规模。不过近几年,由于市场的推动和IT行业的飞速发展,大批优秀高质的民族音源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中音企业设计的坦克民族音源、DASHSignature公司开发设计的EMMKnagali音源、RA太阳神音源以及KongAudio系列的民族音源等。

关键词:民乐音源;音序编写;编辑技巧;设计理念

1中国IT民乐音源的设计理念

总体来说,IT民乐音源主要以一种程序形式存在,是以计算机设备为载体的虚拟乐器,其设计创作过程中展示了富有特色的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以下五个特点:1.1音色多元化。民乐音源在IT领域的利用,进一步充实了音色概念,传统观念下,主要将音色看作是以下内容“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而在IT民乐当中,无论什么声音均能够作为它的“音色”。与此同时,IT民乐音源音色少则一种,多则多种多样,还有一些IT民乐音源可以直接将一段声音采样当作音色。IT民乐音源中,融入哪几种音色,或选择哪种音色,相关设计者完全可以自由决定,结合音乐设计需要进行适当选择。与传统乐器相比,多元化的音色类型使IT民乐音源能够呈现出更加形象、生动的意境。当传统乐器展现某种现实声音时,例如脚步声、风雨声以及人声等等,所借助的方式是尽可能地运用近似的音色去模仿它们。这样能让具体的声音变得更加抽象,听众多少会遗漏其中一部分原始声音传递出来的信息。而通过IT民乐音源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声音片段直接导入“乐器”,这种表达方式比较直观、具体,能够为广大听众提供与众不同的音乐体验。1.2控制方式高科技化。IT民乐音源具有信息时代的鲜明特征,其中融入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利用任何可以输送数字信息的设备实施全面控制,比如数字钢琴、MIDI控制器、数字小提琴、压力传感器和数字激光传感器等。除此之外,其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将数字信息发送出去,并进行控制,使不同地域的设计者针对同一IT民乐作品进行集体创作。现代化的科技设备进一步增加了IT民乐音源的控制形式,充分丰富了IT民乐音源的表现力。1.3设计过程有机结合化。我国传统民乐音源大多是从能够发出现实声音的乐器开始,随后能够创作出相应的音乐作品,在创作民乐音源过程中,其中的作品构思、声音设计两项工作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IT民乐音源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设计者最终成果,按照作品的真实情况合理挑选声源类型,实施有效的调控措施。IT民乐音源创作中,作品的核心信息,像是旋律、节奏等内容都是以一种数字形式呈现出来的,如此,能够赋予这音符以双重身份,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第一种和传统音乐比较相似,类似于乐谱的存在形式。第二则对计算机中的“乐器”演奏性能进行全面控制,这也是IT民族音源的独有特征。这样使得传统音乐中乐器设计与作品创作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整体。1.4演出形式多样化。由于众多周边设备的参与,所以IT民乐音源在演出形式上表现出一种多样化特征。1.4.1智能化与自动化。演奏者可以先将具体的控制信息输送至计算机设备当中,随后利用计算机设备相关控制程序,操控音乐进行演出。这使得IT民乐音源的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将各种演出必备信息储存进计算机设备,随后的演出过程中只需鼠标、键盘点击操作,便能顺利输出IT民乐音源,圆满完成演出任务。1.4.2互动化。演出过程中,利用多样的数字化设备使IT民乐音源可以进行互动表演,演奏者在舞台上利用数字设备将各种演奏信号输送出去,而凭借接收各种信号,并在准确的时间内进行控制,就可以输出流场的音乐。“规定动作”,即事前排练设计好的动作有序运行的同时,可以结合现场观众实时情绪变化,灵活创造出各种“即兴动作”。通常也是相关“即兴动作”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表现力,赋予IT民乐音源以一种互动性。1.4.3多媒体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状态下,传统音乐在内的多种音乐类型,其最终演出形式逐渐朝着多领域融合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在舞台中看到各种音乐、影像结合的呈现形式,设计者可以将影像作为IT民乐音源的重要部分,融入于演出的过程当中,展现出多媒体化的特点。1.4.4适用性个人化。IT民乐音源其个人化色彩比较突出,相关创作人员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设计,进而强化了“乐器”的针对性。设计过程中的音色控制工作,选择作品的表演形式,利用哪种参数能够实时控制表演流程,等多种问题只有设计人员自己清楚。

2中国IT民乐音源的编辑技术和技巧

我国将乐器的发声原理作为划分乐器类型的根据,主要分为拉奏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四种。在IT领域的MIDI音乐制作之中,作品成功与否在于音源的选择。在中国民乐音源越加多元化的背景下,众多音乐制作者需要用一种开放的胸怀对待,包容和接纳,灵活使用各种新型音色,而MIDI音序的编辑技术和技巧也已经成为音乐品质升华的关键所在。2.1拉奏乐器组的音序编写。在民族管弦乐队的编配当中,拉奏乐器凭借细腻生动的表现技巧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1.1技术选择。现阶段的拉奏乐器音色合成技术主要有四类,分别为调频合成技术、加性合成技术、减性合成技术以及波表合成技术,这些高端的技术带来了丰富且多元化的拉奏乐器音色。然而,通过相关合成技术形成的音色无法将乐器音色特征直观呈现出来,尤其是乐器音色质感。在这种情况下,以采样技术为基础创作出来的拉奏乐器受到制作人的广泛欢迎,其音色备受推崇。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音色开发领域也不断创新,物理建模技术的出现,让IT领域能够制作出更多逼真生动的拉奏乐器音色。采样音乐技术能够将真实乐器的原声录音样本全部储存下来,同时还可以通过MIDI控制器启动,其拥有充足的内存空间,能够保障音乐的流畅传输。比如,当需要加载原声二胡音色时,可以在宿主软件中直接添加MIDI音符,MIDI音符可以有效传输信息,触发二胡原声音色,相关采样音色便可以利用宿主软件内的输出端口将具体的音频数据运输到MIDI制作系统中的输出设备,最终可以听到二胡声音。2.1.2音色技巧。在IT领域的创作音乐时,相同的乐器在不同时间段中的演奏技法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胡独奏音乐创作中,前期也许会用到颤弓音色,但中期会用到滑音技巧,后期还可能会用到拨弦技巧。在音乐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二胡相关演奏技巧开始出现变化,在每次改变二胡的演奏技巧时,要选择不同音色,如此,其操作便呈现出一种繁琐复杂特征,这是以传统音色为基础来说的。新时期发展过程中,音乐合成技术已完全解决了此问题,能够于各个力度层展现不同音色,即在触发相应的力度控制时,便能发出相对应的音色。将这种音色技巧灵活运用到IT领域中,能够快捷有效地制作出完美的拉奏乐器声部,对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至关重要。拉奏乐器相关音色引用时,因为单一音源其音色过于单调,容易导致音响腻烦感。针对这种状况相关音乐创作者应该合理应用音色叠置技巧合理调节音源中音色质感,使各种音源音色叠加使用,从而生成一种新型的泛音成分,赋予音乐以生机活力。在各种形式的音源中,其音色干湿比例差异明显,创作者可以通过调整各个音源内干湿比例,优化音色。比如想要进行二胡快速乐段创作,将30%湿声音色与70%干声音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声音呈现较为清晰,呈现出一种华美动人的特征。除了可以将各种音源音色叠加处理外,还可以对软件音源乐器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乐器进行叠加处理。通过该种方法能够促进拉奏乐器呈现出一种真实效果,提高音源逼真度,赋予音乐以生机活力。2.1.3MIDI音序编写技巧。拉奏乐器组的MIDI音序编写技巧,会对拉奏乐器组的音响效果产生深入的影响。拉奏乐器组的各件乐器均具有自身独特的起始音以及释放音的设置,震动琴弦的音响变化异常丰富,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制作出丰富多样的音响效果。为提高拉奏乐器组MIDI演奏效果的真实性,将音色强弱变化呈现出来,需要借助相关MIDI控制器来调节信息,促进灵活演奏。相关音量控制器可以对拉奏乐器组各个声部变化进行全面控制,通过实时录制方法写入,对声部音量进行平滑控制。录制时,需要把自己看作一位真实演奏者,结合旋律线条形式规律,根据自己的演奏感觉录入控制器。如果将控制器推子当成琴弓,利用力度控制器实施调节工作,能够对乐器音量细腻变化进行灵活调控。向上拉动推子就像是增加乐器拉弓力度,可以提高乐器音量;向下拽推子就像是减少乐器弓上拉力,降低乐器音量。2.2弹拨乐器组的音序编写。弹拨乐器组是中国民乐所特有的乐器形式,其声音特征、演奏技巧和发声方式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管弦乐队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弹奏乐器的音色具有明亮、清脆的特征。右手有两种不同的弹奏方法,一是用拨子,二是戴假指甲。右手技巧发挥充分,例如轮、勾、弹挑、滚、抹、扣、分、划、摭、拍、拂、提、摘等。在右手技巧逐渐扩充的条件下,左手的擞、煞、按、吟、绞、推、纵、起、挽、伏等技巧也逐渐发展起来。2.2.1技术选择。在弹拨乐器组的各种音色合成技术中,最为先进的是采样技术。由于弹拨乐器组的演奏技法以及音响效果较为独特,尚无一种合成技术能够把现实乐器音色真实还原出来。因此可以说采样技术是一种高超的合成技术,音乐市场中的各种弹拨乐器音色通常都是以采样合成技术为基础研制出来的。弹拨乐器组凭借其丰富的演奏技巧,KongAudi民族音源以及坦克采样器皆为较好的选择。2.2.2音色技巧。同拉奏乐器组相似,大量弹拨乐器组音色一样可以实施分层处理,音乐弹拨乐器相关演奏技法比较多元化,以变更MIDI轨的方式去变更音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例如,在一段琵琶中分别使用了推弦、勾弦、打音、抹弦等各种演奏技法,利用力度分层技术快捷且精准地制作出琵琶声部。在弹拨乐器组当中,不同音源的相同音色的叠置使用的频率并不高,由于弹拨乐器拥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相同音源中的不同音色组合起来,其融合度相对变小,如果添加其他音色叠置,更会导致弹拨乐器组声部的混乱。在音源采样器中,真实乐器和音色叠置并不常见。如果弹拨乐器单独演奏,通过真实乐器进行录音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究其原因是音色不会因质上的差别而对乐器的频谱范围产生影响。2.2.3MIDI音序编写技巧MIDI音序编写对于弹拨乐器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弹拨乐器相关演奏手法比较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从固定音色角度上分析,利用MIDI音序编写可以强化乐器真实效果。其在调节起始音、释放音的过程中,由于弹拨乐器组大部分音色呈现出一种颗粒性特征,不能实现长音演奏,因此即使调节起始音或释放音也没有太大意义。2.3吹奏乐器组的音序编写。在IT应用领域,吹奏乐器组的音色在声音上与演奏方法上,均有不俗的表现,绝大多数的演奏技巧均能较好体现。2.3.1技术选择在吹奏乐器组的音色合成方面,通常也是使用采样技术,把吹奏乐器组音色真实再现出来,突出其音色特征,还原演奏技法。吹奏乐器音色拥有较多的音源数量,选择范围广,音源抉择过程中,大部分会参照其演奏技法。2.3.2音色技巧吹奏乐器组中经常能够看到音色分层现象,尤其是在像笛子、唢呐这类演奏技法极为丰富的乐器上,表现更为突出。比方说,在演奏中,会人为地于强抬前添加笛子声部倚音,因此大量笛子音色中拥有明显的倚音力度分层,在MIDI音符高出一个力度的情况下,倚音会自动诞生,当低于一个力度的条件下,倚音便会消失。其中南萧和埙等吹奏乐器中并不经常看到分层音色。吹奏乐器凭借强烈的个性特征,几乎无法进行音色叠置,同时也不常和真实乐器进行结合。2.3.3MIDI音序编写技巧。吹奏乐器组相关乐器通常是利用气息推动乐器发声,因此在编写管乐器组MIDI音序时应该加强乐器换气点的重视,将呼吸控制器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吹奏乐器组内各种乐器在释放时间、音色和起音时间等各个方面有不同的特色。通过MIDI音序编写方法还原乐器演奏技法,应该结合更加高级的演奏技法对控制器信息进行调节。2.4打击乐器组的音序编写。中国的民族打击乐从传统上的进行划分,可以分成钟、锣、板、鼓以及钹等五种。倘若将制造材料作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皮革、金属、竹木三种形式。打击乐器组拥有丰富的表现力,其乐曲演奏技能也十分多样化,乐器拥有鲜明个性特征,地方特色突出。IT领域中的MIDI音乐创作设计,其打击乐器音色模仿度较高,从音序技巧方面来看,比较简单,通过正常方法可以将乐器音响效果真实模拟出来。2.4.1技术选择。大部分情况下,相关打击乐器时间上整体呈现出一种较短的特征,因此音色合成难度较低。传统形式下,合成器、硬件音源中的打击音色数量不多。但在音色合成技术逐渐壮大的基础上,利用采样技术就能简单形成预期的打击乐效果。现阶段的民族打击乐音源非常多,部分是利用采样技术创作音源,像是GIGA音色、KongAudio;同时还有以波表技术为基础创作合成的音源,例如坦克音源,在上述两种合成技术条件下,打击乐音色呈现效果也十分不错。2.4.2音色技巧。力度能够影响打击乐效果,力度调节是设计打击乐声部音序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打击乐通常不会存在力度分层技术,利用力度可以控制打击乐器音量,有助于调节打击乐中各个声部的平衡性。中国民族传统打击乐器拥有鲜明个性特征,同时其音源合成技术也较为高超,因此通常不会与相同音色进行叠置,也很少会看见真实打击乐进行叠置。2.4.3MIDI音序编写技巧。打击乐器组音序编写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每件乐器的声场排布以及声部的平衡。所有打击乐器必须使用的技巧是量化技巧,量化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精确量化,第二是人性量化。精确量化主要是指针对各个打击乐器声部进行全面的节拍调整,使节拍对齐,简而言之,就是保证打击乐在准确的节拍位置出现,避免延迟现象的出现。人性量化主要指在打击乐多种声部中融入人性化成分,在现实的打击乐各个声部中,无法保证全部的打击乐器能够准确演奏出节拍,必定会出现延迟现象。因此当IT领域中实施编辑MIDI音序工作时,可以通过人为方法,把个别打击乐进行适度位移,通过该种方法,能够提高打击乐的真实感。

3总结

中国民族乐器的类型丰富多样,乐器的个性鲜明并且极具表现力,不过民族音源的融合性不太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阻碍了民族音源的开发以及设计。随着民族音源多元化发展,IT领域能够满足民族音源创作需求。结合先进的MIDI编辑技术,利用藕节MIDI方法制作出优质的民族音源已经不再是空想了。

参考文献:

[1]程明.电子音乐制作中的弦乐音源演奏法转换研究[J].音乐传播,2016,15(01):103-108.

[2]曹正钰.浅议现代计算机音乐制作中的音源[J].黄河之声,2016,18(20):76.

[3]徐金奎.电脑音乐制作中弦乐音源在流行音乐中的选择和运用[J].电脑迷,2017,12(09):104-105.

作者:万嘉玮 李虞健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