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生态学下的室内设计研究

时间:2022-04-08 10:49:36

导语:感觉生态学下的室内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感觉生态学下的室内设计研究

现代建筑材料以钢筋与混凝土材料为主,且城市绿化存在着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所以人们在室内布置植物成为了都市生活的一种选择。植物是自然美的典范,具有和谐、对称、色彩的审美的品质。而安置在室内的植物不仅可以清新空气、调节温湿度,其本身的造型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在空间整体布局完毕之后,再购买一定数量的植物作为装饰,没有过多地考虑植物的生长、造型、组合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造成植物的无序生长或是枯萎衰败,会给生活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现代室内设计主要关注人在建筑室内空间的行为活动,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布局与环境设计,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室内设计中植物的运用,目的是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注重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与心灵慰藉。而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保护主义的力量增长,加上人类学“他者”“整体”“文化互为主体”等概念的影响,将植物视为室内设计中需要关照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体,成为欧美室内设计今年以来发展中的一个潮流。位于意大利科莫湖的这幢别墅如图1所示,无论是室内外翻新装修,还是室内设计,都要求设计师不仅有很好的空间规划能力,同时也要对于植物本身有着深入的理解,才能将植物很好地融入到环境空间中。这一室内设计潮流又被归为“感觉生态学”(SensoryEcology),植物艺术研究者约翰•查尔斯•瑞恩(JohnCharlesRyan)在2015年阐释了这一理念。他认为人作为一种视觉生物,很难在环境中通过非视觉的手段理解其他生物;在室内环境中人与植物很容易发生触摸等亲密行为,因此如何通过室内设计处理人在特定空间中与植物的非视觉关系就成为一种新的课题。感觉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的学科,研究如何让植物触发人感官的发生,包括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以及电感知和磁感知,以及疼痛感知和身体感知,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环境中的有机体的认识和敏感性。

对于原始状态下植物本身的欣赏不需要人为介入,这往往被归为景观设计的范畴;但是当植物置于室内环境,特别是公共建筑中的室内环境时,就需要基于人类行为与植物感觉的语境中进行设计。而在居室空间的设计中,需要结合人的情感交流与日常生活进行设计。基于感觉生态学的室内设计除了需要关注植物的形态表现与美学效果之外,还需要关注其生存价值与象征意义,主要从以下4个维度展开。

(1)需要考虑植物种类与形态。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与地理,了解在具体的设计中哪些植物是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尽量考虑在设计中使用便于室内养护的植物。室内的植物一般需要具有较好的耐寒、耐热性,低致敏性与一定的自我修复和耐生长性,所选取的植物需要考虑互动的地点。卧室空间主要是满足人的睡眠功能,所以在这里需要考虑一些安神、助眠的植物,例如松柏类植物。松柏类植物叶片呈针状或鳞片状,在同人的互动中不易损坏,枯叶掉落现象发生概率小。疫情发生后,在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需要考虑加入可以吸附室内空气颗粒物与微生物的植物,这一类植物需要避免与人发生接触,但是同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观赏性,因此可以选择常春藤与黄金葛。位于东莞的鲜活林咖啡餐厅室内设计就是一个藤本植物布置的优秀案例,用合理的距离安排保持了人们的触摸欲望,营造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植物设计则根据不同植物的组合与共生特点,以点状和岛状的形式布置在室内空间中,可以让人们在与植物的接触中了解到植物间不同的生长需求。

(2)需要考虑植物的小环境设计。我国古代室内设计中的植物布置常常会为植物构建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例如使用水体、山石来营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但是现在的室内设计中几乎都在考虑整个空间的采光和朝向,植物的环境已经完全被人的生活环境所吞并。而一些针对室内植物而开发的智能产品,也都是基于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所开放的,例如自动浇水施肥的花盆,改变了室内种植植物的环境。而基于感觉生态学的室内设计,就是要尊重植物的习性,对其所处的小环境进行改造与设计,例如水仙和吊兰性喜寒凉,所以要将其置于较好的空气流通环境中。室内采光对于植物来说也十分重要,在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如何使用人工光源进行光照弥补也需要进行设计。北欧国家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且通过室内环境中旋转光源的设计,让人们参与到为植物补光的互动中。此外,可以散发香气的植物需要得到室内设计师的特殊处理,需要考虑其置于室内的什么位置可以聚集香气、又要避免整个空间的扩散与弥漫。因此在散发香气的植物周围,需要安装可以吸附部分香气的多孔材料,同时在空间的设计上要考虑设置格挡进行分区。

(3)需要考虑触摸引导设计。如果要让植物在空间的布局中吸引人们与其发生互动,则需要特殊的设计观念加以强调。媒体艺术家、设计师组合克丽斯塔•佐梅雷尔(ChristaSommerer)与劳伦•米尼奥诺(LaurentMignonneau)在东京资生堂大楼的一层空间中,设置了一个以交互为主题的空间。设计师将10个透明的玻璃罐悬挂在天花板上,里面放置了百合、莲花、柏树和竹子。设计师通过计算机处理人们身体和植物之间的电压差,而电压差取决于参与者身体与植物之间的距离;当参观者在画廊中与真实的植物互动时,屏幕上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植物可视化画面。这个案例展示了人类与植物在视觉与触觉上互动的可能性。投影屏幕上植物生长的可视化,通过室内空间中人与植物的接触实时调节,开启了人类与植物的“对话”。而相比植物的叶片与花朵来说,植物的果实也很容易调动人的触觉与嗅觉,岭南地区就普遍将具有吉祥寓意的金桔作为室内装饰的植物。室内设计师在顺德欧莎展示馆大厅的设计中,就将两侧的墙壁上均匀划分大大小小的孔洞,并将金桔树依次布置在其中,观众在触摸金桔时,会触发电子装置产生一种交响乐般的声音回路,随着游客与植物互动的增强而逐渐增加。虽然这2个案例更像是将一个当代艺术装置置于室内环境当中,但是随着公共空间不断强调室内设计的互动性、科技性、艺术性,这样的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潮流。

(4)需要考虑功能分区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如图2所示将植物作为一种空间区隔的景观十分常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通透性。这种处理方式是将植物作为一种静态的景观,主要用于处理2个可以相互链接的空间。而日本室内设计师则对2个不连接的空间进行了处理,以“植物+电子提醒装置”的形式替代了“禁止入内”字样与隔离带,这样就增强了室内空间的流动性,也增加了人们与植物的互动。而在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的室内设计案例中(如图2),还可以看到设计师使用不同的药用植物来分散住院病人与就诊病人的分布,充分将植物特性与室内空间流线设计结合在一起。而除了活态植物之外,非活态植物也会对人类的感官产生影响,例如枯竹、枯荷同样构成一种生态,将其触感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中,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基于感觉生态学视角下的室内设计,还会考虑到使用从植物根部提取的天然染料制作母婴室环境,使用树脂制成的粘合剂来进行材料的粘结、用细木头雕刻的雕像与叶脉纹理的材料都会促进人们对于植物的反思。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世界上不同文化与不同的思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传统室内设计将植物视为一种被动的审美对象,而基于感觉生态学视角下的室内设计则强调对于这一有机体的重新审视与观察。

随着室内设计逐步走向智能化、科技化,另一种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室内设计潮流会更加受到关注。但是,室内设计师也要避免植物成为室内空间的主体,被保护主义环境思潮所绑架。室内设计师将自然和室内空间进行一体化考虑,运用一种开放的、艺术化的设计语言,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丰富的、多物种融合的生态空间。这样,植物、人类和技术之间持续不断的循环,将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孙媛媛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