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色彩构成分析
时间:2022-01-09 03:11:36
导语:室内设计色彩构成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室内设计的色彩构成进行了探讨:第一,室内的色彩构成与材质、采光和照明的关系;第二,室内的色彩构成与物理、生理和心理的关系;第三,室内色彩构成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规律;第四,室内诸要素的色彩搭配。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构成;对比调和
1.室内的色彩构成与材质、采光和照明的关系
室内色彩的组合作为室内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材料的质感和空间的形象[1]。在室内空间环境中,色彩构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各种木材的纹理、面漆的光泽、软包的质感和石材的肌理,都以不同的色彩形式表现出来。室内的家具和设备,不仅有着具体的视觉效果,而且许多要和人直接接触,所以使用材料的质地对人引起的质感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在视觉上同时反映出来,如同样的色彩不同的质地色彩效果不同,同样的绿色,有大花绿的石材,有绿色的防火板,也有绿色的织物和地毯,它们在粗糙和光滑、软与硬、冷和暖、光泽与透明度、弹性和肌理等方面观感效果是不同的。同样的装饰材料在不同的光照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在选用装饰材料时,一定要根据材料的质感、肌理效果和不同质地,在光线照射下出现的不同现象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如不同光源能够加强或改变不同材质的色彩效果。光滑坚硬的材料,如镜面不锈钢、抛光地板砖、花岗石都能够产生反应周围环境的镜面效应,在处理时也可以利用镜面效应来调整空间效果的大小,虚化空间。不同的采光形式也能对室内色彩效果产生影响,如楼层较高,室内地面宜采用深色的地面材料;楼层较低,地面宜采用比较亮的装饰材料。
2.室内的色彩构成与物理、生理和心理的关系
人们对色彩的视觉反应有冷暖、距离、轻重、长短等不同,同时色彩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可以调节室内色彩的轻重和冷暖变化,可以在视觉上调节温度感和空间感等。不同的色彩对人视觉上的影响以及在心理上和物理上的效应,对感情交互的象征意义等,为设计师创造室内心理空间、表达思想情感、表达民族风格和地方特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应充分掌握生理、心理的感应和色彩的含义与象征性,深入研究内在规律,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去,创造出合乎人们身心需要的优美环境。
3.室内色彩构成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规律
室内的色彩构成,必须根据空间的性质、形式和用途来进行设计,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和个性化需求。3.1室内色彩构成的基本要求。(1)空间的性质、使用目的和个性化需求对空间色彩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国家的设计区别和使用目的区别,设计师应做出功能合理、个性鲜明的室内色彩设计。(2)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的冷暖关系在视觉上调整室内空间的形式和大小。设计师利用色彩的线条、图形和明暗,在视觉上调整室内在高度和宽度上的感觉。(3)各种空间的使用需求和使用时间长短的处理,应根据空间不同的要求合理配色,应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运动状态。长时间在室内工作以不产生疲劳为宜。(4)建筑室内各空间的色彩配置要相互协调并有一定内在联系。室内的色彩要与周围的环境有相互呼应的协调关系,设计师可以通过门厅的色彩搭配和绿色植物的布置,使建筑内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室内色彩构成设计的关键是色彩的有序排列、组合,室内的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我们必须探讨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3.2色彩构成规律。色彩设计在超越自然色、固有色的基础上进行色彩探索,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对比与协调和相互关系来发挥绚丽多彩的特有魅力,表达感情,渲染气氛,给人的眼睛与心灵以愉快、刺激和美的感受[2]。色彩是一种语言,它能给室内带来生机,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也会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渲染出个性化的氛围。在感觉上,它会将房间变得冷静、热烈,会在视觉上将房间增大或缩小。(1)室内色彩的对比构成。室内环境色彩的对比分别在背景色(墙面)与物体色(家具等)之间、物体色与物体色之间进行。诸如:墙面本身不同的材质、造型和肌理显现出来的色彩所形成的对比关系;天花板、地面和墙面三者的色彩对比关系;地面和墙面分别与家具陈设的色彩对比关系等。这些关系包含了室内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和面积对比等。(2)室内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和是把不同性质的色彩经过调配、整理、组合、安排,使画面中产生整体的和谐、稳定和统一。色彩的调和是色彩设计的重要法则,在室内色彩的配置中,在对比中找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力求视觉上的舒适、和谐。第一,整体色彩与主色调的调和。室内色彩主色调是以同种色或是近似色的色彩组合为主调,形成室内色彩环境的色彩特征。室内环境的主色调是由各界面色、物体色和灯光色等配合而成的整体色彩感觉,它可以体现出室内色彩的氛围和个性。主色调的设计,常用含有同种色素的色彩配置构成,以获得视觉上的色彩和谐。室内所有色彩的设计都应在主色调的基础上,采用对比与调和的手法创造出色彩的美感。第二,色彩的连续性调和。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3]。室内色彩的配置既有统一又有变化,通过色彩的重复、渐变来加强色彩的连续性和节奏感,充分利用色彩不断的重复来形成调和的效果,形成色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加强室内色彩环境的韵律感,达到室内空间色彩的和谐统一。第三,色彩的均衡和调和。色彩的均衡是指色彩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平衡。从色相上来分析,不同年龄和性格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要求,儿童喜欢活泼,青年人喜欢浪漫,中年人喜欢高雅,老年人喜欢稳重,不同的色彩配置,只要搭配合理都能取得很好的色彩平衡效果;从色彩的明度分析,在室内地面、墙面和天棚色彩的搭配上,应做到上轻、下重、中间灰;在色彩的纯度方面,应采用大面积的亮灰色与小面积纯度较高的色彩部分进行对比,整体室内界面的色彩纯度不宜过高,采用中性色或偏暖或偏冷的亮灰色,通过材质和肌理的变化达到丰富室内色彩的效果。室内的装饰画、工艺品、地毯作为点缀色其纯度可以达到饱和。第四,室内的色调构成。从色彩的调配规律来分,有单一色调、相似色调、互补色调、三原色对比色调、无彩色调等;从人们心理感受的角度来分有暖色调和冷色调;从色彩明度来分有亮色调和暗色调。
4.室内诸要素的色彩搭配室
内的色彩构成因素有:天花板、墙体、地面、柱面、隔断、灯具、设备、纺织品和家具等。为了使色彩关系达到总体协调,可以从室内的色调构成分类上寻求其组合规律。室内配饰也是影响居室色彩的主要因素:室内配饰的要件是织物、家具、电器、挂画和绿色植物,配件饰物分别承担着实用与欣赏的功能。配件与饰物最能表达居室主人的个性,是室内色彩构成的精彩之处,起到协调或活跃居室色彩的效果。4.1家具的色彩。家具具有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功能,是室内色彩环境中的主色调。家具占有室内大部分的空间与墙面,室内的空间环境背景,可以点缀一些小巧而精美的陈设品。现代家具多采用浅色或黑白灰,局部加以纯度较高的色彩点缀,表现为纹理明晰、自然、雅致,有回归自然之美。传统家具厚重典雅、自然古朴,色彩的明度、纯度较低,其中红木家具彰显出华贵、凝重、端庄、大气的特点。家具是室内空间的主角,它的材质与色彩决定着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基本色调。在设计时,家具的形体要与室内色彩环境协调一致。4.2纺织品的色彩。门帘、窗帘、床罩、沙发罩、台布、屏风等纺织品因色彩丰富而且面积较大,是室内色彩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与室内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一个独立的室内空间应采用色相、明度、纯度相近的颜色,以形成统一协调的色彩基调。在进行家具、设备、灯具和卫生洁具等物的色彩配置时,可以采用同类色进行协调,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室内色彩构成效果。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在夏季采用冷色系的窗帘,在冬季采用暖色系的窗帘。餐桌上铺带有水果图案、以暖色为主的桌布,给人以美感,能加强食欲。4.3墙体、地面、天花板的色彩墙体、地面、天花板的色彩作为背景色起着衬托家具及陈设品的功能,成为室内的背景色。墙壁、屋顶的色彩一般采用白色或清素淡雅的配色,以表现室内色彩环境的主从关系和空间感。(1)墙面色彩。建筑室内的墙面通常以壁纸、涂料、织物、石材等材料构成,也有大面积使用金属和玻璃作为墙面材料的。一般朝南的房间,墙面采用中性偏冷的色调,给人一种恬静优雅的氛围;儿童房的墙壁以苹果绿、粉绿、浅紫、湖蓝等偏冷色彩装饰;客厅用米白、乳黄等偏暖色调来装饰;空间小的房间,墙壁与家具色彩可选用近似的色调来搭配,以增大空间感;大房间的墙壁与家具色彩构成可选用对比色调,使家具突出;如果室内色彩十分丰富,墙面采用统一的白色基调作为背景色,用来统一整个室内的色调。(2)地面的色彩。通常会用地毯、木地板、石材、瓷砖来铺陈。浅色调的材质有山毛榉地板、淡染色地毯等。深色调的地面则通常会用油漆地面、灰色花岗石、大理石等石材,中亚地区的毛织地毯通常也是深色调的。但无论是浅色调还是深色调都有或暖或冷的色相。地面色彩通常采用与家具或墙面相近而明度偏低的色彩,如木材本色的家具配以土黄、棕红等偏暖色彩的地板。地面色彩也有衬托家具和墙壁的作用,小面积的房间采用亮色的地板,可以使家具与墙面融为一体,增大室内的空间感,而大面积房间的地面可以采用与家具颜色形成对比的色彩,以突出家具的效果。(3)顶棚的色彩。居室的屋顶与墙面色相、明度相近,多采用白色与亮灰色,有着提升空间高度的视感效果,也能增加光线的反射和亮度。(4)灯光的色彩也不容忽视。灯光通常是暖色调的,灯既有照明的功能,又有营造室内色彩气氛的功能。灯光光源的选择也是搭配室内色彩时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海.居住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4.
[2]朱华.构成设计色彩篇[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4.
[3]宋晓波.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7.
作者:孟钺 单位:焦作大学
- 上一篇:老年远程教育网站设计研究
- 下一篇: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