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色彩论文

时间:2022-09-15 05:43:00

导语:办公空间色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办公空间色彩论文

摘要:在办公空间的环境设计中,空间的色彩环境表情是该设计的重要环节。而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寓意,如何运用色彩情感、冷暖对比、面积配置以及各种配色手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办公空间色彩环境寓意展现给使用者,并让使用者接受色彩所传达的信息、创造出具有亲切感的色彩环境,体现其个性和商业经营的共性,营造出宜人舒适的办公空间。

关键词:办公空间;色彩表情;环境信息;空间色

俄国画家与教育家康定斯基曾说过:“即使不画出某些色彩的形状,也能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来”,而现代建筑旗手勒·柯布西耶也曾明确指出:“色彩不是用来描述什么的,而是用来唤起某种感觉的”。上述观点表明,色彩拥有特别的认知价值及其实用功能。因此色彩是一种能够唤起无限感觉的媒介,它所特有的力量可以激起人们显著而又直接的心理反应,是自然界和人造世界的象征性语言。此种特性使色彩成为空间环境信息表达中当仁不让的优良载体。而特定含义的颜色对象,如红色或者黑色,其语境特征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下拥有某种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不只是体现在人们对色彩的自然物理属性认知上,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在色彩的群体意识上。这是人类长期观察、思考和应用色彩特性的必然成果,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办公空间的环境信息

我们通常所接触的办公空间,一般都出现在各种商用建筑或公共建筑的内部,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空间产生于工业革命后期,由于对工业生产的有效管理需求,办公空间还处于相当简单的、直接的功能服务阶段。办公空间的概念还没有从庄园、住宅以及工厂服务设施的概念脱离出来。此时办公空间的空间色彩表达形式也仅仅局限于建筑材料的本身;所表达出的信息,是粗放的管与被管的对抗性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庞大的工业及其需要的繁杂管理程序完成时,现代意义管理随之产生。1900年泰勒管理法将工业生产体系的管理纳入了职业管理的模式之后,越来越多的现代办公环境随之诞生。办公空间由粗放的管理功能,逐渐过度到对员工的生存状态、工作效率、发展前途的关注与重视;办公空间的色彩表达形式也随之发生巨变,多种材料交互运用带来了办公环境色彩的多样化。同时其所传达的信息也从“对抗与管理”转变为“合作与发展”。

时至今日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愈来愈要求设计的个性化,对空间精神内涵的关注甚至远远的超出了空间环境所担负的功能需要。它要求办公空间体现风格独特的企业文化、决策者的气度和风范、公司的集体形象、公司的历史发展甚至公司的产品特点形象等等。此时的办公空间已经蜕变为了各种信息的交互载体。而办公空间在业主的要求下,融合了太多的内容,以至于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变成了形式的表达者,或者说太多的形式表达无法来体现所应有的内容。这是我们设计者所需要解决又非常棘手的空间信息表达问题。但这却是中国目前办公空间设计的真实现状。令人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得到一些新型公司的改善,个性的要求虽依然存在,而设计师很幸运的可以运用空间以及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共性元素,进行办公环境创造。本文以办公空间的色彩环境为例,探讨其表现形式的共同寓意。

2办公空间的色彩表情

“表情”一词的本意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轮廓变化来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状态,如喜、怒、哀、乐等。而在色彩心理学中,是指利用同视觉心理经验保持一致的色彩形式,传达人们的情感状态和各种思想观念。因此,“色彩表情”是将色彩人格化的一种心理认知模式。下面,我们就结合办公空间的各种色彩表情加以分析。

(1)红色表情。

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是光波中最长,属于积极的、扩张的、外向的暖调区域的颜色类型。无论在光谱或是在色环上,高纯度的红色都是品质最纯粹、个性最鲜明的三原色之一,并为色环中绿色的补偿色。为此,最能够使人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办公空间中适当保持红色的占有面积(不漫溢出整体色彩环境的三分之一),可点燃空间内人们的视觉激情;并且凸显此办公空间积极、热情、上进的色彩表情信息。(如图1)

(2)黄色表情。

在可见光谱中,黄色波长所处位置偏中,然而光感却是所有色彩中最亮丽最活跃的,所以该色一向被认为是一种被强化的放射性特质,并且类似于向日葵花瓣的颜色。

在色相环中,正黄色、正红色和正蓝色并驾齐驱地构建了物料色的三原色。同红色相比,黄色显得要轻薄、冷淡、矜持、自信一些。这主要是由其明度高、色相纯以及色性温和、可视性强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办公空间中黄色拥有非常宽广的象征领域,特别是当黄色置于最鲜艳的色彩强度时,它向人们揭示出光明、纯真、活泼、智慧、幼稚、权势、高贵、蔑视、诱惑等错综复杂的思想取向。(如图2)

(3)蓝色表情。

在可见光谱中,蓝色波长较短,属于收缩的、内象的、消极的冷调区域颜色。同光波长的暖调颜色相对照,它的注目性与视觉性都较为虚弱。在色相环中,蓝色是橙色的补色,也是各持独立品性的三原色之一,因此它的色质富有既纯正又高贵的色觉感染力。

由于高远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均是以蓝色面貌展现的,人类自身也是从远古的海洋生物逐渐演化而来的。所以在办公空间中的人们便对这种清净而又遥远的颜色产生了无限的渴望与憧憬,就此引发出博大、至远的色彩联想与心理感应。于是蓝色也就有了智者的表情。(如图3)

(4)白色表情。

从光的性质来说,白色是光谱中全部色彩的总和,故在光学理论中有“全色光”或“符合光”之称,同时也被认为是“万色之源”的颜色。例如,色彩学家弗里林曾说:“所有颜色都是从它们的故乡和起源——白色分离后而得来的”。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存在着全反射现象,因此纯粹的白色也就不存在。

在我们所熟知的办公环境中,白色石料、涂料,如大理石、汉白玉和乳胶漆、油漆等来讲,明显要比其他视觉空间感知的色彩在光亮度方面要高的多,以至白色的注目性和视觉性都显得非常强烈。尽管受生理机能的影响,人们在感受白色时,并不能分辨出被混合了的其他色彩成分,但是在符合光对色觉机制的作用下,白色对人眼所形成的富于耀动性的实在刺激,却能使人从中体会到丰富的放射感。因此白色固有的品质,也使得办公空间能从中透射出纯洁、神圣、清白、朴素、光明、洁净、坦率、无私、飘渺等思想火光。(如图4)

(5)黑色表情。

就光学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黑色既无光时让人产生的一种视觉反映,与白色一起是属于彩色光谱两端发颜色。在有光照条件下,黑色是吸收大部分色光的结晶,因而其注目性和视觉性较差。

而就象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纯白色一样,纯黑色同样也是没有的,但在探究办公空间色彩的象征意义时,我们可以通过被视觉感知最深的黑夜作为展开色彩遐想的先导,并从中分析出黑色所具有的表情寓意。如收敛的黑色与扩张的白色相比,办公空间中黑色多呈现出力量、严肃、永恒、毅力、充实、神秘、高贵、意志等语境意味。以此为载体的环境信息,其质感被无限加强。(如图5,6)

(6)灰色表情。

正灰色可以是黑与白对等的综合色,相当于长城墙体的颜色。视觉乐于接受灰色是因为它属于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眼对色彩明度舒适要求的中性色。从生理上讲,它是锥体细胞感光蛋白元的平均消耗量,因而这种颜色能够使人眼体会到生理上的平衡感受。由于灰色刺激性不大,所以它的注目性及视觉性相应较弱。而在办公空间中,灰色作为一种典型化的中性颜色,其多表达如谦逊、沉稳、含蓄、幽雅、平凡、中庸等思想含义。(如图7,8)

3办公空间的构色原则

办公空间的色彩环境是瑰丽多变的,它可以是如天空般高远、也可为黑夜般沉静。但无论其如何演变,色彩在空间中所固有的延续感、韵律感和情感等特性,是环境空间构成色彩表情所不可割裂的因素。在满足了办公空间的基础色彩需求后,我们对这一原则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注。

下表整理分析了一般人对典型色彩的心理感受。

距离感后退近非常近近非常近、幽闭恐怖非常近后退前进无限深远

温度感非常冷列中性温暖非常温暖非常温暖中性冷冷

情感非常平静柔和非常刺激不安使人激动使人激动使人激动不安压抑平静柔和不安压抑抑制压抑中性

从空间延续上来说,办公空间色彩的配置要依照“大跳跃,小和谐”的原则。大跳跃是指办公空间之中的色彩变化。如多间办公室选择完全不同的主调,但每间的门窗、桌椅和地板甚至明面的办公室档案和琐碎的办公用品都要保持自己的整体色彩和谐,这就是小和谐的原则。这样,尽管空间中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但每到一处都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办公空间中,每一种色彩都有它自己的语言,它会向你的同事和客户传达出特定的环境信息。如,黑色给人孤独感,但同时也有一种高贵和庄重;棕色让人觉得老气横秋,但不同浓度的棕不但没有了年老的晦暗,还会产生出几分优雅;大红大粉过于张扬,若和安静的冷色搭调,能够显出年轻的活泼;本白土黄过分素净,若和快乐的暖色牵手,就易于露出自己的典雅。因此掌控好空间色彩中的面积、冷暖、明暗、远近等对比关系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当然,色彩表情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对比来表达的,有时色彩的对比五彩斑斓、耀眼夺目,显得华丽;有时对比在纯度上含蓄、明度上稳重,又显得朴实无华。创造什么样色彩空间表达所需要的感情,完全信赖于设计师的感觉、经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善于发现并勤于积累,不断的努力,以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

4结论

办公空间的“色彩表情”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空间课题。以上我们讨论了办公空间中的色彩意象问题,可以得知色彩在办公空间设计中所处的灵魂地位。因此,正确处理好空间色彩问题是办公空间设计中的重点;正确认识色彩与办公空间的关系是做该空间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更好的运用空间色彩语言则可以赋予一个设计以新的意义和生命。

参考文献

[1]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时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