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21 10:02:39
导语: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滞后。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要,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比较晚,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十余年。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两年才开始,且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普遍是以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计划大赛”为主,很少有高职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第一课堂中。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学院虽然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纳入学院统一的选修课中,但尚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中,也没有“全过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师资匮乏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几乎没有专门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实践、理念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既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也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然而,各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相当薄弱,多数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辅导员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这些老师多数没有创新创业受训背景,更没有过创业的经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仅有专业知识的讲授,缺少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的欲望和热情就不能被激发,学生潜能也难以被挖掘。(二)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高职院校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但是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活动较少。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每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100余项,但每年仅有20余项涉及到创新创业活动,且参加活动的人数比其他活动相比较少,作品质量较本科院校偏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属于“精英教育”,尚未融入普通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学校没有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很难在校园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加强。另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多数院校的教育思路还停留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阶段,就业模式也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层面,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课程体系,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高职院校领导、职能部门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目的只是成就部分学生的财富梦,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探索和思考意识,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三)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安排不合理。高职高专通常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安排在大学第二学年,此时的高职高专学生既没有大一时对创业的新鲜感,也没有大三学生对就业的危机感紧迫感。面对着繁重的专业课课业压力,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往往走马观花,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在网络上查几篇论文草草了事,根本达不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走上创业道路的效果。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比较匮乏,与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就拿教材配备来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选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教材种类有限,大多是引用不符合我国学生实际的国外教材;也有一些教材是本校老师自己编写的,但这类教材本身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只重视阐述理论知识,没有可借鉴的成功创业案例,也没有对失败案例的深刻剖析。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展开,没有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四)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有理论教育外,还要有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对成功创业案例的模拟、失败创业案例的剖析以及创业大赛的指导等,还必须借助于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演练。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根据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基地、校企联合等,但实训基地、设备以及经费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物质要求。
二、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毕业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工程阅历,熟悉工程中的常规做法,了解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及新专业的增设,有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教师短缺,一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甚至二十名学生,教师没有精力指导,且新增加教师大部分是青年教师,工程经验缺乏,这些都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二)毕业设计的指导存在问题。毕业设计多年来一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相关设计。指导教师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巩固,极少介绍实际中的最新知识,使得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与实践目标有较大差距。有的指导教师不是解决学生的疑问,而是让学生充当计算器的功能,根本谈不上训练的作用。有的指导教师选题陈旧,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培养目标,且不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综合训练题目偏少,单一性题目偏多,相当于课程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训练不全面,学生不能得到综合训练,起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设计的融合情况
(一)融合存在的问题。1、教师不同步。创新创业课程基本上由外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来担任主讲,这些教师多数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辅导员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过程中仅有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讲授,缺少与本专业相关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的欲望和热情不能被激发,学生潜能没能被挖掘。而毕业设计是由本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指导,毕业设计的内容往往局限于已定题目的计算和规划,与创新创业大不相关。2、课时安排不同步。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将大学生创业创新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二者缺乏连贯性。(二)融合的策略。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毕业设计,既是对大二一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延续,也是对毕业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指导教师与创业团队对接。对接方式有两种,一是由指导教师提前拟定好创业题目供学生选择并自组创业团队,二是先由学生自组创业团队确定创业题目,再由指导教师参与指导。通过在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15级届不同班级的毕业生中推行两种方案,发现第一种方式的创业成功率最高,而第二种方案也给毕业设计题目选择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下面以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15级届精化专业毕业生为例,来说明一下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与毕业设计融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2015级学生中开展了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毕业设计活动。针对精化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长,拟定了开办手工皂DIY体验店的创业设想。全班12名学生成立了创业团队,其中3人负责市场调查,5人负责产品研发,剩余的4人负责产品销售,学院给予最初的研发资金支持。通过5周的团队协作,在指导教师的技术指导下,第一批产品制作完成,并在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进行了试卖,得到了购买者的认可,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业信心。此团队同期参加了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和一万元的创业基金。(三)反思。虽然毕业设计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十年之久,但其成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从认识、课程、教材、教师、教育体系等角度出发,结合职业教育及高职生的特点,将毕业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与专业教育、基础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毕业设计环节加以体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互相融合,紧密相连,总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改变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分离的模式,深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并结合高职生的特点,科学统筹毕业设计内容安排和设置,使毕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创新精神渗透于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有意识地思考创业,并付诸实践,主动挖掘自我潜能,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爱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6(6).
[2]缪宁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陈新开.论高职生的创业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作者:陈一岩 单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上一篇:平面设计设计技巧
- 下一篇:三维立体搭建技术毕业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