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形态与表达
时间:2022-07-16 05:20:50
导语:书籍设计形态与表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引言
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和神态,书籍的形态就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有很多人对书籍形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外形设计,即书的物性构造,这就是造成观念老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籍的设计,除了外在构造,从书的整体形态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达的表现力。这两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只有完美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书籍设计整体的美感,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用
(一)文字的内在潜力
文字是语言的姿态和形体,作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现就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例如宋体柔美,适合较女性化的设计,黑体则适合较男性化的设计,书法体就适用于一些有历史性跨越的设计。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书籍封面地区的名称采用了魏碑体,富有怀旧色彩,使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先辈(如图1)。书籍,本身就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个导体。而文字的设计就是要给予语言传达和感受意念的双重功能,在书籍设计的文字运用中,同样的文字运用不同的字型,也能产生不同感受。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段制作成各种各样形态的文字,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
(二)图像的可视表达
图像是由不同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做为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运用极为广泛。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除了用肢体语言交流以外,图形就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二语言,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亦是由图形演变而来,所以图形也是能够让人最直接理解其内容的表现方式。同时,图像是最能生动表达其涵义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完整地表现出人的思想行动,可谓无所不能。
(三)色彩性格的运用
色彩是表达意念和传递感受的导体。同样的图形,不同的色彩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在书籍的设计中,把握色彩的情感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效应。然而色彩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不同民族地域的风俗和审美习惯,对色彩的感受理解以及表达意思也不尽相同,又比如有些设计题材有特定的色彩,在设计过程中受到限制,增加了难度,这不能只凭设计者本人对色彩感觉的判断,要理解色彩的一种语言,必须根据所设计的内容准确的使用色彩。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红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色彩,它是国旗和党旗的颜色,标志着我国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的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再根据其内容的扩展与思考,拟订黑色为辅助色,两种色彩的结合,使视觉上富有震撼力。色彩运用还需考虑到印刷的方式,油墨的性质,纸张材料的质地,以及相同色彩印刷在不同材料上所产生的变化趋向,等等。色彩运用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倘若不能完美体现设计目的,则做不出好的设计。
(四)材质的选择和把握
谈起材质,不可不提到纸。我国是造纸古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有其无可替代的贡献。纸张是近代书籍的基础材料,以其成本低,携带阅读简便,印刷制作效果最佳等优势占据不败之地。大部分的纸是由植物纤维构成,这就赋予了它特有的感触、气味、自然色泽以及表现力。纸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纸张亦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它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表现力以及力与美的交融,通过不同纸张的特性,与文字和图像的有力结合,就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纸的多样性,也奠定了它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也因其具有可塑性,可以给书籍的形态设计带来无穷的变化。它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材质,具有“亲和力”,最简单的东西通常最能有良好的表现,所以它的运用也为设计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发挥空间。倘若要使书籍形态有新的变化,材质的合理选择与运用是变化途径之一。我国地大物博,书籍的设计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变化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是字体的变化还是图形的设计都已经不足以去改变其形态,只有在书籍的材质上打破常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需求。如图2的书籍名称为《漂》,看似没有特别之处,其实书籍的封面采用两层塑料材质,将其四周密封之后,中间注入水,放入浮萍,给人视觉以及触觉上一种新的感受,同时与主题相呼应,可以称得上是别出心裁。红色旅游系列丛书的制作,书籍的封面选用的材料为双色板,字体挖空露白,封面的图形设计与中间页相呼应,镂空效果透出彩色内图,简单的设计便会给单色调的封面带来一些动感,同时增加了封面的立体感(如图3)。而书籍的装订则是采用了具有革命特色的细麻绳,通过穿插打结而成,整个书籍的设计更富有革命气息,同时与主题相呼应。由此可见,材质是多样化的,也是有着不同特性的,通过了解,加以缜密的选择与合理搭配,不仅可以使书籍形态不断创新,还会使书籍设计产生与众不同的视觉与触觉享受。
三、从整体到局部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结构
自古以来,文字是构成书籍设计的基本元素,至今仍在书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是唯一的要素。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就是以文字、图像、色彩、符号、记号等一切可以运用的视觉元素的捕捉及运筹来传达文章内容的核心。当今社会,一本只有枯燥文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一律的字型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申的书,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更追求形式的美感。所以必须把握当代书籍形态的特征,提高书籍形态的可视性,掌握信息传达的整体演化与掌感观传达,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构筑完美周密的又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心的书。书籍的整体结构,还包括了书籍的整体美感。主要体现在系列丛书。图4为红色旅游系列丛书的整体视觉效果,在黑色的背景上设计出地图的形状,将每本书放在相对应的地理位置上,呼应了旅游的主题,使人们一目了然各个革命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这是旅游类书籍所需要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书内知识做了铺垫。一本书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利用各种材质使其达到所求效果,而系列丛书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照顾到整体的效果。
(二)书籍设计的局部构造
书籍的设计由很多部分组成,倘若这些繁琐的步骤不能合理的安排与结合,就会给书籍的整体效果带来影响。人们常说,从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书籍设计亦是如此,一个细小的环节或许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局部的构造是不容忽视的。整体和局部是要协调搭配,使视觉和谐的,既有区别又有关联,既有变化又可以相互照应,这就需要设计者有敏锐的眼光,可以洞察到细微的部分。红色旅游系列书籍,在装订方面采用了麻绳,现代材料用麻绳手工穿插打结而成,细小的环节就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也与主题相呼应(如图5)。
四、书籍形态设计观念的更新
当代书籍的特征是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式趋向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多元传递发展过程,这是新型书籍表现形态的变化趋势。所谓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传播,就是知识的横向、纵向、多向位的、漫反射式的相互照应牵连、触类旁通。目前的书籍形态,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编排,奇巧的构成,合理方便的检索,更谈不上整体节奏层次的变化。一本理想的书籍,应当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强烈的趣味性,并且易于读者接受以及新鲜感来吸引读者。无论哪一类型的书籍,都应当使读者得到超越书本内容的体验,使书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互动和心理的动态表达意识。面对年轻读者群的求知欲望和对新事物新形式的敏感度,书籍不仅要给予读者一个吸取知识的过程,并应得到自身智慧想象和扩张的机会,以及视觉的美感。新的书籍形态设计,应当打破以往原有的规律,大胆创新,不单是图形、文字和色彩的结合,更多的是材质的合理利用,就可以使书籍设计富有立体感,层次感,形态生动化。所以掌握好材质的“情感”,可以使其为书籍设计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五、个性化的书籍形态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书籍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不仅要体现出内容,更要富有特点,然而除了图案文字的变化之外,就要在材质和形态上做文章。旅游是一个商业化的名词,“红色旅游”是我国为了弘扬伟大的革命传统与民族精神,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发扬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等多种意义相结合而开展的一项爱国主义活动,其目的是教育后人们不忘过去的精神,旅游的同时并接受教育的过程。面对这样商业化并有一定局限性的题材,既不能做得过于俗套,也不能打破一些特定的规律,为设计增加了难度。在红色旅游系列书籍的设计中,选用了双色板作为每本书籍封面的材质,利用挖空露底的手法,使书籍视觉效果不乏单调,由于题材限制了色彩的变化,所以选用了中国红,图形方面就采用了不同地区特有的建筑物或景点,突出了旅游和革命两大主要元素。对于系列丛书来说,整体与局部协调处理不好,也会落入俗套的行列。因此在设计中,为了避免系列书籍数量较多,容易形成零散的状态,设计以中国地图作为主体形态,用来放置图书的框架,一方面突出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抓住主题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抓住整体和局部的联系,掌握材质的个性,就会为书籍设计带来生机(如图6)。
个性化的书籍设计,必须注入现代编辑设计的观念和手段,制造内容的新形式。人们在阅览书的同时,可以对其形态加以思考,甚至延伸到对设计者思维的一种揣摩、猜测、遐想。现代的书籍设计,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给书籍做一个包装,更多的设计理念的注入,许多设计者已经把书籍设计做为一种个人思想的表现手法,一个体现设计思想的平台,未来的书籍设计更趋向于个性化、个人化。这就达到了设计者的目的,不仅内容得到体现,思想也得到一种释放,使人愉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书籍的设计已经渐渐在打破原有的状态,在向另一个新的领域不断扩展。设计中更注重书籍形态的变化,单凭文字、色彩、图形的结合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材质的运用。材质是多样化的,不同特性的材质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正确的选择与把握会为书籍形态的变化带来更多的扩展空间。新时代,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手法,加以新型的材质结合,同时抓住整体和局部的协调美感,定能在书籍设计领域得到成功。
- 上一篇:卫生救护培训指导意见
- 下一篇:蔬菜病害症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