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土观完善措施论文

时间:2022-08-31 12:01:00

导语:当代乡土观完善措施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代乡土观完善措施论文

摘要:对于当前建筑中存在的建筑特色危机和所面临的旧城的保护与更新,重提了“当代乡土”的设计理念,剖析了传统建筑中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蕴涵的生态美学的设计思想,分析了“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两种建筑设计观的利弊得失,最后提出以当代乡土观完善对历史名镇的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当代乡土普通城市特色危机传统建筑生态美学

随着我国的国富民强,几十年来的大兴土木,造就了大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这种“特色危机”迫使建筑师反思过去,而“当代乡土”观念的形成正是对这一思潮的总结“当代乡土”(Contemporayrvernacular)实际上是世界多元化的建筑倾向之一,它被定义为:“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回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现实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并被人们所接受。”问题的关键是,在此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判定哪些过去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是适合而有效的。

一、普通城市与“当代乡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大发展。在过度的“亢奋”的建筑表现欲的驱使下,一时间上海看纽约、深圳追香港、北京比华盛顿、乡镇向城市看齐·……于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那些实实在在的对城市、乡镇、环境问题的解决与改造往往让位于获取立竿见影效果的“发展”、“形象”或“成就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往往变成了徒有虚名的口号,这使库哈斯式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城市”大量涌现。这时才让建筑师们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如何对旧城进行保护与更新,一直都是建筑界古老而常新的研究课题,“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就是针对这一研究课题提出的完全对立的建筑观。库哈斯的“普通城市观”认为;“个性来源于历史、文脉和实际存在中,与当代我们的创造毫无关系。而且个性形成中心区,坚持个性势必影响周边地区的建设,束缚城市的发展”。库哈斯的权威地位使我们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来源于历史的、文脉的个性是否一定要形成城市唯一的中心区,新城是否一定要围绕旧城发展,两者可否成为共生的、相互渗透的相邻发展,”以北京为例,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举世公认的城市规划的杰作。

如何对待这一伟大的历史杰作,梁思成先生的观点是:“计划一个城市的建筑必须顾及到他所计划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的传统,保留合理的、有历史价值的、由过去经验所称呼的特征的一切。同时这城市或乡村必须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新计划的城市的建筑样式必须避免呆板硬件性的格式化,因为它将掩盖城市的个性。”梁思成先生基于对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方式的深人研究,提出“在西郊近城地点建设政府中心是全面解决问题之策”,即以多中心城市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问题。这本是一个明智之举,却不幸被否定,从而导致了北京今日的尴尬局面—历史变得沉重,建筑师左右为难,古都风貌难以为继。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风貌、社会文化传统、地区历史和经济特色均有很大差异,这使得乡土建筑类型极其丰富。按照发展区域特性、民族特性、地方特性的“当代乡土观”来丰富各地的建筑特色,我国各地的建筑风格必然会呈现既符合居民居住、又繁荣旅游市场建设的五彩缤纷的景象。

二、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理念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国际的东西”,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传统建筑产生于过去,带有历史的烙印,具有历史特征;它创始于本民族祖先,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带有各自地方韵味的地方特征;它的选址、建造集中了人类的建筑技术、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作为不同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沉积下来,蕴涵着以文化为背景的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这些传统建筑中所体现出的建筑特征蕴涵着许多现代设计理念,说明当代乡土高于传统,升华了民族精神。

循本溯源,建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存在对策学”,对人类存在的环境状态的根本关怀无疑是其最高原则与终极关切’人是建筑的主体,传统建筑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对人的关怀和以人为本是传统建筑的主题。现代设计理念寻求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崇尚自然又因地制宜、从而达到一种共生共用状态的建筑思想及设计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思想表现在建筑空间上,是一种强烈的流动性与渗透性,即室内空间之间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融合贯通。传统建筑的主体建筑本身相差不多,但空间相连之后,形成层层叠叠、开合起伏的空间序列,便使建筑产生了诸多的意趣。室内空间可以由不承重的墙或屏风灵活分隔,体现了框架结构的体系特征,这些空间的追求都是现代建筑所提倡的。在建筑装饰上以斗拱支撑在柱与屋檐的交接处,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是不可或缺的结构构件。这种注重建筑材料的基本属性,充分发挥材料的自身特长以及装饰符合结构特征的理念都是非常现代的。现代设计理念提倡其表现手法为“陌生化”,因为艺术的使命不在于把未被认识的东西告诉大家,而是从新的角度来表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陌生化”替代传统的“共鸣”,从而使人们产生“异化”之感。就像布莱希特对梅兰芳和中国戏剧艺术评价的那样,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也特别强调这种“似与不似”的表现手法,例如你到了西藏或到了新疆,你一眼就会认出哪是西藏民居,哪是新疆民居,而仔细看各自又都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中。只有坚持这“似与不似”,才有我们传统建筑“紫千红”的局面。可见,如果我们能开拓“继承传统”的思路少寻求隐含在传统建筑深层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可以古为中用的设计理念,并发扬光大,一定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乡土建筑。

三、生态美学与传统建筑艺术

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绿色的建筑,因此,生态美学影响下的建筑审美思考,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美学的科学性、充实性和现实性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美如果脱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那将是主观而空虚的。因此,生态美学坚持建筑资源使用的可再生原则、可分解原则和可节能原则,建筑师应该从建筑单体的设计者转变为关注生态环境整体健康的策划者、协调者和营造者,追求“人境交融、与物同化”的豁达而意味深远的建筑美。这种“天人合一”、“天人同道”的思想渊源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建筑和自然的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本着这种理念,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识趣地营造了先人的居住环境,建构了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

在传统建筑中,一般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保护自然风景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按照地形和地貌走势、瀑布、水系及周围环境特点去考虑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因地制宜,巧妙构思,用简练、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和谐、美观的立体画面,并利用品题与意境,将亭、台、楼、阁、庙和牌坊等都因“情、时、势”而臣服于自然之大势,使个体与群体、景点与建筑物延续

、协调和契合。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环境与生态最活跃的因素。我国的江南水乡,特别是苏、皖、浙一带,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以江河、湖泊等水系为中心,经历代规划与建筑,形成了水源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相依附,民居临水而筑,居民依水而行,水巷伴以素淡朴素的民居,构成了清洁、文雅、宁静的水域风景,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秀美风光。可见,传统建筑艺术实际上已经应用了生态美学,当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美学有机结合时,便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出了素淡、清雅、意趣盎然的整体气氛。公务员之家:

四、当代乡土与传统乡镇建设

我国的一个镇,甚至一个大村,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小城市,传统村镇建设、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广阔而不容忽视的领域。它不仅是“当代乡土”的最佳生长点,而且是建筑师设计实践的新领域,但目前村镇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没有真正提到建筑师的台面上来。

传统村镇因为有悠久的历史,凭借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优先发展的有利条件。然而由于村镇发展之初对污染、景观和交通等缺乏清醒的认识,只求“上工业、上项目”,求富心切,缺乏“当代乡土”的建筑观,从而造成了对传统风貌的极大破坏。纵观江南一带,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市镇,千篇一律地“新老杂陈”,出现了传统建筑有渐渐被“普通城市”淹没的苗头和危险。然而应该看到,虽然率先发展起来的传统镇市也遭到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但保护与更新操作起来毕竟比大中城市要容易得多。可见,对传统村镇用“当代乡土”观的保护与更新已到了“如箭在弦,势在必发”的地步。它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关注,更需要通过建筑师的设计实践,审慎地“改造”传统村镇,以“保护我们的历史骄傲,减少历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