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水器械设计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4 06:28:00
导语:升水器械设计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引言
传统升水器械注1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农业生产的刺激下,在当时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为人所创造出来的,当然在它们身上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承载了深刻的人的造物设计思想。毋庸置疑,只要有造物存在就有造物设计思想的存在,而设计思想就是指在人类创造性的造物过程中伴随和产生的形而上的精神载体的整合,就是在为人造物和所造物为人服务的双向交替中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总和。
历史已经过去,必然要遇到我们当今人如何去阐释的问题。为了尽可能保证文本的"历史性",要在研究中还原回历史的本来面貌,在还原后的历史场景当中去理解并揭示其特征或规律,而不仅仅是用当代人的观点去直白地武断揣测。历史的"文本性"要求我们把整个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文本来看待,尽量做到真实可靠,但其意识行为又是一种文本的还原。所谓"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注2,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努力逼近历史的真实本象,探寻和总结中国传统升水器械造物思想的客观规律。基于这种理念,为了做到"数典有根,出语有据",笔者对王祯《农器图谱》、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古典文献进行了地毯式阅读和整理工作,以求在此基础上所研究出的古人造物思想或理念最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笔者在研究解读以上古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论实践体会,将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归纳为以下4个层面、6大特征。
1文化思想层面
①崇实黜虚致用厚生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明末儒家学术思潮的一个主流--实学思想对《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影响。"实学"是指自北宋中叶以来直至晚清洋务运动之前,绵延达数百年之久的实体达用之学,是针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社会变革思潮和思想解放运动。[1]明末实学与宋明理学本质区别的核心便是"经世致用",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崇实黜虚"注3,是一种"由虚返实"社会思潮的根本转向。所谓"崇实黜虚"就是鄙弃宋元以来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和空谈心性的王学末流,而在一切社会文化领域提倡"崇实"达用。具体表现为:批判精神、经世思想、致用实效、启蒙意识。[2]"崇实黜虚"一个很明显的处世主张就是强调实用,而实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所谓的"百姓日用"之学。这一实用性表现为以关系民生的实用为主,反映在中国古代农具上就是具有这种强烈的实用性特点,这和同时代华而不实的金玉"玩器"形成鲜明的对比。明中后期以降在江南地区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相当明显,对明末兴起的济世利民实学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就是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明末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各种实用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大批实用生产技术和应用性书籍得以刊印发行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故尔导致宋应星的手工艺生产技术总结--《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业生产技术总结--《农政全书》,纷纷问世。
厚生最早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颖达疏曰:"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又曰:"厚生,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在这里致用厚生就是为民造福之意。
"崇实黜虚、致用厚生"的造物文化思想作为整个社会实学思潮的一部分,由于它是受整个社会思想意识和哲学思想支配的,所以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也就不可避免地烙上强烈的农政和社会伦理等色彩。这一点体现在徐光启身上就是其贯穿《农政全书》的农政思想,在徐光启眼里农业才是本业,其它均是末业。故"崇实黜虚、致用厚生"是当时明末实学思想下的具体为民生特别是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这也就是贯彻整个传统升水器械造物思想的文化背景和总的设计原则。"崇实黜虚、致用厚生"虽然是形而上的文化政治思想特征,但是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升水器械设计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其他造物思想特征的走势。
②人为物本物因人用
哲学上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唯有人,才是这三大领域的结合点。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文献表明,自先秦以来,我国造物思想即主张人第一、器第二的观点,重视人与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试图在人与物之间建立一种有人性的关系和处在一种亲切的互换的感觉之中--即天人合一。关于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王祯表述得尤其明白,他说:"人为物本,物因人而用。"[4]
现在学术界所谓从物本到人本到以环境为本,其实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系统观,但这个系统的核心应该还是人。皆因人而有诗意。因为人生活在地球上,人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我们是在地球的地理生态条件下来研究物的。在艺术设计领域,我们造物设计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创造物,以解决和满足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要求,同样是以人为中心,而物才是被人利用、认识、改造、控制和保护的对象。造物设计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元代王帧等人就认识到了"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辩证关系,这与现代设计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但这不是偶然的,技术在进化,而古今设计思想没有本质的差别。
"人为物本、物因人用"体现了古代农业造物的价值观和设计原则,是古人最基本的造物哲学思想,在以下的几个造物思想特征中如"观物取辨"、"工役俱省"、"假物役机"中均有反映。
2造物认识层面
③随地所宜观物取辨
"随地所宜"语出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镫锄"条,镫锄是一种形如马镫的锄具,因其"无两刃角,不致动伤苗稼根茎",他认为这是"创物者随地所宜,偶假其形而取便于用也"[5]。另在"磟碡"条曰:"余谓''''磟''''、''''碡'''',字皆从''''石'''',恐本用石也。然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并在该篇后赞之为"物用随所宜,人兮胡不尔?"[6]磟碡是一种圆柱形的农具,用来轧谷物和平场地,北方多用石材,南方多用木材。这虽然是针对镫锄、磟碡等普通农具而言,其实对于升水器械而言何尝不是如此。例如,对于桔槔和辘轳,一个适合浅水汲水、一个适合深井打水,若能做到随地所宜,则工役俱省也。升水技术是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被发明创造的,但其能否发挥实际作用,常常取决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因此它们具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性,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和适用性,就难以发挥其效力。因此,传统升水器械特别强调的就是王帧所说的"随地所宜"的原则,这是一种有所限定的主体行为意识。"随地",是遵照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所提供的条件来抉择,需要对外事外物给予充分的注意,并且要顺应外物,同它取得协调和一致;而"所宜",就是量力而行,用之得宜,简单适合复杂,使最后的效果既符合客观规律,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徐光启在著述《农政全书》时,要求自己"察地理,辨物宜,考之载记,访之士人"。所谓"察地理,辨物宜"就是"观物取辨"。宋应星最欣赏的就是宋代著名哲学家张载,并从其著作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宋应星也是以一种直观类比、"观物取辨"的认识去解释器具和生产活动的。[7]王帧在《农桑通诀·垦耕篇》曰:"今备述经传所载农事之法,兼高原下田地势之宜,自北自南,习俗不同,曰垦曰耕,作事亦异。通变谓道,无泥一方。"[8]在坚持兼"地势之宜"的前提下积极"通变"取辨,这实际是"随地所宜、观物取辨"的造物设计思路又一次体现。"观物取辨"就是要师法自然,但要辩证地去思考和取舍、顺应自然,并"因势利导"。在材料运用上就是要"随材所宜",广泛利用竹木石等材料。纵观升水器械其工匠的选材原则,大多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随地所宜、观物取辨"用孔子《文言传》的说法,就是要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只有遵从客观规律,主观随顺客观,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最高境界。因此,"观物取辨、随地所宜"是中国人一种传统的造物法则,不失为中国传统造物认识思想的典型特征之一。
3设计技巧层面
④工役俱省简易捷利
"工役俱省"源自王祯农书。在《农器图谱》中强调翻车的设计时,王祯就谈到要遵守"俱省工力"的原则。如"牛转翻车"条:"比人踏功将倍之。与前水转翻车皆出新制,欲远近效之,具省工力";"水转翻车"条:"然亦当视其水势,随宜用之。其日夜不止,绝胜踏车。……今以水力代之,工役既省,所利又溥,其殆仁智事欤!"[9]王桢在《农书》中指出:"夫一机三事,始终俱备,变而能通,兼而不乏,省而有要,诚便民之活法,造物之潜机。"[10]我们从中还可悟出中国古代器械设计中,不仅注重效率,节省工力,而且更注重"一机多事"。其实在先秦《韩非子·难二》中就有"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也反映了"工役俱省"的思想,说明器械设计就是要达到高效、省工、增加效益的目的。
王祯《农书》在介绍一种农业机具时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注重其与人力劳作和农具之间的效率比较。手摇及足踏翻车的发明,虽然使农民有效地增加了抗旱排涝的能力,但每天手摇脚踏不仅耗费体力,而且将人束缚在劳动中。正所谓:"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11]。牛转翻车的问世,改变了人类单靠体力劳作的状况,使得升水器械有可能以其他能量替代人力。"从今垅首浇田浪,都自乌犍领上来。"[12]但牛转翻车的抽水能力又受到了畜力的限制,而水转翻车的使用则摆脱了这一束缚因素,"今以水力代之……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未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13]因此王帧"工役俱省"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无灌溉之劳,田有常熟之利"[14]的"致用厚生"的美好愿望。
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镫锄"条谈到两边无刃的"镫锄"时,形容它的独到功效:"非耘耙、耘爪所能去者……特为捷利"。明陈仁锡在《经世八编类纂》中在评价犁和耒耜时有:"今易耒耜而为犁,不问地之坚硬强弱,莫不任使,欲浅欲深,求之犁箭,箭一而已,欲亷欲猛,取之犁梢,梢一而已。然则犁之为器,岂不简易而利用哉。"可见,"简易捷利"作为器械设计的一大原则是源自于劳动生产的需要,它和"工役俱省"一道成为"实用功利""崇实黜虚"实学思想在器械设计上的集中写照,这种思想特征扎根于中国小农经济这块土壤里,在农用器械设计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一面,能够达到农业生产所要求的简易、快捷和省工的目的。其思想根源与当代人强调的所谓"易用"设计虽然形式和时代不同,其实根本目的同出一辙,也就是人类在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美好愿望和造物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⑤假物役机凭智巧先
"假物役机"出自王祯《农书》。王氏在论述"水磨"时有"用水有良法,假物役机智,夫硙固利民,复以水为利"[15];赞美"水转翻车"时:"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16];颂赞"驴转筒车"时:"世间机械巧相因,水利居多用在人,可是要津难必遇,却将畜力转筒轮。"[17]让水力、畜力作为动力使机械运转,将水能、畜能转变为可利用的机械能,这种"假物役机"思想,给升水器械设计带来更加广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供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体现了"假物役机"的思想,所谓"杵臼之利,万民以济……为此者岂非人貌而天者哉"[18]、"汲灌之智,人巧已无余矣"[19],他主张自然力与人工相配合、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人类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来为己所用。[20]
在器械造物方面,中国人一向重视"巧"功,并成为中国人典型的造物思想观。这是从先秦时期就遗留下来的造物准则,也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推崇。例如:战国时《荀子·荣辱》中就有"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的名言。王祯在《农书》中说到刮车时亦有"创物须凭智巧先,泝流能使迅如川"的诗句。他在述及耧车的机制时称:"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别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锤锻》中也说:"金木受攻而物象曲成。世无利器,即有般、倕安所施其巧哉?"[21]
如何合理使用能源(如同今天在石油危机下如何利用太阳能那样),古代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早就有这方面的创举(如利用自然能源的风转翻车、水转筒车等等)。人类社会造物发展表明智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于体力的作用,人力相对有限,智力相对无限。人可以借助智力巧用他物,就能实现解决问题的梦想,而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造物设计是创造性地运用智慧--"凭智巧先"而实现"假物役机"的过程。
4技术美学层面
⑥器完不饰素朴质真
"器完不饰"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治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经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在这里"器完而不饰"意为不作多余无谓的修饰、不虚饰无用之物,目的是提倡朴素平实的民风,它是从国家治理方略层面探讨"器"与"饰"的关系的。"质真素朴"则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句中的"质真而素朴"也传达了要提倡平实无华、闲静不躁的社会风尚。故在刘安那里是出于政治需要,而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传统升水器械造物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有关器物技术美学的范畴--"器完不饰、素朴质真"。
传统升水器械结构单纯为了美观的附件部分虽然较少,却非常强调对功能部件进行形式上的审美处理。古代造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器用,即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其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用价值的设计。例如升水器械翻车、筒车等器物结构部件多为实在的功能部件,而较少出现单纯为了装饰目的的结构,这同强调器物实用性能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联系。在保证结构部件具备实际功能的基础上还表现出明显的对耐用性的追求,也就是"质真"。
中国翻车、筒车等水车的美在于展示材料、结构、功能特性上的技术美。北宋梅尧臣赞美筒车:"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王帧也无不感慨筒车"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日夜不息,绝胜人力,智之事也";宋应星盛赞筒车"天泽不降,……挽水以济。……激轮使转,挽水入筒,……昼夜不息,百亩无忧"。可见是因为筒车所反映的济田救旱的功能之美感动了文人骚客,虽然它没有被纹样或金银所包裹。在探讨美的根源时,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曾经指出:"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22]升水器械以自己的现实存在和生产功用的完整性而成为当时农业时代的主要的器械代表,应该说从它们身上最早反映出技术美学的萌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朴素意匠思想--"器完不饰、素朴质真"。
结语
从公认的1919年标志现代设计诞生的包豪斯成立那天起,现代设计就是强调民主思想、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在如何看待传统升水器械上,我们当今艺术设计界是否将"美的意味"进行过"换位"思考呢?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设计及理论的同时,是否回眸过我国的传统手工业器械设计呢?是否意识到其中隐含着当代设计理论观点的胚胎和萌芽?中国拥有的不是"璀璨"的工业的历史而是漫长的农耕时代孕育出来的"传统",理论实践将证明中国人可以谈自己的设计文脉。在当今提倡的艺术与科学相融会的更广袤的领域里,我们相信长期积淀下来的中国农业时代传统手工业器械设计和思想将与我国手工艺美术器物及民艺品一样,在中华造物艺术设计文明史上享有一席之地。
注释
注1:指桔槔、辘轳、翻车、筒车等农业灌溉器械。
注2:新历史主义(NewHistorism)的名言:"文本是历史性的,历史是文本性的"。"文本的历史性"(Historicityoftexts)和"历史的文本性"(Textualityofhistory),构成了新历史主义最核心、最重要的立场。
注3:见《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九艺术一》有:"沿及高宗之世,风不替焉。钦定医宗金鉴,荟萃古今学说,宗旨纯正。于阴阳术数家言,亦有协纪辨方一书,颁行沿用,从俗从宜,隐示崇实黜虚之意,斯徵微尚矣。"
参考文献
[1][2]王杰:《中国实学思想的特征》,《哲学动态》,2001年第1期,第39页。
[3]林德宏:《人与物关系的初步讨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7期,第12页。
[4]葛松林:《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哲学思想初探》,《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第2期,第15页。
[5][6][8][9][10][11][12][13][14][15][16][17](元)王祯:《王祯农书》,王毓瑚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232页、第209-210页、第24页、第328-329页、第354页、第329页、第329页、第328页、第232页、第351页、第329页、第330页。
[7]邢兆良:《晚明社会的士与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72页。
[18][19][2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管巧灵、谭属春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01页、第12页、第245页。
[20]张琳:《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历史教学》,1996年第8期,第47页。
[22][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曹葆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93页。
- 上一篇:工业设计仿生管理论文
- 下一篇:产品语意设计程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