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教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4 05:35:00

导语:工业设计教育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设计教育管理论文

由于中国社会没有经历长时间工业化的进程,也就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意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深刻地改变了其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要求人们服从保证体制运转的社会规章制度、各自遵守分工职守,并对一些事物进行深刻的钻研……。中国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浮躁的心态,人们处于整体的浮躁气氛之中,热衷于“如何做?”和“怎样快?”,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该做什么?”和“如何发现、思考、判断问题?”。就中国目前的情况,静下心来做事情的投资回报率也不理想,所以整个社会都在快速发展的动荡之中。在社会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的时候,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导致社会开始信息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如今是一个混杂体,既有根深蒂固的农业文化的残余意识,也有工业文化器物层面的强烈刺激,同时还在玩味着信息文化的表象。

这种种处境决定了工业设计的作用在中国社会面临被割裂又复杂的局面。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社会与当初工业设计诞生之时所面对的西方工业社会迥然不同。人们应将工业设计实践与认识提高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的高度,即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为目标,以高科技为保证条件来调节市场机制的异化。中国目前的社会态势和发展需要正是把工业设计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到“事理学”高度的“设计艺术学”诞生的机遇与社会基础。

一、与设计教育相关的机制问题

为了弄清楚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我们首先应该对与设计直接相关的商业机制与教育机制进行一些分析。

1.商业机制

中国经济在“引进”模式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技术的传播推广都从通过蓝图或机械、工具、产品的进口仿制乃至大批制造,不重视研究、开发,致使中国企业平台以及社会机体发展的不健全。国外的各种产品类型、各种洋房别墅成为了中国企业发展的标杆,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构建自己的研发机制,更没有培养一支能认识、探索中国自己发展需求的研发团队,仅以所谓的现代化标杆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忽略了自主研发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失去了在动态的国际发展趋势中存活的能力。无疑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这是从企业的短视角度来讲。从公众的角度讲,企业在向标杆靠齐的同时,为大众提供了“超越”其想象的多花色产品;另一面,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引诱奢华铺张的追求。沉溺于工业文明的“技术膨胀”和物质享受与占有欲的宣扬,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如果我们经不起技术的引诱,将丧失人类生存的观念。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衣食住行用物质享有以外,还有额上的汗、手上的茧,人与人的接触、谅解,与大自然的互动、共生,与他人一起参与、合作、改造、创造时产生的行动节奏、思想谐调统一的乐趣、情感、情操,以及对一切存在事物的尊重。忘记这一切,投身于竞争,只期待取巧地获取享受,这是一种无知和不负责的疯狂。要知道,社会的任何进步,首先是品行道德、社会风俗、政治制度的进步,这都属于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反思,也是工业设计所面临的现实。

同时,我们必须警醒的是,这种通过模仿、吸收快速发展的道路必定会有走完的那一天。当自己成为标杆的时候,当中国社会大众的自觉意识苏醒的时候,企业必须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这时候,追逐利益的资本就不会大量的投资在贴牌生产的产品上,资本就会投向设计。

目前,在西方国家,有着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在美国,当一个人有一个很好的设计的时候,他可以迅速地找到风险投资商。风险投资商扮演的并不仅仅是资本的角色,他们还帮助制定这项创意的商业化计划,并协助实施。从而整个社会都有创新的冲动。在中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机制。当有一个好的设计的时候,找钱是设计者自己的事情,而且即使找到钱之后,他也很难把该设计推向市场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对中国的设计者而言,风险过大,收益过小,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冲动受到抑制。另外,快速变动的社会也使得设计者不愿静下心来,好好琢磨设计的全过程,使之转化成为设计成果的商业化。

2.目前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陷于科学与艺术之争

针对设计,长期以来都有科学和艺术之争。现实表现为工科与艺术院校之争。双方在争吵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对方的观点,工科的院校在形式感上下了很大功夫,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在结构、工艺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种融合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但是,双方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立身之本。工科院校的学生做不出巧妙的结构,艺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形态做出文化意义上的阐释。设计有她自身的内涵和外延,设计是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当设计的目标系统确立时,就该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整合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段都包含在内。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其组成的要素含有科学和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等外因系统从而进化形成的一个“新结构系统”,是重组生存结构的“创造”。

(2)缺乏研究资助机制

人们急切地获得回报,导致很少有资金有兴趣、有耐心支持一个没有可靠回报的研究项目。高校中所作的项目以横向课题居多,而且,这些横向课题的功利性极强,不愿意设计研究者在前期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金。但是要培养创造未来社会需要的设计者,针对目标的设计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和对研究实践时间的宽容,对于研究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研究者需要比较从容地发现潜在问题、梳理研究思路,将社会发展与自己努力的方向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慢工出细活”正是此之所谓。

另外,确实有一些企业希望与高校合作。但是企业的算盘往往与高校的算盘打不到一起去。企业组织竞赛,一是为了宣传,告知大众自己是重视设计的;另一方面是利用学生的大量方案充实自己的方案库。这对学生而言,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陷于竞赛亢奋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十分强的落差,进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同时,竞赛与教育的目的毕竟是不同的。

(3)师资、设备的问题

由于学校的盲目扩招,学生规模急剧扩大,但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教学设备的配置却捉襟见肘。教育机构仿造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投入巨资,遍地建大学城、配备实验大楼和设备就能出成果和人才吗?学校招聘的大量老师并不具有从事专业教学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很多高校并不具备从事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设施,学生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感,而不能深入地探讨设计。

二、建议

设计者要正确认识设计,并掌握合适的设计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讨论一下如何认识设计、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以及如何根据当前社会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

1.如何认识设计

对设计师而言,首先应该知道如何理解设计。“设计事理学”认为,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个物之约定俗成的概念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对“事”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

“设计事理学”——人为事物的科学是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及由此影响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的特征。这个规律就是搜寻需求目标的限制因素以确立“目标系统”——实“事”;然后再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技术、设备、形态、色彩等内因——求“是”的研究。这个阶段是概念设计阶段,也是创造“新物种”的阶段。而且“设计事理学”以目标系统为核心的理论工具,把看似零乱的各种外部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以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评价系统之所在。

2.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

设计思维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好的设计一定是“问题”的良好协调统一体。问题往往是通过现象与现象、现象与其外部因素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乃至在全过程中不断评价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

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目标和相应的方法,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又是渐进的、循环的,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学会用“系统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会在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和评价这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规律。

观察是设计思维的第一步,不会观察就根本无法进行思维,因为你连“问题”都发现不了,那又将“思维”什么呢?

“分析”意在将“整体”的组成成分按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工艺、形式等不同角度来观察。通常我们只将“物”本身去“分”开再归“类”,往往忽略了“物”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即“物”为何不被“自然”淘汰或被特定“人”在特定社会时代、环境等条件下所接受。被“观察”的信息应强调其存在“外部因素”,“分析”也必须将这些“外部因素”作为“分类”的范畴。“分”不是目的,“分”是为了认识“物”与所存在“外部因素”的关系和“物”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掌握“物”的本质和不同“物”之间的“共性”,从而“析”出每一“物”的“个性”和其“个性”存在的依据。

“归纳”还在于将具体而繁杂的问题进行分类,以析出“关系”,明确“目的”,为“重新整合关系”提供依据。尽管“分析”问题十分重要,但设计是为“解决”问题。“分析阶段”之目的是为了“析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归纳”出“实事求是”的“设计定位”以便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指提出“定位”有可能实施解决。“归纳”可以使我们的认识问题进一步地提高。如果说“分析”是为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而“归纳”则是“去伪存真”,为“由此及彼”奠定基础。

“联想”是在“观察、分析、归纳”阶段中强调“外因”基础上,以“物”赖与存在的“自然和人为自然”的“关系”限制下,以形成一个“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语境,能理解不相干的“物”在不同的分类角度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本质、目的,就能“举一反三”地领会“风马牛效应”的“莫名其妙”。

“创造”意在其既要创新还能实现。上述含义的“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始终贯穿了紧扣“目的”,研究实现“目的”的外因限制、理解“设计定位”是建立“目标系统”后的设计“评价系统”,也是选择、组织、整合、创造内因(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的依据。

“评价”不仅建立在紧紧围绕在对“物”的“观察、分析、”归纳“、”归纳“过程中,而且始终在研究“物”的“外部因素”限制下对“物”本身的影响。“师法造化”告诉我们“物竞天择”的道理。万物生存、繁衍都是因为它能“适应外部因素”或“改变内因”——“进化”以“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

有了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准则的价值观和客观、全面、系统的观察、分析、归纳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当然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系统关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举一反三”的“联想、创造”方法也就因势利导了。基于“事理”的“评价系统”不仅成为“观察、分析、归纳”的出发点;还是“联想、创造”的评价依据。

3.教育方式的调整

当代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使得仅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可能单独完成问题的解决。但是,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可能对新问题做出回答。于是,创造出新的知识以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必需要做的事情。这是对知识形态进行“内部的重新构建”,使之适应新的条件。老师并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启发与诱导这些学生产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只是有相对合理的答案。

另外,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也十分重要。因为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越来越大,人们又必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团队共同面对复杂的问题。在设计团队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一个组织系统内个体间的差异构成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而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则为竞争提供了条件,同时竞争也使系统保持活力。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拥有与人共事的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尤其现在的设计远非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

如今,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出振兴文化创意产业,提出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力度,这对于工业设计而言,都是重大的好消息。希望工业设计界的同仁能够趁此东风,推动工业设计的同时,关注社会观念、产业机制和设计教育方法改革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