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

时间:2022-11-20 09:27:00

导语:浅谈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

目前,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和日本二维动画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归功于动画角色的成功。这些优秀的动画角色几乎毫不例外地从本民族的色彩语言角度去体现其民族的精神面貌,从而形成富有民族文化的色彩风格。例如日本的龙猫与美国的米老鼠,这些动画形象都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色彩风格。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提高,动画角色的色彩运用早已不是简单的写实了,它会根据动画影片的整体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和民族性色彩的表现来加以色彩的渲染。色彩在二维动画影片的角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二维动画角色的色彩搭配

动画角色的色彩搭配,都是要根据最基本的色彩规律进行设计的。色彩的协调是一切色彩搭配的根本。创作者在确立动画角色的色彩基调后,根据色彩基调选择最能表现角色的色彩搭配。色彩搭配的方案,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1.以色相调和为基础的色彩搭配。按色相有序过渡的手法在动画角色色彩设计中经常运用,无论色相过渡的范围或大或小,用这一手法都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而且增强了色彩的趣味性、丰富性和感染力。如果以黄色为主导,色相搭配可以是柠檬黄、橘黄,同时配以偏冷的灰绿、灰蓝。2.以明度调和为基础的色彩搭配。其就是以明度对比来调和色彩,从而形成配色秩序的调和方法。明度配色主要通过明度的差别形成色彩的对比。明度在色彩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任何对比都强烈。它能影响画面的效果感觉,也是形体感和光感的关键所在。在不改变色相的情况下,通过加白达到高明度的色调;通过加灰达到中明度的色调;通过加黑达到低明度的色调。3.以纯度调和为基础的色彩搭配。其就是在一组缺乏配色秩序的色相中,分别加入与该色相明度相同的灰色,在不改变明度的情况下,达到纯度的统一。在色彩搭配中,通过调整纯度,可以使相同的色相形成不同的印象。色彩纯度越高,越给人以有力、充满朝气的印象;而纯度越低,越容易形成成熟、稳重的印象。以动画短片《纸飞机》中男主人公的形象为例,这部短片想要塑造的角色是个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的小男孩儿,同时又不失神秘色彩。因此,我选择以纯度调和为基础的色彩搭配,采用以黄色为主色,搭配透明的蓝色,使角色充满童趣,而又不失神秘色彩。男主人公的色彩搭配,加上简洁的线条、夸张的造型,既表现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又充分地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所以,正确地处理好动画角色的色彩搭配,能把角色表现得恰到好处,为整部动画影片增色不少,对整部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二维动画角色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原则与方法

1.色彩与整体风格的统一。动画影片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角色与整体动画风格的色彩关系,是设计者在设计一个富有情感的角色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应该在动画作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这样才能塑造出打动人心、富有个性的角色造型。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回忆积木之屋》,是一部充满了怀旧与诗意的短片,色彩的娴熟运用在这部短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部动画的画面呈灰暗调,昏暗的调子里主人公身着红衣绿裤,以一种高对比度的色彩组合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官效应。这部动画只有黄、蓝、红、绿这四种颜色,用简单的色彩互补体现出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装饰感,更好地体现了主题。而201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Paperman》则是回归迪士尼的绘画传统,短片的整体风格采用的是最简单、最华丽的复古黑白色调。为了与整部短片风格相统一,角色的色彩处理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传统的黑白。人物的黑白色调与短片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光影层次的黑白灰处理得非常到位。其用传统的黑白绘画手法,很好地诠释了一段唯美浪漫的爱情。2.色彩与形象的统一。在制作一部动画片之前,导演须确定形与色的风格。形与色本是一体,形中有色,色体现着形。动画中形的表现形式分为写实、夸张变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色的表现形式分为色彩对比的强、中、弱,体现出外扬、平常、内敛三种不同的张力。不同形式的形与色的统一会形成影片的不同风格,所选择的形与色的组合方式最终要与影片所表现的整体一致。如《凯尔经的秘密》,整部影片充满了装饰意味,画面的华美基本上都是依靠形式美的法则等进行处理。在动画中,人物的形象在几何化处理的基础之上,更有形式美,通过简洁但张扬的线条来表现角色的造型。色调则选择了高明度、低纯度的明亮色调,这一色调有清新、明亮的特性,富有装饰性意味。几何化的角色造型加上装饰意味的色彩,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官体验。色彩与形象的统一,使整部影片更具艺术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3.民族性色彩的运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设计者在动画角色的设计上也需要注重本民族色彩的运用。通常在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上,设计者都善于运用本民族的色彩艺术。深受人们喜爱的米老鼠角色,其造型和色彩的运用都极具美国色彩语言特色,多运用对比强烈、反差强烈的颜色来突出角色。动画造型的目的,就是通过线条、透视、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段的组合设计出极具个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角色,同时要善于运用本民族的色彩语言,创造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角色造型色彩就是以京剧脸谱和民间版画为参考,塑造了一个身穿黄色上衣、大红裤子的孙悟空形象。红色和黄色都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的色彩,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色彩视觉感官体验。因此,这一神采奕奕的齐天大圣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日本动画造型的色彩运用也非常符合日本的民族性色彩,其突出角色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符号化,识别性强。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笔下的龙猫造型简单明朗,非常符合日本动画角色色彩运用的特点,其用色极其简单,给人以清新自然的色彩感觉。

三、色彩在二维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作用

1.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视觉作用。1935年,美国第一部彩色影院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上映,标志着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进入动画影片的元素中。早期的动画为了强调漫画的夸张特性,在用色上面较多采用大红、深蓝、淡黄等非常“卡通”的色彩,其上色方式多以平涂为主,使动画角色更具卡通意味。如中国早期动画《葫芦兄弟》中的七个葫芦娃分别运用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角色形象,色彩定位时突出鲜艳、明快、活泼的特点,让观众一眼就能区分每个角色。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创作者越来越强调角色的空间感,如今大部分传统二维的商业动画都是采用二色法或三色法进行上色,通过色彩差异,利用色彩的明度、暗部、高光等,来表现角色的体积关系。2.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情感作用。色彩作为动画影片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不仅能够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更能表现动画角色的情感发展,从而更好地渲染整部影片的情感表达。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往往都是通过色彩的适当运用,丰富了创作者的造型途径,创造了更为饱满的角色形象,同时表现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发展。动画角色的色彩往往以夸张、外露而独具特色。色彩在参与造型、塑造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角色服饰时,应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生活环境等选择具有某种特征、意境和象征性的色彩,进行适当的色彩组合,来表现角色的形象、气质和精神面貌。如日本动漫作品《灌篮高手》中为了塑造一个热情正直、充满正义感的形象,将主人公樱木花道设计为身穿红色衣服;为了强化角色性格,头发的颜色采用的也是红色,把一个热情洋溢、热爱篮球的高中生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二维动画影片的世界里,色彩语言本身就是动画视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强调创作者的主观心理。动画角色的色彩通过它特有的概括与夸张、节奏鲜明的视觉功效,能表达角色在某些场合的特定情绪情感。其在影视动画的造型设计中经常出现,如根据色彩的运用去传达不同的造型设计所产生的不同含义,运用合理的颜色去更深地表达角色的情绪发展。3.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象征作用。色彩即是光,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特殊性和我们的视觉感受。色彩是有含义的,能产生象征和隐喻。每一种颜色都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给人以心理联想。只有认识不同色彩的性格所具有的客观表现效果和象征含义,才能在设计中实现准确地表达故事内涵的目标,达到心色合一的目的。红色是充满激情的颜色,代表所有正面而富有生命情感的颜色;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象征着希望、和平;蓝色给人们以冷的感觉,代表着冷静、无情、沉着,在动画片中常常用蓝色营造悲哀、恐惧的氛围;白色是光明的象征,具有高贵和纯洁的特性;黑色象征着死亡,表达了一种黑暗、消极的情绪。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代表不同的象征意义,我们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微妙的色彩情感,恰当地完善角色设计,从而推动角色的发展,深化动画影片的主题。

色彩对二维动画角色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起到了视觉造型作用,而且能够表现角色的性格,从而强化动画影片的主题,促进剧情的发展。因此,动画设计师在设计动画角色时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进行角色设计,绝不能简单照搬生活色彩,而是需要依据整部动画片的色彩风格和主题思想,精心设计出强化角色性格、与整体风格相统一的艺术性色彩。本人认为国产动画影片的发展首先要注重角色的定位,善于巧妙地借鉴和利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色彩,设计出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和特有造型风格的动画角色。同时加速培养动画色彩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以求早日找到属于当代国产动画自己的创作风格,实现中国动画色彩设计的民族风格化。

作者:黄丹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岑.动画角色中的角色性格塑造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司桂松.浅析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6.15

3.王婷婷.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