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情感化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2 02:34:57

导语:景观情感化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景观情感化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以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为目的,以龙舟池为例,对其景观情感化现状进行体验和分析。阐述情感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上展开深究,提出龙舟池景观情感化设计在三个层面上的提升路径。同时,通过对龙舟池景观情感化设计的研究,以期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提升提供可能的依据和参考,让城市景观迸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龙舟池;城市景观;情感化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本主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景观设计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景观的功能性,逐渐开始更加强调景观的本质和人的情感的建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当前,由于历史问题遗留或设计品味低等原因导致的景观情感体验的欠缺,是当前景观设计中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目前国内在情感化设计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领域,在景观领域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现有研究按照景观尺度分类可以分为景观要素、要素组以及单元三个层次。在单一景观要素与情感化设计的结合上,研究较多是植物造景的情感化设计方法,如徐萃[1]首次提出“植物情感化造景设计”的概念,研究人的情感诉求,并阐述了植物造景与情感化设计二者结合的途径;周旭丹[2]等分析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现状,并从植物景观营造情感的变化角度出发,提出了校园植物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田雨晨[3]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和数据分析,阐述情感化设计在公园植物景观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植物造景情感化”的方法。此外,在城市家居[4][5]的情感化设计上也有涉及。在景观要素组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与情感化设计的结合上,如李博峰[6]以本能、行为、反思三个情感层次为方向,对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高宇星[7]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人在内在情感设计、外在情感设计以及互动情感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情感需求的设计应用。在景观单元层面情感化设计研究包括古典园林、校园、居住区等,如张静文[8]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作为切入点来论述情感化设计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程晓、汪朝林[9]研究了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应用;何璐[10]通过研究学生在校园中情感变化影响因素,构建学生的情感需求体系,提出创新的设计策略。综上所述,研究都还局限在单一景观要素或特定功能区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上,对于具有复杂特性的城市景观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因此,本文选取集旅游、文化、体育、居民休闲等特性于一体城市景观——集美学村龙舟池,实地调研其景观现状情感体验并分析其现状情感缺失的原因,并对龙舟池景观情感设计方法进行探究,进而提出提升综合性、复杂特性的城市景观情感化设计水平的相关建议。

2研究范围及概况

2.1研究范围。龙舟池位于集美学村内,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以及各种文化机构的聚集地,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倾资创办。龙舟池位于集美学村的南部,与集杏海堤相连,毗邻厦门大桥和银江路两条快速路,交通优势明显。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龙舟池的内中外三池以及南堤公园(图2)。2.2龙舟池概况。集美龙舟文化从四五千年前祭奠龙王的“龙的节日”,再至二千多年前对“别舲舳”民俗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上千年的延续,却在近代中华民族多年的动荡中逐渐衰退。195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了强健人民的体魄,组织修建了龙舟池,使得一度中断的龙舟文化重新得以传承。因此,龙舟池不仅承载着龙舟文化,也代表着“爱国爱乡,强国强民”的嘉庚精神。如今,集美龙舟赛仍于每年端午节前一个星期在龙舟池开赛,且影响力逐年扩大,升级为国家级赛事。2017年,集美学村又入选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厦门旅游的新地标。龙舟池景观逐渐成为集旅游、文化、体育、居民休闲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景观。

3龙舟池景观情感化体验

3.1情感化设计的景观表达。情感化设计主要是基于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念,强调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思想,以满足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表现为人与作品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体现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情感化设计包含三个层面,分别为本能层面和行为层面以及反思层面[11]。在景观设计的范畴,本能层面主要是通过人们五感上的设计,以视觉和嗅觉等感觉为出发点去体验情感,可以通过景观的外形特征、色彩以及味道来表达;而行为层面则是以景观的使用功能为设计的重点,通过景观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和乐趣来传达情感;反思层面是本能层面和行为层面共同作用的引申层面,它往往发生在观察或体验之后,是一种经过对设计内容的联想和消化,在人类内心深处引发情感共鸣或自我认知的活动过程。反思层面的景观设计主要依赖于景观对人们记忆和情感的激发,在设计时着重景观文化性和独特性的塑造以及深层情感的显性化表达。3.2龙舟池景观情感体验。龙舟池作为综合性的城市景观,在满足体育事件的使用要求之外,应对龙舟池景观使用者的感情需求匹配以更加细致、人性化的设计。3.2.1非赛期体育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龙舟池作为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城市景观公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龙舟池拥有条件设施完好的人工湖和龙舟运动所需的设备,但是在龙舟赛之后,龙舟池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极大的浪费了嘉庚先生留下的宝贵资源。例如池畔建有“启明”、“长庚”、“南辉”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这些亭子都是为龙舟赛观赛和裁判布置,但是除去龙舟赛期间的使用,大部分时间无人问津。3.2.2龙舟池水量不稳定,滨海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龙舟池水是由海水引来,定时蓄水排水,为了避免水质的恶化,排水后将池水放空暴晒杀菌。这直接导致龙舟池水量十分不稳定,水落时暴露出裸露的池底,影响观感(图3)。同时,由于远离海的内池和中池相对于外池蓄水排水更加迟缓,导致龙舟池内中外三池水质不同,内池水质最差,腥臭味明显,行走在池边无法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心情。此外,龙舟池临近海边不过十几米,却未考虑人们的亲水和望海情节。横起大堤阻隔滨海景观,虽处海边却不得远眺和亲近。优质的海滨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没有发挥旅游活力的吸引点。以上可以发现,龙舟池水景观存在本能以及行为层面上的情感缺失。3.2.3街道休闲小品设置缺乏合理性、舒适性、创意性。龙舟池周边街道休闲小品的设置存在着行为层面的情感缺失问题(图4)。比如休闲座椅的缺乏促使人们坐在路边的石墩上休息;不合理的座椅布置方式迫使行人与龙舟池相背而坐;缺乏半私密的交往空间等。此外,龙舟池的观景系统的设置过于简易,缺乏舒适性和创意性。龙舟池的观景系统除了靠近路边的亭子,只有一些简易的半圆形的观景台。观景台没有休闲座椅,围着及胸高的栏杆,这种观景台对日常休闲居民来说的吸引力很小。因此,除了龙舟赛举办期间,其他时间很少会被用到。3.2.4行道树布置不合理,植物景观设计亟待提升。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中应该说是相当重要的,植物的种类选择、组合方式以及配置方式的不同能够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给人不同的情感感受。首先龙舟池周边行道树的布置十分不合理,由于道路整修的历史原因,新植的行道树与原先的行道树位置并不一致,阻碍行人顺畅通行。其次,植物景观多位于边角空间,景观绿化作为填补用地间空隙的方式,植物配置和组合方式缺乏相应的设计。3.2.5建筑夜景强化嘉庚风格,提升反思层情感体验。厦门最负盛名的嘉庚风格建筑集中在龙舟池周围,嘉庚风格建筑独特的屋顶形态是厦门区别于其他城市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夜色中LED灯带将嘉庚风格建筑的大屋顶形态清晰的勾勒出来(图5),流光溢彩的灯光点亮建筑轮廓线,让嘉庚风格在夜色中更加醒目,即便在夜晚也非常具有观赏性,很大程度提升了龙舟池景观在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

4景观的情感化设计方法

总的来说,龙舟池的景观情感体验差强人意,龙舟池在情感化的设计上还亟待提升。因此,针对龙舟池景观情感体验的现状,本文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面提出改善龙舟池景观情感体验的策略。4.1本能层景观设计方法。在本能层面的景观情感体验中,视觉和嗅觉是五觉中感知环境较为重要的感觉。因此,本文从视觉感知和嗅觉感知两个方面,提出本能层面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建议。4.1.1视觉感知。视觉是五感中最重要的一种感觉,是人与外界环境联系的主要通道。不同的空间会诱发不同的视觉体验,可以通过在游览路线上设计多样的视觉要素的对比以及空间视觉感受的突变和渐变的组合,以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其次,视觉要素的空间组织和设计应因地制宜的采取差异化手法,选取当地景观元素和景观形式进行设计,考虑景观的原真性和本土性,避免“千城一品”的发生。以龙舟池景区的海景观为例,可突出海资源的波澜壮阔视觉效果,满足人们望水情节。在设计时应以硬质铺装向树林再向沙滩过渡,以形成开阔-幽深-开阔的视觉体验,形成富有连续性的滨海景观。4.1.2嗅觉感知。嗅觉是同情感和记忆联系最紧密的,气味一旦在脑中形成嗅觉记忆,在再次闻到相同味道时很容易诱发当时情感和记忆。而龙舟池景观的嗅觉感知设计,可以从水环境治理和芳香植物的种植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在水环境的治理上,应寻求更加高效的水环境治理的方法。避免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腥臭影响人们的嗅觉体验。目前,龙舟池主要通过定期排干池水暴晒除菌的方式避免池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污染。同时,也带来了池水量不稳定的稳定。应建立池水与海水的稳定交换,以解决水污染和水景观不稳定的问题。其次,景区中嗅觉感知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植物,植物散发的味道能够令人心情愉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此外,海边风中的海盐味、寺庙焚香的味道等都可以建立景区嗅觉记忆与情感记忆联系。4.2行为层景观设计方法。行为层面景观设计应紧扣“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景的交互设计。因此,设计时应着重景观的功能性、参与性两个方面,以完善行为层的景观情感体验。4.2.1完善景观的功能性,提供便捷、舒适的体验。景观设计时应尊重人性规律。对于龙舟池景观来说,合理的布置街道休闲座椅和半公共空间是让行人体会到情感关爱的方法之一。为驻留的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交往空间,让行人舒适、更有尊严的休息。龙舟池周边应适当地设计停驻点,如景观亭、观景台等,使游客劳逸结合。这些景观小品的布置在满足休闲需要之外,还应考虑人体工程学和美观的要求。同时,结合厦门的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应设计雨棚等遮蔽物,在阴雨天和漫长的夏日提供遮挡。4.2.2增强景观的参与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景观设计的时候应特别注重使用人群的参与性,可参与性景观能给人带来更加记忆深刻的观景体验,让观景过程更富有趣味。龙舟池景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以提高景观的参与性。比如在不举行龙舟赛的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龙舟赛的设施安排龙舟体验区;或者将岸边与常年闲置的湖心亭之间用设施联通,让人们体验湖心亭观景;滨海岸线安全区域适当布置的亲水区、沙滩嬉戏区等。4.3反思层景观设计方法。与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不同的是,反思层次主要受观景人自身的文化、经历的影响,它的情感寄托主要由人类内在的思想意识决定,与设计本身无关。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采取设计符号的抽象提炼和景观形态指向性设计的方式,通过移情的手法将设计与人的内心进行接轨,从而产生反映。首先,通过将区域文化特征抽象提炼进行符号化设计,运用设计符号引起个人情感的联想与共鸣人们进一步思考。设计符号应该具有可识别性,让设计符号内涵意义能够被人们认知,同时还能与人们产生情感反馈。对于龙舟池而言,可以将龙舟文化和嘉庚文化进行抽象化符号化表达,将设计符号多次运用来指引人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感知。其次,可以对景观形态进行指向性设计。景观的形态特征属于本能层,将形态表征作为联系本能层与反思层的桥梁,通过景观形态的指向性设计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记忆。龙舟池可以通过景观小品、植物等要素的形态设计,呈现龙舟池的历史文化底蕴。

5结语

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情感化设计也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城市景观的与时俱进离不开情感化设计,它是人们认知和感知环境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对龙舟池景观情感化的感知,发现其在水景观、街道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的情感体验都差强人意。据此,紧密结合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三大层次的特性,提出提升龙舟池景观情感化设计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龙舟池及其他景观情感化设计提供可能的参考,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的设计品味、激发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萃.城市综合性公园中植物情感化造景设计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5.

[2]周旭丹,何兰,姚莹,李欣然,彭宝瑶.注重植物景观情感化设计营造和谐美好校园文化空间——以北方寒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J].吉林农业,2017(16):80-81.

[3]田雨晨.情感化设计在现代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桂旭坤.户外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7.

[5]缪晓宾.城市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6]李博峰.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7]高宇星.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情感化设计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14.

[8]张静文.情感化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28(09):240.

[9]程晓,汪朝森.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7):249-250.

[10]何璐.中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11]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9-96.

作者:霍雅琦 单位: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