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餐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时间:2022-08-05 11:15:04
导语:学龄前儿童餐具情感化设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学龄前儿童的情感表现
学龄前儿童禀赋各异,能感受到的情感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样化,表达与运用情绪的方式各有不同,能够将其情绪直接或间接地释放与表达在其使用物品上构成了情感化的体现。鉴于学龄前儿童情感的特殊性,按照“幼儿的高级情感”分类,将分别从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方面对儿童在餐饮时的情感状态做分析。首先道德感上,随自觉性的增长,儿童越来越能够自我感受与自我评价。例如,在成就、能力、品质等方面,并为了间接的得到成人的认可,会效仿遵守良好的道德习惯与纪律规矩。5、6岁儿童已经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从而生活中有一定自我约束力,而对3、4岁左右的儿童来说道德感常体现在等同道德约束力量下成人的不满为其带来的羞愧感,其羞愧感早在1岁多形成——被否定、被斥责等都容易使他们羞怯。通常在用餐中有文明用餐的道德约束(包括正确使用餐具),他们破坏了“规矩”时。例如,将餐具倒扣在地上或摔碎,那么会在情绪上因违背了大人们对物品使用的准则而表现出害怕。这时愧疚感挫败感等的负面情绪力量对于该阶段儿童来讲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原本的行动,使其不愿再立即用餐,影响用餐进程。其次,美感。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儿童就表现出倾心色彩明丽与有图案的东西,能够从声音、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感知美好与愉悦,到了学龄前阶段,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对美的体验则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变得愈益丰富。在美的意境里,色彩代表了物品的特定属性并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这对于儿童同样适用——儿童从3~4岁开始能够辨认红、黄、绿、蓝、橙、紫等基本颜色,发育尚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其辨色能力有限,对棕、灰等混合色辨认较为困难。而对图形图像,该阶段儿童对物体与空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知和联想能力。2~3岁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初级阶段,5~6岁时能够明显表现出有意想象,并创造丰富、符合逻辑的想象,他们所具有的色、形偏好等使自己有着独到的审美能力,如会被卡通的可爱造型吸引。因此,在用餐时间,有些儿童会对其拥有像玩具一样的个性餐具表现出自豪、欣喜并积极地等待餐点。最后,3、4岁的儿童开始能够对未知事物发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对认知得到回应的满足是其“理智感”的表现。针对学龄前早期的儿童可以借助益智的方式满足其认知的兴趣,如学会餐筷的使用能使他们有自我能力实现的成就感,而对5、6岁的儿童可对其进行指导学习使用更复杂的器具,并且其好奇心的发展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并得到满足。
餐具设计的原则从最根本上讲无外乎两点:安全与易用。笔者认为儿童餐具设计中,根据“马斯洛金字塔”的人类需求理论,儿童渴望饮食属于生理需要,接下来的(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均包含精神需求中感性的部分,从这个角度将儿童情感需求与餐具设计结合起来,可以较全面地顾全儿童在餐饮时的情感状态,使儿童的用餐情绪得到调整。而这种应用表现在设计原则上即为易用性上的完善。回应“爱的需要”对于学龄前儿童,用餐中体现在与大人之间的互动,感受到被成人的认可。为满足其感受,可以在设计中加入需手动完成的趣味元素,让他们容易学习、容易完成。例如,适合3岁左右儿童的益智拼图餐盘,每种餐具按照大小不同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鉴于该阶段儿童已有位置关系的概念,则用餐过程使儿童对形状、大小的把握得到增强,将用完的餐具放回原处也使他们完成好力所能及的事,得到被认可的满足感。“尊重的需要”即传递出对儿童选择的尊重与认可。因此,首先给予其选择的多样性。例如,色彩的多选,夺目的高纯度色彩易引起兴奋;造型各异,不抑制其想象力的释放,尊重了该阶段儿童的天性,将儿童用餐带入快乐的旅程。自我实现是一种对自我能动性的肯定。马斯洛理论中,它处于“金字塔”的最顶层,表示最高级层次的需求,也是各层级需求满足的综合评价。若是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儿童独自完成新的尝试,满足其认知与能动的愿望,那么将促进他们注重自我实践,更加热爱探索未知世界与学习新的技能。例如,有“冷暖自知的水杯”就是利用色相的差别表征不同的冷暖感受——杯口处可看到颜色指示。有一定色彩认知的5、6岁的儿童在使用该水杯根据指示速知其水温,从而促进自觉与独立,实现自我管理。
3结语
餐饮与生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高质量生活需求也为餐具的设计创新提引了新的方向。设计餐具就是为了儿童就餐更得心应手,得心才能更应手,“情感化设计”重在“得心”,它不是为了求其附加价值而去努力的造物方式,而是以与儿童情感的触动作为途径,实现人与物的联结,达到最终目标:维护情感、善待情感,爱护儿童的身心。
作者:郝晨 张小平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 上一篇: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意见
- 下一篇:环保局机关党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