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探析

时间:2022-10-21 02:50:49

导语: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探析

摘要:本文以交通流线为切入点,通过实际调研和项目经验相结合,分析了工业建筑平面设计中在交通流线方面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围绕人车流线,停车空间、物流场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总平面交通流线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引导与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交通流线;总平面

我国现代工业开始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工业建筑也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工业建筑大多由西方国家设计修建,主要是一批西式的老工业厂房和仓库。过去的工业建筑的功能较为单一,建筑形象也基本相似,在总平面设计方面较为忽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工业为核心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特别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段时间,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这一变化也对工业建筑的形态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综上所述,随着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的建设正在迎来一轮新的高潮,然而经过实际调研后发现,许多工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特别是交通流线方面的设计并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生产需求,并且伴随着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建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迫切的需要更加合理的工业建筑总平面规划和更加科学的交通流线的设计。因此对工业建筑进行系统性研究,特别是总平面的交通流线研究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1背景分析

1.1工业建筑高速增长。根据文献调研,1976~1994年底,我国建造工业厂房4.08亿平方米,仓库1.57亿平方米,合计5.655亿平方米。1995~2015年底,我国建造工业建筑总面积为61.44亿平方米,其中2000年之前建筑面积较少,在1亿平方米一下,从2008年开始,我国工业建筑迅猛发展,每年新建设的工业建筑总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1.2生产物流方式转变。传统工业建筑单一的总平面布局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新的生产方式的需求,现代工业建筑涉及进料、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全过程体系的建立。传统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高密度工业建筑正在逐步减少,大多数企业也从对生产本身的关注进而转变为对生产环境的关注,并且越来越强调生产与物流的高运转效率和竖立鲜明的企业人文形象。因此,与时俱进、功能多样的经过优化设计的工业建筑总平面更能为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提供更高效的生产效率和更舒适的人文环境。1.3相关理论研究较晚。我国的工业建筑建设相对于更早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实践应用也较落后。随着近年来工业建筑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大部分研究多是围绕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的资料收集,对工业建筑总平面的研究,特别是交通流线方面的梳理较少。

2调研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早期的一些工业建筑一味的追求生产功能,而忽略了交通流线在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不仅影响了自身的使用,甚至还给周边的城市交通也带了巨大压力。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人车流线混乱。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工业厂房仅设置一个出入口,导致行人与机动车,机动车与货车,行人与货车之间均无法单独隔离,造成人车混行的乱象。其结果就造成基地内交通流线混乱,生产人员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物流效率也无法得到提升。并且某些工厂在早晚高峰时间段由于其交通流线设计混乱导致厂区出入口出现严重拥堵现象,进而影响了周边城市交通的通畅。2.2停车空间匮乏。缺乏必要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货车的停车空间在调研过程中频频出现,由于没有在设计初期规划好停车场布局和规模,导致停车位非常紧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间工作人员用电动车代替了曾经的自行车作为日常通勤,但大部分工厂并没有设置足够的电动车充电点位以及雨棚,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停在路边,甚至占用了消防车道,不仅影响了人员安全和货流效率,更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更有不少工厂没有设置大车停车位,导致货车不得不占用基地外的城市道路,干扰了正常的城市交通。2.3物流场地缺失调研发现许多厂房由于一味追求生产面积最大化,较少考虑到进出货需要的物流空间,其具体表现为:道路转弯半径不够,路缘石和绿化被损坏严重;没有大车回车场地,经常需要使用倒车的方式进出厂区,严重影响货运效率和基地内的人员安全;装卸货区域紧张,叉车与货车之间的接驳效率低下。

3优化策略

3.1合理规划交通流线。对于工业建筑来说,基地道路不仅是厂区内部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连接的过渡性道路,也是其内部交通流线组织的重要环节,在其总平面的设计中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1)节约土地,在满足现有需要和充分考虑未来扩建可行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满足规划开发强度需求。(2)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如环形消防车道的规范要求以及满足消防车及货车的转弯半径需求等。(3)考虑地下管线、绿化、照明、人行硬质铺地等附属设施的同步实施。(4)合理分配路权,以高效、安全为目的,利用绿化、铺地、景观小品等方式设置厂区内的慢行系统,保证非机动车辆和人行的交通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厂区人文环境。除了满足基本的人车分流要求以外,在有特殊生产工艺需求的厂区里还需要合理设计原材料及废弃物料的运输路线,做到“洁污分流”。在周边城市交通较复杂的区域还需要考虑“时间分流”,使人员及货物可以和通勤高峰进行错峰避让,提高厂区经营效率的同时还不影响城市交通。3.2充分考虑停车空间。工业建筑不仅要满足工艺生产的需求,还要解决各方面的车辆停放问题。例如公务车辆、员工车辆、访客车辆、装卸货车辆等,因此厂区停车场应集约用地统一规划,避免车辆在厂区内随意穿行,路边随意停放,这样既便于车辆管理,又保证厂区安全,如图1所示:还可在建筑一侧或利用楼层侧向的夹层空间布置立体车库,这种方式既可大大缓解停车位不足的压力又避免了车辆在厂区内部穿行,如图2所示:图1某厂区设计(作者自绘)3.3优化物流场地设计。在设计工业建筑总平面时,因大型货车及消防车的转弯半径较大,应充分考虑其装卸货空间和回转场地,避免造成货车在厂区道路中装卸货或占用城市道路停留等候的问题。在设计初期应注意收集以下数据:①厂区进出货量;②峰值时刻的车辆数;③每次装卸货时间;④车辆的载重、长度、转弯半径等数据。物流场地的优化设计可以使货物装卸更加高效、安全、有序,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经验计算得出:载重4T的货车,其回转空间长度需要16米;厢式车其回转空间长度需要33米。

4结语

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与工业建筑的建设与发展与息息相关,在其不同的时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然而从国内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来看,早期建设的传统工业厂房已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的需求,加之有关工业建筑交通流线的研究资料也比较稀少陈旧,因此有必要系统的梳理工业建筑在交通流线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得出有效可行的实施策略。本文以期对后序建筑师在其相关的设计工作中提供一定引导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梁熠哲.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总平面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8.

[2]庄旭.现代医药工业建筑设计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3]刘兵阳.物流园区功能设施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4]于亚男.基于产业工艺的工业建筑设计实践研究——以医药建筑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7.

作者:刘诗涛 高笑平 单位: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