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的融合

时间:2022-06-15 10:25:56

导语: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的融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艺术的融合

一、传统中国艺术对平面设计的价值

1.借鉴与学习

在艺术历史长河中,国内外许多艺术创作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传统中国艺术的影响,克里姆特的《吻》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除了直接使用传统中国艺术中的元素装饰画面,比如年画、刺绣等,他运用这些元素的造型增添了作品中西方艺术不曾出现的画面,而且还借鉴了传统中国艺术中的艺术表现技巧,色彩和造型都进行了大胆的创造。还有闻名于世的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同样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用到的散点透视法,比如其作品《格尔尼卡》,这幅画中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出现画中,看上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显示出了毕加索立体派的风格。

2.独特的表现手法

传统中国艺术之所以在现代都还大受追捧,其原因就是传统艺术作品通过使用独特的表现技巧,让本来很平常事物呈现设计的独特美感。比如中国国的传统艺术剪纸,从剪纸造型中可以看出我国我国民族装饰的形式美,从构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艺术对平稳和安定的追求,从形式中利用点、线、面三种平面几何原色的对比,加上色彩的反衬,达到一种虚实相生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剪纸中所采用的表现技巧对于当下平面设计同样可以适用,从作品体现出传统艺术的特有表现技巧。

3.丰富的文化含义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拟人、比如、对比等,正是通诺不同的表现方法也让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也表现出了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吉祥如意的生活追求。而这些文化不仅从具象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也将其赋予在一些抽象的事物中,达到一种感性和理性兼具的效果。比如传统艺术中很多都包含着以鱼表达连年有余,以松鹤表达健康长寿,以牡丹表达富贵,以竹表达正直,以兰花表达君子等。这些文化元素对于现在平面设计是素材的来源,也是增加作品文化含义的灵感。

二、平面设计融合传统中国艺术的途径

1.将传统艺术作为设计的视觉中心

成功的平面设计必须要有吸引人的亮点,而这个亮点就是作品的视觉中心,是让人可以看过之后就能记住的关键。将传统艺术作为平面的视觉中心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同时也是突出现代设计中传统艺术的有效途径。比如靳埭强在宁波海报展中设计的作品《服装与文化》,他是通过一把竹尺将服装和文化的联系表现出来,这部作品的视觉点在于整体是一个衣架的造型,竹尺以写实的形式作为衣架的横梁,然后再用中国水墨画的手法绘成圆弧状,两者结合构成衣架,以此象征着中西方文化的结合,进而突显出主题。这部作品的视觉中心点能突出,除了写实与抽象的结合,还有就是大片的留白,简洁而大方,让人一下子就可以注意到画面的中心。

2.以写意表现设计内在情感

写意是传统中国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相比于西方写实的艺术风格,写意更注重通过抽象的事物将作品内在意义和情感赋予其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而不是局限于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内涵。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多作品正是借鉴传统中国写意手法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内涵,比如中国申奥时所设计的标志,从表面上看并不能看出具体是在表现什么,但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就可以知道其实际上是将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中国结合太极造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抽象性的人物动作,完美地将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体现现代平面设计中,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抒情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中国对运动的独特解读。

3.简约与虚一而静的融合

虚一而静是传统中国艺术所特有的一种审美观,与虚实结合突出生动相比,其更注重以简单的事物形成安静、平稳、和谐的情境。而这种审美观与现代简约风格正好是不谋而合,将其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在突出作品简洁的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传统的韵味,与现代的美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而这种融合也是目前许多设计追求并实践的理想。比如靳埭强的作品《生活遗产》,主体为色彩艳丽的水墨莲花,加上少量的阐述文字,这就构成整幅画的内容,没有复杂的图画和文字说明,只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像表达出作品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主题。这幅画也体现出了靳埭强一贯的风格,就是留下大片的留白,完美地将现代的简约和传统艺术中的虚一而静相融合。还有陈幼坚为其茶馆设计的推广标志,这个标志除了“MRCHAN”代表个人性质的说明外,主体就是由一支佛手构成,并以环绕的形式在手的周边配上了文字的说明,再加上点题的佛手捻茶叶,不仅充分的显示出了这幅作品的主题时推广茶文化,而且也将传统艺术由静生空的法则融合到平面设计中,简约而不简单也正是在此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三、结束语

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艺术要想实现完美的融合,就需要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的表达,更应重视将文化的内涵挖掘出来,并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即使是一副简单作品同样也能具有设计的价值。

作者:杨春燕 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