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论文(共10篇)

时间:2022-03-24 10:50:24

导语: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论文(共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平面设计专业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保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感知能力,还能够将教与学充分结合起来,而且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的标准。所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以营造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运用于社会的氛围。首先,对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提出要求。以此作为建设的指导性体系,通过各种资源的相互配合,再现实践环境的真实场景,聘请资深的职业讲师,为学生讲解平面设计职场中的文化、环境,使学生深入了解平面设计在职场中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将员工平面设计的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其次,实行校内基地校企联合的运行模式。学校与企业商讨达成一致,由学校承接部分企业的平面设计业务,学校必须保障平面设计业务完成的质量,同时聘请企业内部员工作为校内基地的指导教师或相关负责人,促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企业的工作模式,为其正式进入社会岗位提供经验。最后,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通过不同途径实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尽量贴近真实的企业单位。学校可外派平面设计的教师到社会企业中去,学习企业的运行模式与运行规律,致力于创造具有企业氛围的校内基地,或者定期组织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交流会,借鉴外校成熟基地建设经验,在保障自身校内基地的建设水平的同时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平面设计专业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校外环境中所包含的平面设计知识丰富多彩,同时学生在校外环境中实践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指导和培训,所以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建立以校外环境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基础保障,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与校外企业的高度配合与融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校外企业是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基础的,校外基地建设不论是在合作伙伴上还是在合作模式上对校外企业、高校都是有挑战性的,因此校外基地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校外基地对合作企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方面要保障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提供合适的岗位,帮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由此高校与企业才可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第二,注重合作企业的内在素质。部分校外企业看重高校专业人资的丰富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在校外基地刻苦实习但是并没有取得任何效益,滋生消极情绪,这对企业和高校都是不利的,因此高校在进行校外企业合作时,一定要注重企业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期间,高校应采取跟踪服务的措施,确保学生在校外基地中可得到专业的平面设计指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第三,校外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校外企业合作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学生的管理模式。学生在校外基地的教学模式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如,某些平面设计企业有淡季、旺季之分,高校可与企业商讨,在校外企业业务的淡季,可在职场中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促使学生在适应企业环境的基础上学习到专业的知识;在校外企业业务的旺季,初期可挑选比较优秀的学生首先进入工作岗位,然后逐渐将所有的校外基地实习生安排到岗位中。学生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与高校共同决定的,可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管理模式,如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工作内容由企业管理,而其生活、学习方面由学校管理,双向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此才可促进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给予了高度的期望,高校应培养高素质的平面设计人才。

本文作者:庞迎庆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第二篇

1单科教学,不便于融会贯通,不利于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首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方正书版、3DSMAX、AUTOCAD等,以前我们采用的都是类似《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类的单科教程,每节课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一门软件的某些工具(命令)进行案例教学,一个案例做完后不知道这个工具(命令)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哪个地方会常用,做好的案例也不知往哪儿用,时间长了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了,这个工具(命令)的用法也会因为印象不深刻,记忆不牢固而忘掉。也就是说学只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用。其次,每门软件都有它的特色,比如Photoshop在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强功能,这是其他软件所不能及的,在绘制平面矢量图时CorelDRAW和IlluStrator无疑又是最方便的、方正软件在报刊杂志排版方面又简单又快捷,3DSMAX在做三维立体构图时功能又是无可比拟的、AUTOCAD在制图方面又是强手。平时我们每个老师只熟悉其中一门课进行教学,遇到一个实际任务,往往仅凭一个软件很难快速完成,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很难适应工作中的综合设计要求。经过企业专家的访谈和论证,老板想要的毕业生不是只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员,而是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应变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这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和需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变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业务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再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多个学科横切,重组教学内容,教材就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

经过到企业的多次实践,和企业专家多次交流沟通后,我们专业的老师有一个共同认识,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应该是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从接到客户的一个要求开始,到分析、决策,设计多种方案,确定方案后,打印印刷、裁切出成品、客户提货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呢?教材又该怎么编写呢?我初步认为我们不按软件来分课程,按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来分课程,至少分四门课程《数码图像后期处理》、《网站美工》、《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比如《数码图像后期处理》一书则主要是PhotoShop软件调图修图功能的应用,项目一:婚纱影楼的数码照制作(5寸照、7寸照、写真照等),项目二是证件照制作,(1寸照,2寸照、驾照、身份证照、护照等)项目三:婚纱照制作(婚纱相册,大幅婚纱照,电子相册等),这块可能用到电子相册制作软件或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教程。《网站美工》主要针对网站设计前期的静态网页设计,主要是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素材的调色、再加工,网页插画设计等知识点。再如:《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两本书以CorelDRAW软件或IlluStrator软件操作为主,针对不同的任务用到什么软件,教什么软件,比如每幅作品中都有数码照片的调色和图像再加工,那就讲Photoshop的调色技巧,书籍装帧项目中书内页排版就讲方正飞腾软件,封皮就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软件,这两本书我们主要提取了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彩页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报纸排版设计、异形不干胶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板面设计、字体设计、卡片设计。这样,我们把教材就变成了企业中常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一个项目任务涉及到多个软件的操作技巧,用到哪科就讲哪科,教会学生把所有学科融会贯通起来,灵活把握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每一个项目涉及到不同的输出工具和制作流程,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就能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个项目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到企业中就能很会适应工作环境。

3投身企业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适应教师岗位更高的要求

课程内容改革后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早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学生,杜明汉院长强调:“现在,在知识的海洋里,到处都是知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接受知识,学生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事物的时间,速度比我们老师接触的又早又快,老师不再是掌握知识最多的,也不是最权威的,那么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呢?”我想我们以前把教软件操作当作教学重点是个误区,我们应该利用最多5%的时间教会学生学习软件里的命令和工具有哪些?怎么用?把95%的时间用在让学生去根据客户要求调研,分析、决策,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把一个个满意的作品交上来。至于调研可以直接去市场调研,也可以到网络上调研,也可以同学们互换角色模拟调研,必须让学生到实践中寻求他想要的答案,在调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对新任务的分析决策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便是老师指导加引导的时候,可以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启发和辅导,从而让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作品上交后,还要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同学们每一次创作后都能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取长补短。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掌握一门设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从一门软件的精通到多门软件的精通,从参与企业实践,到能独当一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都需要教师静静地潜下身来,谦虚认真地向企业专家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把控课堂上的每一个节奏,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才能把每个技能点落实到实处。

总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才刚开始,我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新知识、新技能,做好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

本文作者:许淑红工作单位: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第三篇

一、对策略型设计的分析

策略性设计的出现成为时尚的象征,在市场营销的观点下,策略型设计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设计,而是将营销与其涉及的范畴进行融合,使各类营销方法在产品的上市、入市和成市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效果。策略型设计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促进了平面设计师的市场化。优秀的平面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对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其二,具备准确把握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其三,具备丰富的创意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对图形充分发挥想象;其四,掌握与印刷有关的知识。策略型设计时代对平面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面设计师除了要掌握以上技能,还要促进自身向分析者角色转变,对营销策略进行掌握,从战略角度对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因此,在策略型设计时代,设计将不再是独立存在的部门,而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共同参与。

二、现代市场与策略型设计的联系

在现代经济的竞争中,策略型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因为策略型设计具备实效性、系统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不同于普通的策划服务和单纯的设计,策略型设计往往在营销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产品营销的精神内涵,对产品形象进行优化,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如,可采公司在设计“可采眼贴膜”时,最初由于受到产品形象的影响,并未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可采公司通过改变设计方向,从策略型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的包装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限度地凸显“可采眼贴膜”的特色,进而获得了顺利的营销进展,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可见,策略型设计可以充分体现企业的性质、产品的特性、销售和营销,改变企业对设计的认识,不断为企业创造效益。

三、策略型设计时代对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

1.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

策略型设计时代更加注重设计师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但目前部分平面设计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保守的教学方法,往往不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增加探索性话题,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评估,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设计的原则。另外,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造,让学生深度挖掘设计方案的潜在因素,让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融入社会。

2.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

在策略型设计时代,平面设计教学要增加对市场营销知识的补充,在平面设计教学的知识框架中增加市场营销策划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平面设计教学在专业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如,并未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市场分析学课程和广告策划学课程,或者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只是采用单纯的理论传授,没有帮助学生对市场做出理性的分析,使开设的教学课程形同虚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提升学生的市场综合分析能力。为此,在实际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的传授和讲解,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邀请经验丰富的广告策划人为学生上课,组织学生到策划公司进行学习和观摩,让学生对设计的流程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创新的主动性。

平面设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应该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伴随着策略型时代的到来,业界不能再将平面设计看做单独的产业,要加强平面设计与现代市场的联系,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高校要认真对待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问题,要从策略型设计的角度出发,促进平面设计教学创新工作顺利开展。

本文作者: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工作单位:姚文婷

第四篇

一、系统化资料库夯实传承的基石

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间美术传递出的情感也是最真实质朴并且极具感染力的,在表面的实用性的同时,也潜在着许多最初始的文化观念与习惯。首先在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特点,其次在色彩方面,独特的大胆用色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语言,或热烈大胆、或素雅沉静。对于从事平面设计教学的教师来说,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既是各地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下地域文化最直观的反映,也是指导学生开拓创作理念的不竭源泉。借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名言:“我们的脚下埋藏着巨大的矿脉,我们需要的是发现的眼睛。”[1]民间美术图形造型上取法自然,但又不拘泥于自然,如何运用平面设计语言正确、充分地传达民间美术的精髓,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将其应用到设计中去,是我们在教学中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因此,建立系统化的民间美术资料库对于设计教学来说刻不容缓,作为传道授业的一线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整合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资料,进一步挖掘开拓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建立翔实的系统化资料库,夯实文化传承的基石,为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提供大量充分的可借鉴的文化资源。

二、从教育出发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研究民间美术图形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相关或交叉学科也开始意识到民间美术的借鉴利用价值,在一些民俗特产的品牌及包装设计过程中,对民间美术符号的利用不仅涉及造型技巧、色彩等方面,也强化了文化意蕴的利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如今很多优秀民间艺术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即让艺人获得收益以维持生计的功能,这就使优秀民间艺术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被继承,而不能作为职业被继承和发展,一些爱好者很难投入全部精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部继承尚且困难,发展就更无从谈起。因此,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老艺人特别是有绝技的艺人,抛弃固有的成见,开门授艺、广收门徒,这样,即便优秀民间艺术失去了实用功能,仍然能在众多的爱好者中得到保留,让更多的人去学习、研究和创新,才能使得民间美术后继有人。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全部推给政府,高校教育也应有所担当,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度调研民间美术的特点,与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一起潜心研究。优秀民间艺术的发展最终是要以市场的承认为基础的,在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中寻求更加贴近市场的设计选题,培养一批民间艺术带头人,让优秀民间艺术在实践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通过有效的图形信息传递帮助民间艺人打开市场,提倡和鼓励当地群众消费优秀民间艺术,让优秀民间艺术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与人们的生活一同存在和发展,也只有让优秀的民间艺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到其应处的位置,才是对优秀民间艺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才能推动优秀民间艺术与时代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在设计中强化民间美术的挖掘不仅能为设计创造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文化的了解,产生心灵的共鸣及对品牌的信赖感,延长其生命周期。民间美术的传承恰恰说明了普通民众对美永不停息的追求,更说明了民间美术不随时间的变迁而泯灭的重要性[2]。综观目前国内的设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作品在盲目抄袭拼凑中,失去了形式的存在的本真。要让优秀民间艺术保持原汁原味,防止形式存在而内容死亡的行而上,也就成了平面设计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设计的消费者来说,面对一个新的设计,必然是要先在现有的世界中为其找到一个可联想的“原形”,才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产生心灵的认知与认同感。这种“原形”作为客观现实的存在,实际上就是现存的“文化”。民间美术在图形上善于用比喻、借喻、谐音、双关、暗示等方法,委婉含蓄地传达出美好的祝愿与祝福,如传统图案中喜鹊和梅花让人联想到“喜上眉梢”,松与鹤的形象寓意着“长寿”,牡丹体现“富贵”,猴子骑马代表“马上封侯”等。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输灌这些理念并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熟练驾驭图形的能力,在创作中善于运用这些优秀民间美术的图形符号语言,既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思维习惯,同时又美观大方、含蓄委婉地传递了民族文化。将民间美术中纯真质朴的情感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使作品传递出本源的自然美感,这样的设计本身是在传递着一种文化,同时也是在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四、从教育出发引导学生继承创新

文化传统影响着设计,设计又创造着新的文化。任何一种优秀民间艺术的存在都只是一个过程,时代的发展导致人们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发展,使一部分民间艺术失去创造财富的功能和既有的审美群体,开始逐步远离人们的生活直至远离人们的文化视野,再加上对民间美术重视和保护的欠缺,也导致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陷入困境甚至走向消亡。民间美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对于平面设计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要引导学生继承创新首要的问题是要杜绝抄袭,继承不是简单的克隆和元素堆砌。面对一个新的设计,消费者必然要先在现有的世界中为其找到一个可类比联想的原形,才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认知并且产生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符号的形式特征的抽离、提炼与整合,在塑造新形象的同时又保留原来符号形式的感知意味,这才是继承与创新意的核心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设计不停留在符号的表面上,而是深入研究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其结构,再加以沿用,使设计紧跟时代脉络,体现独到的设计构思;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强化创新,在学习民间美术造型特点的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摆脱既往的符号表面形式及其之间的形而上的模仿,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诠释、发展品牌理念,这既是文化符号意义上的表达,也是我们追求民间传统文化应用于平面设计表达中的最高境界。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艺术与科学、艺术与设计的界限不再是那么的泾渭分明,在生活设计化的今天,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构筑了新的价值观,新的文化观引导新的个性与流行的趋势,借鉴民间美术的原生态艺术来发展平面设计,将民间审美文化的原生形式合理地融合在设计里,是新时期设计师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推动民间美术与平面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符合现代消费观念的品牌,不仅扩展了传统民间美术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策略,优势互补、双向通融,这也是提升平面设计教学质量的根本意义所在。

本文作者:张惠工作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第五篇

1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1广告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发展不够理性

毫无疑问,广告行业的发展和繁荣推动了广告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但是这股热潮也让人们丧失了对广告行业的理性预期和评价。高校在缺乏必要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告学专业平面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快速膨胀,虽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难以保障。与此同时,社会观点也对高校培养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产生一定的误导,广告学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远远要比人们认为的要复杂的多,不是懂一点电脑知识、有一点创意就可以的。

1.2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同样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摒弃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创新,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摆脱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调动不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授课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本中色彩、版式以及字体进行,与社会需要脱节。第二,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期间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广告学专业的平面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素质,忽视营销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

1.3缺乏专业的广告学专业平面上设计教师

广告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兴起比较晚,很多广告设计的教师都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的,尽管他们拥有高超的审美品位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都缺少广告学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广告运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而且也缺乏广告面向市场的商业解读水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对受众心理以及什么需求的分析不够,很可能会过分强调唯美的意境的塑造而忽视了受众心理、投放方式以及广告调查的研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2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

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多元化视角下的符号、元素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信息理念和受众需求将不同符号应用到广告设计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广告学平面设计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不免感到乏味、枯燥,调动和不起学习积极性,因此,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由理论转化为图形以及符号的欣赏和创意方面。通过多媒体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优秀作品,感观刺激让学生感受色彩、图形、结构的组合以及变形,通过平面、二维、三维图形的一次展示,让学生体会混维空间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引导学生大胆创意,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形式以及肌理来加强视觉冲击效果。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宽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内。肆意展开灵感的双翅。

2.3调整教学安排

传统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平面设计韵律以及色彩组合规律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生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严谨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在设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侧重学生对于图形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广告学专业的特色为基础,并立足于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不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本文作者:陶柯工作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六篇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典型“任务”来完成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建构,“任务”要求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有着密切联系。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移植到具体岗位工作的代表性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研究,了解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使用适当的学习资源,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平面设计实训概述

“实训”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其实质是以特定岗位的职业活动为中心设计、依据解决相关职业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将有关学科的知识领域融合到技术应用领域的能力本位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效率高,更适合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平面课程设计实训则是按照职业平面设计师的标准,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训,通过模拟实际岗位工作环境,引进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实训过程采取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市场,成为该行业的主力。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着力体现能力为本、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通过任务、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将知识点和职业能力实践融进课题训练中,彻底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现状

1、实训课程整体现状不乐观

通过对我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图形图像处理以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四个专业的调查,了解到我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学生二年级时分三个方向(平面、视听、网络)进行相关课程专题学习,结合项目课程实训,以及毕业实实训(学时:14周,学分:14),此外数信学院的图形图像专业以及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也开设相关课程。虽然有相关课程但是课时却很少,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训课程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3.21%对于目前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安排表示满意,高达50%的学生认为很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14.29%、7.14%。

2、实训内容理论化,脱离岗位实际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不满足我校的实训课程现状,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实训内容过于简单,只提交一些简单的作业,达不到实训的强度;二是仅仅是理论课堂的延伸,实践性的操作,未涉及实际岗位工作,更没有真实的项目任务驱动,达不到实训的深度;三是实训缺乏体系化、系统化,学生接触的是孤立的知识点,调查中很多学生提到对岗位实际工作项目、流程不知道,只知道知识点和相应操作,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将课堂上的理论只是应用于实践中,更别说创新了。

3、实训方式简单化,课堂知识延伸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实训只是在机房做些简单作业,大都以教师讲解理论,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作业一般是教师自己以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形式融合,跟岗位实际工作项目任务联系不紧密,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更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实际任务深度和广度。图形设计专业有简单的实训,接触到岗位工作实际任务,但是比例仅仅为1.79%。调研中的其他专业学生目前的实训大都是理论化、简单化的做作业:以理论讲解演示方式进行实训的高达44.64%,而注重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的仅占23.21%和1.79%。

4、实训师资严重匮乏

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实训教师严重匮乏,相关项目的实训均缺乏专业指导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企业指导人员。实训课程由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兼任的高达43.64%,18.18%实训的由本校相关研究的教师担任,拥有专业的指导教师的实训占29.09,而涉及到企业专员的实训仅为9.09%。

5、实训基地建设落后

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平面设计类的实训基地几乎没有,实验只是在机房操作,由于机房设备数量、性能、开放时间等有限,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研究项目本身的意义,所以实训也就成了仅仅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已。调查中很多的学生提到并建议实验设备尽快健全、改善,实验室管理开放化,在学生课余时间全面开放,勿仅限于上课时间开放,让学生能用有充分时间和空间去完成任务,做好实践。同时还迫切希望尽快增设企业实训基地,校企联合使理论与市场接轨,并通过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驱动,了解相关岗位工作实际流程和细节,以实现实训和就业的无缝接轨。

四、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议

1、实训任务真实化

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最终任务是将学生带入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环境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符合岗位要求和专业要求,实现学以致用,为学生以后的顶岗实习或就业做好准备。因而无论是设计理念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项目培训还是综合培训都应该尽可能引进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尽可能模拟接近于真实工作的任务。

2、实训教师联合化

实训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该类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问题所在。由于实训涉及知识点一般较宽泛,且许多内容涉及岗位工作具体流程和新技术新设备等领域,同时还要求指导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布任务和进行指导。因此建议采用“专业教师+企业技工”模式,将熟悉教学的教师和企业岗位工作者结合能很好解决不懂企业实际亦或是不了解学生等问题,无疑会明显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

。3、实训基地完善化

在改善实训场所上,可以借鉴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训体验的模式。实训前期在高校进行,通过校内实训来模拟企业的具体工作任务,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经过学校的前期实训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能力与经验,这样到企业可以快速地融入到企业的岗位工作之中,也便于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

4、实训管理体系化

平面课程实训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课程实践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也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管理,构建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对实训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编写实训课程大纲和实训教材,制定实训具体计划,安排各环节实训课程。教师体系管理,健全实训教师队伍,包括专业带头人、企业技术骨干、校内外实践指导老师,教学督导等。领导机构管理,设立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带领,主要负责监督与考核。对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计划、教学指导老师实施管理,建立和创立各种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档案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

5、实训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是改进和反馈,运用各种方法考核学生成绩,根据结果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和教学的发展。评价标准应该以行业企业制定的岗位能力为依据,来考察学生的和标准的符合度,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评价内容主要是岗位见习和能力实训,综合实训包括实训过程学生的出勤情况,小组参与情况、实训报告、项目完成等等来评价。

五、结语

论目前高校对校内实训都很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实训场地小,实训时间、空间都有限,实训与岗位任务实际关联性不好保障,不足以满足大量学生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的辅助实践活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扩充试验基地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定期企业实训将学生下放到具体工作岗位进行体验学习,当然也可以和企业联合进行订单式培养。总之,实训课程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整体上提升,要让实训课程收到真正的效果。

本文作者:李建英王清清次晨阳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第七篇

一、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学校在师资力量的构建上存在思路模糊的问题,让美术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平面设计教学,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实践锻炼,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完整,他们出具的作品本身就存在设计力不足的问题,更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总体来说,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学资源十分有限

平面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对设计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广阔视野、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活动。但职业学校对该专业的认识尚有不足,且受自身条件的约束,致使校方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学生设计素材的获取和设计创意的产生还停留在教师传授和网络查询阶段,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局限,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三)专业特性难以凸显

平面设计不同于简单的绘画或是软件操作,它需要设计者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强大的创造力、独特的表现力及正向的鉴赏力。在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对这些专业特性持忽视态度,或受制于教师水平、教学资源等因素而使专业特性难以凸显,使平面设计流于单向、枯燥,缺乏生命力。

(四)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职业学校在专业接收方面往往不设门槛,不对学生做基础要求,导致很多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仅凭喜好进入该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的问题给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障碍,专业提高也很难实现。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后却掌握不了专业技能,对其顺利就业产生很大影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方法

(一)转变师资,引入思路

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准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师选择时必须转变思路,确保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拥有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师都并非科班出身,仅凭借熟识平面设计软件这一条件来承担教育任务,对绘画、艺术、文学、营销、消费心理都缺少深入理解,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在引进教师时可以考虑外聘广告公司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平面设计,能够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拥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从而获得择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要培养出真正的设计师,职业学校在平面设计课程设置上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调整,既要符合专业特性又要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掌握设计技能。首先,要将文化课与计算机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兴趣,例如将语文课与广告文案课融会贯通,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引领学生进行优秀广告文案的欣赏。其次,课程设置要尽量多元,除了基础的文化课、专业课、计算机软件课之外,还应增设摄影、鉴赏、营销学等课程,使学生设计的作品更有根基,更能迎合市场需求。再次,对于计算机软件课程来说,教师要注意进行细化,体现课程的交叉性。比如将课程解构为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排版设计、海报设计等,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学生也可获得更加专业的技能。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设计软件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

(三)丰富设计教学手段

职业学校中以往的平面设计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生的设计能力得不到切实的锻炼,势必难以适应就业需求,这就需要平面设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手段探索。首先,要设立小班化教学模式,这是由于学生在设计思路、素材运用上有很大差异,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指导,辅助学生拓展思路,进行创新,而这只有在小班中这种一对一的指导中才有可能实现。其次,教师要将临摹教学与创新培养结合起来,鉴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创新不足,教师在前期可以将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临摹,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版式、色彩、审美概念。在学生不断积累的同时,教师要提出创新要求,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设计思路,将新的创意与个性带入设计当中。只有这样,设计作品才能更有灵魂,满足企业的平面设计需求,辅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开启校企合作模式

在职业学校办学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实效性较高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工作需求,使他们找到能力提升的方向,还能够实现企业定点培养,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于平面设计教学来说,更应注重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发挥能动性,积极与优秀广告公司建立合作。例如,可以将广告公司内成功的设计作品引入到课堂当中,使学生对成功作品的设计元素有基本的了解;或将公司内资深设计师请到学校,开办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新近的设计理念,明确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还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公司实习,感受企业氛围,接触真实设计案例,这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学校要将校企合作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促使学生的设计水平更加符合就业需求,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总之,职业学校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合作模式上进行探究与改进,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本文作者:肖书峦工作单位:襄阳市技师学院

第八篇

1实施“学用合一”的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现有教材不能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现状,我们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坚持知识与能力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我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中将工业产品设计(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平面设计、动画片制作等比赛项目的竞赛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印前制作员等岗位的应知应会纳入教学内容中。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改革,切实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技能鉴定一次通过率保持在98%以上,省市技能大赛的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好。

2探索模块驱动实训教学模式

围绕人才培养层次,立足岗位能力需求,以代表性工作任务为单位设置实训模块,以驱动推进为手段,整合模块构建典型工作任务,建设满足项目实训的教学场所,编写实训项目指导书和任务书,突出学生职业技能。我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定位为图像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印前制作员等3个岗位,设置12个模块,整合为3个典型项目。模块驱动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巩固了学生岗位能力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3建立多元参与的评价模式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突出技能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双主体、重过程、企业化标准”的评价模式。多元性原则强调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的内容多元化。(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其中学生主要是自评和互评。(2)评价方式和手段多元化。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操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3)评价内容多元化。体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养成、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体质、文化理论、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岗位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如我在图像设计师这一个专业定位上,提炼了证件照制作、婚纱照制作、画册制作等3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化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在实训过程中,每个任务都对学生进行考勤与纪律评价,每个模块组织学生对实训作品进行小组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等。最后,模块包括的每个任务的考勤与纪律的过程性评价与模块作品的学生、教师和企业师傅等各方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该模块的分数。期末考试时,将模块的平均分数和期末考试分值再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出该课程的分数。顶岗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要对每一个实习生进行评价,作为推荐就业的直接依据。

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教师,所以必须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抓手,采取培训进修和“下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比例。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不断增强校企双方的交流合作,选送优秀教师到高校进修、到名企实践,促进教师动态、实时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前沿,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聘请行业内优秀平面设计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同时加强校本培训,实施“传、帮、带”教师培养制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建成一支师德风范优、教学水平高、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本文作者:吉新华工作单位: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第九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

本次实践课程,主要对象是职三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前提是他们已经具备职一的美术绘画基础,职二掌握图形图像处理以及相关设计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这些前提条件都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做好铺垫。为了适应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及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在平面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上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掌握专业设计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跳过企业的适应期,基本适应从事平面创意、平面策划、印刷制作等平面设计工作岗位。以岗位培养为出发点的实践课程,是以企业平面设计岗位情景的课堂模拟方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把企业的工作制度、工作形式等引入课堂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轮流任职平面设计企业中所需的不同岗位,负责相应工作内容,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进行模拟。从承担项目、市场考察、分析研究、创意设计,到完成设计、印刷成品等,全过程由老师监督指导,通过这一方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就业。长期以来,本校与周边一些广告企业一直建立着合作关系,为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学中也聘请过平面设计师进课堂为学生讲学交流,针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带领学生到平面公司实地考察,了解设计师、印刷一线工人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对企业分工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这些实践交流活动十分受学生欢迎,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作好铺垫。

二、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出发点的实践课程内容

学生进入毕业班,平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全面展开,学校提供室场成立设计工作室,为学生设计提供设计实践的平台,并增设工作室窗口,服务于校园,为学校平时的各种活动设计海报,并通过设计竞赛方式选拔优秀作品在校园展示宣传,让实践课程更进一步得到拓展。

(一)虚拟项目设计流程的实践教学。设计项目是职三学生在教学中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技巧以后进行的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设计、制作、印刷、成品包装装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进行命题设计,完成六大类型的平面设计作品: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画册设计、产品广告设计、传单设计、艺术绘画创作等六大类等。这些设计项目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分布任务,并邀请企业设计师作设计指导,学校提供了配置较好的电脑室,50人的班级,分成了10个小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每组成员分别完成六类作品。设计项目确定下来后,便着手组织学生市场考察研究,了解设计任务与市场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各组确定所要设计的具体内容。随后各小组开始拟定几套创意方案草图,确定设计方案后开始进行电脑制作。以设计项目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平面设计流程以及以及印刷制作所用的软件以及文件格式,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通过实践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发现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并自己行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随着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脑美术班学生的机房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充分满足了学生在设计与创作过程中所用的设计软件。

1.设计初稿的拟订。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确定自己要进行的设计方向,拟订作品的表现形式,达不到要求的作品重新构思创意与制作,激发学生深入构思创意,为求作品精湛,初稿经过各自反复推敲,由专业老师把关确定下来,为下一步的电脑制作作好准备。

2.效果图的制作。作品的电脑效果图主要通过photoshop、Illustrator以及coreldraw等几个设计软件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作品效果图的尺寸大小、色彩模式、格式等,为后面的作品成品印刷要求作准备。制作过程中学生还会碰到技术问题,老师得及时给予指导,技巧运用,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色彩运用是否协调,产品形体塑造透视是否准确得及时给予更正,各组成员建立团结的合作关系,遇到问题先在内部解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品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能力。3.作品的排版。各小组设计制作完成作品以后,接下来就是印刷前的排版,因为这个要考虑到印刷费用问题,所以,怎样排版更合理、更节省经费也是个大考验,各组在作品进行排版前,得按广告公司的印刷机器的尺寸规格编排,印刷后还得将各个作品分别裁剪成独立作品以便做最后的包装与装饰,这点得由专业教师引入指导,学生细心操作最终得以完成。

(三)企业实践锻炼,体验实际工作流程。作品制作并排版完成,下一步工序就是送到广告公司进行喷画印刷,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企业体验,通过观看印刷工人印刷出图,成品过膜,裁剪等一系列工序,然后由工人引导学生亲自设计师参与提问,主要针对学生的优势给予鼓励,并对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最后各组的总分统计,评比出优秀作品。通过这次实践课程教学探索让我们的课堂与社会接轨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从中获得一些心得和体会,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更明确了,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成果有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但是,这实践课程教学探索只是初次探索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也因条件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平面设计实践教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想法,能够拓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或相近的改革的新思想和新思路,本着学以致用为目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市场人才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创作人才。

综上所述,中职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必须结合本校实际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做结体的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学生喜欢实践探索的心理,减少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主体。

本文作者:曹阳工作单位: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第十篇

一、创新的办学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缺乏灵活性和高度同质化的大学传统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创新能力的发展。阿尔托大学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芬兰政府改革高等教育体系的产物。以“创新”为办学基调,以建设“世界最好的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使命、以创业型大学为依托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果。阿尔托大学的创新办学理念,不仅包含创新知识的产生,还涵盖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以及创新知识的转移、利用和创造新需求的创新活动,是一个知识集成应用的过程,阿尔托大学注重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建构,保障创新质量,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办学使命,旨在把争取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相结合。从确立独立法人地位、建立董事会制度、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资金来源多元化,到设立设计工厂、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等,阿尔托大学诸多举措都是以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基础的。

二、设计工厂——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创新教育平台

设计工厂是学校通过内外着力,建立的一个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能力有机生成的生态系统,即知识集成应用能力有机生成系统。在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我们参观了设计工厂里面的著名芬兰知名企业iittala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学校发挥的地沿优势和场地资源优势,把知名的、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的设计研发分部引进学校,实现了产、学、研、用的高度融合,在这里,学校成为企业的智库和人才基地,企业也成为学校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的提供了平台。在设计工厂里,企业的设计主管,主笔设计师可以更多机会地成为设计课程的教学力量,而学生的一些设计课程也可以和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相链接,教学内容鲜活、实用、而且始终与实际联系,紧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和趋势。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里著名企业ilttalide的产品研发中心里,很多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在企业设计师的带领下参与了产品的研发而且表现突出,其作品被企业采用并生产,一毕业就被这些大的企业留用,他们的设计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使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配备,学生课程实践这些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解决,教学效果良好,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有助于企业的产品研发在人员、条件的配备上一直保持在学科的前沿水平。实在是一个多赢的合理运作模式。在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的产、学、研、用不再是相互分离的,是一个交互作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显然,第一次学术革命形成的以教学和研究为使命的大学功能定位难以满足这种要求。知识经济崛起的时代呼唤大学把知识的转移与应用纳入功能范畴,并肩负起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第三使命”,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强大的创新辐射作用。因此,设计工厂,为设计服务社会的设计实践教学开辟了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路径。

三、科学、灵活的教学模式

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设有艺术系、数字艺术及媒体系、工业设计系、服装设计系、陶艺系等,在汉娜女士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各个系的教学空间和实验室。据介绍,设计学院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满足行业需要为本位来设立,以“适用”为宗旨,并根据实际需要每年作一定的调整,因此,其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由于以学生能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为目的,设计学院的课程目录和内容并不固定。在教学上大多数的课程是聘请本国或国际一流的设计大师做讲座或带领课题研究来进行,学生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图书馆有充足的藏书,他们有大量的参考书目需要阅读。设计学院的教室多为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以课题讨论为主,以答辩和提交实物结合的方式来作为课题的作业提交。在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室内设计、材料设计和工业设计方向的本科生学习和课程安排都是基于设计项目,每年学院都会进行50-60个项目,每个学生在4年中大约能参与10-16个项目。学校每年都会承接许多设计项目,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获得充分赞助,而且在芬兰高校活动很难获得商业支持。甚至有些公益性质的项目,其实政府并未出资,设计费用主要来自学校的日常经费和小部分商业设计机构赞助。但是,校方认为,学校方面获得的回报不是简单用钱能衡量的。一方面,这种项目为学校维系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增加了学校的声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获得成长,毕业后也更容易得到商业设计机构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接受了用户体验、战略创新、服务设计等专业教育与训练的学生们,将通过不同的设计角度与各自的专业背景来探讨问题,并用融会贯通的设计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这些项目也不会止步于课程的结束,除了项目本身会继续下去外,在设计博物馆,学生们的作品被展出,并交给公众评价。在这个任何大门都向优秀的创意打开的学校,有理由相信,学生们会通过课程找到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设计学院几乎所有的工作室都是开放式的,在明亮、宽敞的教学交流空间周围的走廊和电梯间,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和教学活动、讲座的介绍和时间安排公告,浓厚的学术气氛扑面而来。令我印象更深的是,在教室中还设置了沙发、酒吧台、小型厨房、咖啡座等非常人性化的设施,这么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让人瞬间就能感受到这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育模式,开放的教育氛围。

四、强调跨界、跨学科的融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服务设计这一设计门类逐渐成为设计前沿,了解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蕴含的设计机会在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跨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是未来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外界的眼中,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培养的设计师是多能的,他们的设计是“实在”的,他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能考虑到设计本身以外的相关环节对设计的影响,这源于学校把一种设计观念提升到对设计教育方向的总体指导上,注重跨学科,跨界的交叉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提倡通才的培养,体现创意、商业、技术的创新融合。比如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他可以学建筑、室内设计、家具、景观设计、汽车设计,影视制作,甚至工程学、经济学等等,学生不仅具备设计的能力,还有整体性的设计思维,以设计推动创新。

五、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参观交流中,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的实验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备先进完善的木工实验室、金工实验室、玻璃陶瓷实验室、染织纺织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室等等,都是可以把设计构想变成成品实样的生产空间,学校能够提供工艺精度相当高的生产条件,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有先进完善的实验室为基础,科学而严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率运作的有力保证。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的实验室都是开放式的,装有门禁系统,师生可凭工作证、学生证进入使用。每个实验室有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管理,工具摆放整齐,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实验室使用时间安排以预约制进行,是学院里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场所,即便在假期也有教师和学生在使用。

六、采用灵活的构建模式

建立多学科集优导向、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平台。我国目前艺术设计院校的师资构建模式,在编的固定编制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绝大部分,客聘教师的实际比例非常少,存在着严重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在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里,情况刚好相反,他们采取灵活多变的师资团队构建模式,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性强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他们是固定编制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比例非常少,客聘教师占教师人数的绝大部分。绝大部分来自工商企业界的第一线,具有出色的职业背景。例如,创意与文化产业学院(包含艺术设计、影视制作、数字动画、服装设计、音乐)的教师,70%以上是艺术设计师、导演制片人、视觉传达、动画设计师等。商学院的教师,多数是企业的总经理、会计师、金融师、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经理等。工程与信息学院的教师,多半是汽车、航空、电子通信、计算机工程师。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在读学生75人,固定的教授只有2人,助教3人,但是,一个专业的客聘教授就有五十几个,他们是来自各个不同大企业的设计师,学会的专家、博物馆研究员等等的。学院会在学期一开始,根据他们的个人工作时间表,配合、迁就他们的校外工作时间,安排他们的课程,必要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采取大师、设计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教授同一门课,分别负责不同阶段的授课方式。使之互相不冲突。由于客聘教授、专家的资源丰富,学生能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较高素质的、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的指导,教学效果良好。与此同时,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教师团队成员必须是获本专业博士以上学位并具备5年以上实践设计工作经验,或者是在知名的企业中实际的设计作品得到社会的广泛应用和认可的有5年以上实践设计经验的主笔设计师。通过与建筑学院、理工学院、经济学院强强联合,为设计学院提供师资共享、以及跨学科研究小组、共同的研究中心等提供多学科平台支持,在此基础上交叉融合、聚集更有活力、特色更鲜明的设计学院教学团队。短短的十几天考察一晃而过,却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革命。阿尔托大学设计教育的创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能力有机生成的生态系统,带给我们一连串的启示:设计教育改革,对内,应以制度创新为基础,自主地通过组织上的重新安排、集优导向的交叉学科融合、多层次与多主体的交互协作、提升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造就大学的创业能力以及为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形成创新、创业、有效知识转移与满足需求的主动进取与持续发展的态势;对外,与产业界和政府保持紧密联系,分享思想,发展创意,创造知识财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创建新市场并产生需求驱动的联合研发合作,确保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设计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演进的过程,代表着大学设计院校发展范式的进步,其具体措施并不固定。放眼国际,不断适应本国变化的具体环境,由外而内逐步深化,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的创新教育模式,对于我们国内的设计教育,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本文作者:邹建敏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