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13 04:04:00
导语:环境艺术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境艺术有着宽广的内涵,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的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追求的目标,其任务在于设计出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环境艺术又被称为环境设计,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按照生活层次的组织关系,环境设计逐渐分化,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建筑、园林、城市……这种现代学科研究的分类是人们的认识由混沌走向明晰的演变结果,也是环境设计不断深化过程的表现。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在多伯定义的基础上,我将环境艺术的定义概括为: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实际上,“环境艺术”有着其自身的内涵,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西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作品形式包括环境雕塑、壁画、装置、大地艺术等。
如果说“环境艺术”是艺术家更多地依托具体环境并通过其作品表达他们的理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则赋予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表现形式除具有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之外,具体的功能、技术、经济等因京也制约着设计与创作,事实上它已是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设计分支学科,具有多种专业内涵和属性。
在国家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专业,其专业内容包含室内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即以研究和设定室内空间、光色、家俱、陈设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室内设计,和以研究和设定建筑、绿化、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设施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以来的十多年中,环境景观设计借助于室内设计专业的母体迅速成长壮大,加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专业学术内涵的渗透与融合,“室内”与“室外”由“环境艺术设计”逐渐走向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从单一专业成长为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名称、由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专业群。但从历史,世界上最早出现有意识进行绿地经营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经营绿地的意识非常浅显。人们在一些自然条件能满足居住要求,但缺乏与自然山水有更亲密接触的地区,通常利用绿地经营来调节与自然接触的心理需求,获取情感安宁和审美的满足。这是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初始阶段。也发展到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设计形式,主要是“唯美主义”形式。文人、艺术家、设计师们史诗般的意境创作,给大地织上了无比美丽的锦绣地毯。
十六世纪以后,人类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发展,文学艺术思维不断进步,环境艺术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同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功能使用上我们要结合它的科学性,以科学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科学美,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科学审美功能达到统一。可以说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但总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谐调关系却逐渐产生恶化。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被禁锢在我们自己建造的机械的环境中。在现代都市这样复杂的生活空间里,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审视人类最本能最深层的需要-----。所以环境艺术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针对我国的建筑与环境设计状况早些年就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他认为“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融合为一体”。⑴这无疑是对经典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科的整合,明晰了环境设计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要实现涉及环境设计各学科之间交融,以及建筑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整合的基础上才能使可见的物质环境体现不可见的设计意向,进而达到美化、净化人们生活空间的目的。此外,在一些具体施工的环境设计项目中,往往以盲目选择高档装修材料来掩盖设计的缺陷,甚至为弥补规划失误,而随便添加离题太远的雕塑作品乃至水体,绿化等。这种表面的装点办法,绝非正确之道,只能带来不良的后果。倘若设计没有着眼于或没有体现其整体空间构思意境内在联系的话,则会导致东拼西凑、杂乱无章、乱贴材料等毫无章法的肤浅效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哲理是颇能点破这个因果依存关系的。论及环境空间的创造,就不能不关系到人的参与,弄清人与空间的关系,对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强烈要求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环境艺术,已必然成为当今设计的主要趋势。因此我们不仅能随时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科技,而且能创造性地组织实际操作,变美好的蓝图为现实的人居环境”。
总之,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同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功能使用上我们要结合它的科学性,以科学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科学美,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科学审美功能达到统一。可以说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但总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注释:参考文献
马国馨,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周干峙,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城市规划。
沈蔚等,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屈德印/李慧玲,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扫描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吕品晶,继承整合发展——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浅议
黄宇,环境生态问题漫谈,化学工业版社。
- 上一篇:城市广场规划管理论文
- 下一篇:产品语意现代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