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1 09:50:08

导语: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20世纪末,中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井喷时期,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当前转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量的提升到质的提升,从注重形态到注重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城市发展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人们也开始反思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从而出现了“校城一体化”的概念。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从而采取高度集约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官产学合作”的方针①,促使其大学校园空间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尤其从近年一些新建和改扩建的校园来看,“校城一体化”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图1)。其发展经验对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有一定的借鉴性。本文从大量日本大学校园案例中选取四所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域的校园为例,总结其在校城一体化方面各自具有的特色,重点研究其校园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提出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设计思路,以期对中国未来大学走向校城一体化提供研究基础。

1校城一体化研究的背景

当前国内大学校园大多以“大院模式”为主导——面积较大,在城市空间中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学在管理、交通等方面的独立性很强,与城市的连接面相对狭窄。校园内部空间自成一体,与城市空间缺乏延续性,形成城市中的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堡垒。然而,客观而言,一方面大学需要城市的供给,另一方面大学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因此,无论是在人员还是物质方面,大学与城市的互动交换是大量且频繁的②。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校城一体化”的概念被反复提及。“校城一体化”来源于欧洲传统大学的布局方式,表现为大学校园在没有围墙的条件下有机分布在城镇中,其内涵强调紧凑用地布局、功能混合和可步行性。“校城一体化”意在城市土地开发统一协调、空间结构合理优化,实现校园和城市的同步均质发展,让城市空间从块状分割到有机融合③[1]。西方校城一体化思维中所体现的城市规划中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城市与学校的调适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日本大学校园校城一体化建设经验

2.1日本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的城市资源融合、社区协同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面临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一系列严峻社会问题,日本提出“官产学合作”方针。日本学者也开始了对大学校园的重新思考,关注大学在城市中的文脉,通过校园来协同社区发展,产-学-政府的合作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日本的文部科学省(MEXT)2010年在《大学规划基本方针》中提出:基于大学的理念和使命,未来的教育和研究应该促进社会贡献、产学的合作。具体为体现为(1)推动官产学资源融合,形成官产学多点发力、合作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2)促进地区稳定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2]。2016年MEXT进一步颁布《国立大学法人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日本的很多大学088校园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校园空间规划上都开始向官产学资源融合靠拢。与之相对应,中国在2006年将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大学校园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相应影响。日本大学在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的方法策略,值得中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本文从中选取四所各具特色的日本大学校园,分析其校园空间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

2.2日本四所大学校园校城一体化空间设计研究

2.2.1佐贺大学本庄校区(1)大学区位分析佐贺大学是一所1949年建校、具有悠久历史的日本国立大学。2016年的本庄校区规划中提出了COC(CenterforCommunity)概念并推进了改革,制定了从2016年到2066年的50年计划,以校园价值最大化和社会开放为目标,打造一所“未来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大学”[3]。佐贺大学本庄校区位于佐贺县中央核心区的西南角,毗邻市文化中心,周围主要是住宅区。校园的南侧、东侧都有主干道,校园南侧有国道穿越,交通繁忙(图2)。(2)入口边界空间(北门)的改造之前校园北门有一个使用率不高的广场,且校园边界由围墙组成,相对封闭。现在,北门区域的围墙被打开,在广场附近修建了一个美术馆,用于展览、收藏和储存大学及当地社区的艺术和工艺品,并向市民提供参观、教育和研究的机会[4]。美术馆的建成推动了大学和社区的文化互利共生(图3)。(3)扩大校园内开放公共区域在佐贺大学本庄校区2016年的校园规划中(图4),北门广场附近的校舍被拆除,边界开放空间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校园中的公共开放空间面积也加以扩大,主要集中在两条交通主干道及横穿校园南北的溪流上。这些公共区对市民开放,供他们参观、散步,这里也是学生交流、活动举办的场所,是一个校园的活化空间。该校区案例表明:校园边界空间的改造使校园与城市由点接触转变为线接触,接触面扩大,社区与学校的部分功能开始融合,边界空间和校园内部的空间开放程度都有所增加,校园与社区间的互动更为紧密。2.2.2北海道大学札幌校区(1)大学区位分析北海道札幌校区毗邻札幌市中心,东面为学园都市线,南面为千叶线,交通便利。在2016年3月制定的《札幌第二次城市规划总体规划》中,北海道大学札幌校区被定义为“高附加值功能区”之一[5],具有工业、旅游、文化艺术、体育等功能,成为能带动城市活力的中心。为推动官产学资源融合,北海道大学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其功能(图5)。(2)校园结构与城市空间①与城市道路相联系的校园公共空间由北海道大学的校园历史地图比较可见,其校园轴线呈现从南向北扩展趋势(图6)。在扩展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整合。这些空间向校园的东西两侧延展,成为活跃校园氛围的重要场所,并形成了3条轴线:南门部分的绿植广场,北14条、北18条。由于校园内宜人的景观和丰富的空间,吸引了周边设施人群及当地居民、游客等进行通勤、散步、观光等活动[6]。校园与城市之间设有多个出入口,南门、北12条门、北13条门、北18条门、北20条门、北门、西门、桑园门等8个大门与周围城市空间有很好的通达性,具有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潜力。因此在北海道大学2018年的规划中,计划对这些与外部空间相联系的校门区域进行改造,其目的是改善交通流线,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可以停留的场所[7](图7)。②北区第二农场的扩建在北海道大学1996年和2006年的规划中,都提出对北部第二农场进行改建[8],在2018年规划中这片区域已经成为一个官产学研究基地,包含校内的3大片区:校内研究区,产学合作区以及创业孵化区。相应的,在校园边界以外城市区域出现了依托大学的官产学合作集群(图8)。校园公共空间的整合及其与城市交通、周边配套的连接、众多大门区域的场所化改造,都试图将校园融入到城市体系中,创作一个共享、开放和具有体验感的校园空间。而北二农场的改建,不仅改变了校园边界的形态,也对周边城市产生了辐射影响,改变了城市空间格局。2.2.3立命馆大学大阪茨城校区(1)大学区位分析立命馆大学大阪茨城校区建于2011年,毗邻政府管理的岩仓公园。大阪茨城校区被网格状的城市交通所包围,北面是城市规划道路,西面是JR东海道线,南面是近畿高速公路。JR东海道线的西侧有大型商业设施(图9)。校园规划是由规划师、学生、茨木市政府、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推进的结果。大学与政府达成了以下协议:将1.5公顷土地无偿租借给大学,大学应建设具有市民活动功能的建筑;政府将在大学周边建设配套设施[8]。(2)校园结构与城市空间①交通系统与城市的联系:“学习轴”与“公民交流轴”校园规划遵循了城市横平竖直的网格空间结构,由东西向、南北向的两条轴线构成十字交叉的布局(图10)。十字轴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同时与城市其他轴线连接,体现了其可延展性,创造出既自成体系又具有开放性的空间结构。作为未来教育和研究设施发展方向的南北轴被设定为“学习轴”,并被用作连接教室和实验室的功能轴;由于东边有开阔的城市片区,因此,校园东西轴线的东侧被设置为“市民交流轴”,是连接图书馆、餐厅、自助餐厅和体育设施的轴。沿“公民交流轴”的校园内的建筑物相比于其他设施对社区的开放性更高[8]。这样的十字轴规划不同于以往国内的校园规划,它充分考虑了校园道路与城市路网的联系,主轴线也充分考虑其社区化功能。②“没有围墙的校园”茨城校区规划为“没有围墙的校园”,创造了师生和市民可以共同使用的校城共享区。“学习轴”与“市民交流轴”将整个校园区域划分为四个部分:东北部是茨木市所有并运营的岩仓公园;东南部是茨木市所有,租予立命馆大学,由大学负责建设、管理、运营的市民开放设施(包括图书馆,食堂,广场等);西部从北到南是大学所属的教学区和运动区[8](图11)。因此,大学的布局可划分为西部的校园核心区和东部的校城共享区,共享区包括了绿地、公共设施、交通及公共空间等,节约了社会资源,缓解了一部分城市压力,是大学与城市的交集空间。茨城校区的建设是校城融合共建的典范,在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了校园功能、校城交通系统、城市肌理等问题。它与新社区建立了联系,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同形式的地域合作依托学校周边展开,形成学校与社区联系的重要基础。2.2.4九州大学伊都校区(1)区位分析由于原有校区的老化和分散,九州大学于2004年开始筹建新校区。伊都校区位于博多湾以西,距福冈市中心天神约15公里,南部为地铁线JR筑肥线,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化大学。建设用地东西长3千米,南北2.5千米,面积275公顷。这个选址既具备大都市近郊的便利性,同时拥有玄界滩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9]。(2)校园结构与城市空间①校园分区伊都校区空间呈线性排布,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中区引入城市交通干道,并作为校园的主要出入口。该区域除了教学建筑外,还布置了一些具有社会功能的建筑,如招待所、产学合作研究中心、学生宿舍等,形成学校中的小社会。东入口为校园的中央广场,西入口修建了图书馆和大讲堂(图12)。校园不设围墙边界,形成城市中的校园。②九州大学学术研究都市构想伊都校区规划的基本方针中指出要践行“校城一体化”策略,让校园成为产学研、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的基地。伊都校区的建设对周围地域形成辐射,带动了学校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其打造为“九州大学学术研究都市”,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高品质的学术研究环境,活化现有的企业、带动新兴企业的发展,吸引商业的入驻,提升土地的价值[10](图13)。由于九州大学学生宿舍有限,仅为学生提供半年的缓冲期,半年后学生需搬到周围社区居住,这样的住宿体制带动了九大学研都市区,周船寺、西尻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同时解决了宿舍短缺问题。九州大学的规划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维度,旨在以开放的姿态,与特定城市区域相融共生,推动城市的发展。

3日本大学校城一体化的方法策略

以上四所学校校园规模不同、校园性质不一,涵盖了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城镇及郊区等各种区位条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呈现出4种不同的校城空间模式,在不同层面体现了校城一体化的发展策略(表1)。

3.1交通与城市一体化

日本校园案例表明,实现校园主要干道与城市道路的一体式衔接,能为校城共享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校园及周边区域的整体通行能力,降低校园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阻隔作用,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达性。例如立命馆大学茨城校区主要轴线遵循了周围的街道肌理,并与JR铁路线相平行,与城市道路形成整体性的网络;九州大学伊都校区有南北向的城市道路直接穿越,城市公交系统可以直接通达校园的教学实验区域及生活区域,方便师生的通勤交通。

3.2校园边界空间场所化

校园边界空间的场所化重构了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的界限,赋予其功能和活动的意义,促进了大学与周边环境的交融。一些老校区的更新改造在现有基础上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主要包括增加出入口、拆除部分边界及对校园边界进行空间共享改造的举措,例如北海道大学札幌校区和佐贺大学本庄校区。

3.3增加校园开放空间及校园“公共”功能建筑社区化

案例中日本大学采用了两种方式增加其开放性与社区共享性。一是增加校园内公共空间,如佐贺大学16年的规划整合并增大了开放空间的区域,北海道大学的公共空间轴线随着时间推移从南到北延展,开放空间的增多让大学的土地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二是对大学内具“公众”功能的建筑进行改造并呈现社区化趋势。如改造或增设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等,使其成为与城市共享的建筑设施。佐贺大学在正门拆除了围墙,新建了美术馆;立命馆大学东北角防灾公园是学生与居民一起活动的场所,而东南角的礼堂也开放给校外人士进行预约。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大学的部分功能与周边城市社区的功能产生了交集。

3.4产学研物理空间层面的聚集

在日本“官产学联合”政策的引导下,部分大学与企业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聚集,如九州大学的学术研究都市,北海道大学第二农场的扩建等。这样的空间模式有利于提升技术转移和实践反馈的效率。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功能协同,大学与城市逐渐形成共生关系。

3.5无边界校园和校城共建

无边界校园逐渐成为日本新建和改扩建校园的一种趋势,例如立命馆大学茨城校区和九州大学伊都校区。从物理空间的角度,校园与城市间的界限被抹除,形成真正的校城一体化。更进一步,立命馆大学茨城校区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城市将校园周边一部分土地无偿租给学校使用,学校在此建设校城共享的建筑、设施,城市在其周边再进行配套,真正形成了城市与校园交集空间,探索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新模式。

结语

未来,大学校园与城市是一个共同体。随着大学在城市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彼此的联系会更趋紧密——无论这种联系是什么表现方式。对于校城一体化及校园空间的规划设计问题,日本的大学以及国内部分大学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集中在入口空间场所化、校园边界空间的校城共享、校园公共开放设施的校城共享、校园空间及功能的辐射影响等方面。而日本也出现了无边界校园和校城共建的案例,走向了真正意义的校城一体化。在教育理念转变、社会文化变迁、城市土地使用制度革新探索的背景下,中国的校园规划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中。日本大学校园的经验对我国大学校区的建设及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与中国的国情与高等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我们能不断探索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和中国特色的校城建设的新模式。

作者:单位:向科 林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