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间设计在九年制学校的实践
时间:2022-06-25 11:08:57
导语:共享空间设计在九年制学校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安亭新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为例,分别从校园组团庭院、屋面活动区、天桥等室外场所设计,探讨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中营造多层次校园室外共享空间的理念及手法,并借此全面解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设计,以期对未来九年制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室外共享空间;九年一贯制学校;场所;交往空间
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阶段开始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到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两个教学阶段连成一个整体。因较大年龄跨度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差别,对于教学、活动等生活方式不同,在校园建筑尺度、房间功能组合、细部处理,尤其是室外空间布局的设计时,需要围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充分考虑。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谈到:“室外空间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每个人,每项活动都能影响、激发别的人和事。一旦这一过程开始,整体的活动几乎总是比最初进行的单项活动的总和更广泛、更丰富。”在安亭新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着重创造校园中多元化的室外共享空间,将教学区和生活区多层次的互动交流理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户外学习环境。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新镇,基地北临南安德路、南邻京沪高速,东西两侧规划为公共绿地及住宅用地,用地面积45008m2,总建筑面积43232m2。主教学楼共4层,小学部包括1~5年级,每年级6个班,初中部包括6~9年级,每年级4个班,学校还包括一个700座小礼堂、宿舍楼、综合体育馆和食堂(图1)。学校的教学单元灵活自由,生活单元能适应功能多样的空间组合形式,建筑以天桥相连,之间穿插舒适和互动的室外共享空间。在户外增加学生集中活动场所、休闲广场、阅览展示区,结合庭院设计丰富的交往空间,促进各年级学生间的交流。
2组织校园总体规划布局中室外共享空间理念
2.1总体设计理念
校园总体布局强调各功能区域的整合,九年制小学部和初中部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共同围绕教学楼中心的“中华文化区”,实现跨年龄段、跨文化背景学生间的交流。本项目布局无明显的轴线设计,平面灵活、空间通透(图2),天桥连接学校各个主要区域,流线上下交错,自然围合成形态自由的院落空间和柔和的室内外界面。场地内教学楼、食堂、宿舍楼、体育馆高低错落(图3),建筑单元由北往南依次布置由开放到私密的功能空间,围合出大大小小的室外共享区域。总体设计围绕室外的共享教学、共享游戏、共享活动场所展开,强调知识传承,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操场运动区和教学区、生活区之间由天桥前的休闲广场分隔,天桥是学生上下课必经的场所,是与教室息息相关的辅助空间,不仅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提供遮荫挡雨的保护,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室外共享空间(图4)。若遇到阴雨等较差的天气条件,教学楼东南翼的底层架空空间将成为学生们的风雨操场,提供宽敞的半室外游戏教学场所。
2.2交通设计理念
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能保护户外活动的学生。基地仅北侧临城市道路,人流入口布置于北侧中部,主要教职工及访客车行由东北侧入口进入,后勤车辆流线则安排在西北侧。外围环路布置地面机动车交通流线,营造校园内安全、舒适的纯步行环境(图5)。主教学楼设置地下车库,东西两端各设一个双车道出入口,校园中部东西向机动车道于地下连通,避免教学区和生活区受机动车干扰。
2.3单体设计理念
教学楼采用X形设计,中部大型中庭为教学活动提供舒适室内场所,确保九个年级的教育单元交互融通。展开的双翼围合出内院共享空间(图6),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室外教学、游戏场所;两幢宿舍楼间由中部大堂连接,西侧为半开放式公共空间,东侧与天桥围合成安静闲适的休闲花园;食堂位于校园中央,俯瞰整个休闲广场与操场;食堂二层室外平台、教学楼三层露台、宿舍楼屋顶花园以及体育馆屋顶篮球场都为校园增添更多的露天共享活动区域。
2.4景观绿化设计理念
外部空间运用“自然流动”的设计手法衔接(图7),移步换景,实现多层次交往空间体验。教学区和宿舍区院落以草坪灌木围合室外空间,建筑单体屋面均有绿化覆盖,营造植物高低层次。基地外东西两侧公共绿地为校园提供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从视觉上向校园以外延伸。
3发掘校园室外共享空间核心价值
3.1校园室内外共享空间的连续性
扬·盖尔认为“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孩子们总是先在门前聚集一会儿,然后再开始集体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的关键在于整合更多的室内外交流场所,通过营造更开放的室内外教学环境汇聚更多的学习资源,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参与和探索的机会(图8)。学生的互动从班级教室向走廊延伸,先到达教学楼中心设施——中华文化区或图书馆,而食堂则提供社团日常活动空间,再继续向外部延伸,广场庭院活动区域帮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与娱乐之间转化,使课堂与外部环境无缝衔接。
3.2校园室外共享空间作为非正式教学空间
九年制学校注重学生多元化的教学体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加入学习小组,培养兴趣特长。在课堂上,学习依托于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体育馆等室内空间;在课间或放学后,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教室内,学生能在庭院、操场、屋顶露台、天桥、活动区等“非正式教学空间”进行活动交流和学术探讨,让学生在心情放松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图9)。
3.3校园室外共享空间以学生为导向
传统学校惯于采用对称、整齐的组织秩序,本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规划布局设计则基于多年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平等交流、个性自由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为导向,期望每一位学生能够以校园主人的身份,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使用建筑空间,借助高年级学生的智慧主动去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交往环境(图10),帮助低年级学生在室外共享空间中开展活动。
3.4校园室外共享空间的生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始终贯穿生态化理念,基本教学单元的组合和使用,如普通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阅览室等,充分考虑对自然光和自然风的利用,减少建筑物日常运营维护的能耗。室外共享空间交错穿插于建筑院落之间,加强采光通风,营造出局部舒适的小气候区域。景观绿化为学生活动和休憩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这些室外共享空间同时也为宿舍楼带来自然采光、通风(图11),以及优美的风景画面。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安亭新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园室外共享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索学校外部交往场所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组织和应用,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创新与素质教育的改革。充分考虑到当代九年制学校中教育教学的需求,认识到校园室外共享空间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通过对教学单元以外空间的组合、活动环境的营造等多方面的规划布局优化,构建一个属于学生的完整的校园学习环境,从而提升校园空间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笔者认为,有关九年制学校室外共享空间的设计实践仍有很多可探索的理论领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发掘。
参考文献
[1]陆轶辰.南山六记——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设计纪实[J].建筑学报,2020(1):45-49.
[2]朱涛.边界内突围——深圳“福田新校园行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的设计探索[J].时代建筑,2020(2):45-53.
[3]王小工.适应未来教育需求的学校设计[J].建筑实践,2020(5):156-159.
[4]车志远.教育新理念下厦门中小学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0(8):151-153.
[5]江立敏.意象、原形、展示——北京十一学校崂山分校设计[J].时代建筑,2019(6):114-119.
[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何文杰 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上一篇:社交心理与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 下一篇:传统智慧绿色建筑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