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5-31 09:17:51
导语: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上海自然博物馆富有设计感的场馆、创意十足的布展形式以及对虚拟空间的有效运用,体现了21世纪公共博览类建筑发展的新方向。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展示方式的创新性与藏品缤纷多样的教育性都使得上海自然博物馆迅速成为上海观光的新坐标。本文拟从建筑的形态设计、虚拟空间的运用、展示空间的创意等几个方面分析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虚拟现实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人们阐释自然奥秘的建筑机构。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展品和其他科普活动继续发挥着教育作用,同时更致力于在自身场馆建设上集成与博物馆建筑特点相适应的生态技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命与环境、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展示场所。虚拟现实——在有限的空间展示无限的天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将数字化技术延伸运用到虚拟现实技术当中。同样,人们有了新的观看方式,不单满足于图文式的二维体验,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将人们与原有的现实世界隔绝,置身于另一个新的空间领域,同时这个空间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可以实施与使用者的实时互动,这就是改变了人们传统观看方式的新领域——“沉浸式”的虚拟现实。这种技术与创新方式颠覆了人们对空间想象的认知,如今被运用得较多领域的就是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展现方式,向观众展示另一番更为广阔、科学且带有趣味性的天地。
展示品、图文和模拟造景一直是博物馆的经典展示方式。21世纪的博物馆在继承这种传统手段的展示形式的同时,利用新的技术与新的理念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与认知,使展示方式得以优化和创新。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传统教科书式的注解方式与隔着玻璃的展览品,难以从这样的展陈形式中获取重点信息,无形的距离感会降低观众的兴趣和求知欲。上海自然博物馆就依托新的技术与创新的思维,突破时空的界限,打破墙面所塑造的有形隔断,将大量自然科学的实时图像结合虚拟现实,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为观众展出了无限的天地,为观众打造了全新的互动式体验的新型自然博物馆。色彩确定空间主题并将过渡空间柔化处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展示空间同样注重的是观众艺术的享受与情感的交流。首先,在陈列设计中,通过对光与颜色的理解与运用,拓展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并用不同的颜色与光源确立每个空间的主题并加以区分。例如“恐龙盛世”大胆地使用了紫色系与黄色系,两种色彩之中都有少许褐色的加入,综合了撞色的突兀感和过于强烈的视觉冲突,同时也与展品的颜色和谐统一,淡化了骨骼、化石等展品与生俱来的阴森恐怖感。对比色系也将全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在这一展区的运用与表现,突破了固有的博物馆色系的传统观念,烘托了展品。“缤纷生命”是展厅中标本种类及数量最多的展区,为了能让庞大的标本家族陈列出来,避免呈现无序、杂乱的景象,展区墙面采用暖色为主,大面积的墙面选用了强烈的橙色为主体颜色,在激起活力、使人感觉温暖的同时,更是呼应了部分标本展品的固有色彩,使二者(标本及墙面颜色)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橙色也是十分活泼的光辉色彩,寓意着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使得观众在参观游览中感受到大自然赠予人类的弥足珍贵的产物。为避免全部使用过于浓烈的色彩引起观者的视觉疲惫,暖咖啡色的图案印刷在橙色的墙面上,辅助解释展品的同时,更与地坪的冷灰色综合了展区的整体色彩效果。
其次,每个主题空间之间会有一个过渡空间。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玻璃、材料等模糊了边界,形成一个围墙的整体空间,为了不相互混淆每个空间主题,就通过上文光与颜色确定每个空间的主题。用玻璃墙幕与清水混凝土结构体进行叠加,空间产生了互相交错,形成多样的虚实层次系统的同时,弱化了空间的边界。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叙事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演化”为主线,三大主题板块下设10个常设主题展区,阐述自然界中纵横交错、相辅相成的种种关系。在“生命长河”展区,各类显赫一时的过客和现存的生物“明星”共用一个大尺度的空间。整个空间中,“海洋”“陆地”与“天空”存于一个空间,上空模拟海洋场景,中空模拟天空场景,地面模拟陆地场景。不仅仅如此,上海自然博物馆还用了新的空间表达,在相同空间布置出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同时在同一空间发生叙事,故给观众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以鹦鹉螺的外形为设计原型,在空间动线中多条人流路径并列展开,与中心庭院中的建筑、景观以及其他的观众之间发生视线交流,实现了空间的并叙。因此,观众所获得的参观体验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会使得参观的路线更加灵活与方便;另一方面,观众会成为展示空间的一部分,观众彼此成为“风景”,每一条参观通道都会产生不同的观展效果。这也迎合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人行走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万物的神秘力量,同时人也是自然元素的一分子。
互动展示与娱乐空间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趋向大众化,而非贵族独享。博物馆也如此。自1759年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对公众开放后,博物馆已经从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吸引了大批普通观众前来参观与探究。因此,时至今日博物馆也已经从简单告知的图文系统转变为鼓励探究的互动性综合系统。自然博物馆传播的知识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大部分非专业观众而言具有一定的距离感,缺乏趣味性,似乎无法满足当代观众的参观需求。而当今的自然博物馆发展更重视观众的参观感受,从研究功能到教育功能的定位转变,使得其传播方式也在进行着改变。教育功能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收藏、研究、展示等其他功能则成为教育的支撑。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在设计之初就在以展示主题和展品为中心的前提下,展示图文系统根据所在的具体环境,从观众的需求出发,采用简单和积极的语言,与各种形象化的图形图像以及馆方定制的科学绘画和科学解析图进行结合,让观众主动学习。因而在文字、图形与图像的视觉设计上趋向于更为生动且丰富的形式,通俗易懂且能友好地与观众进行沟通对话,提高观众与他们面对的场景的互动以及观众之间的互动,吸引观众的兴趣,使他们投入其中。
首先,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导览系统不仅起到引导作用,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每月活动日历,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传播宣传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便捷、有趣的体验方式。博物馆也设立了讲堂、游戏任务、移动课堂、表演,甚至是亲身体验科研领域如化石挖掘等方式进行全方位互动。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必须用好这些新媒体才能让公众真正爱上博物馆。与此同时,上海自然博物馆更是设立了咖啡厅、甜品站、商店等休闲场所给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空间。其次,以往博物馆的科研现状以及科研人员都是保密或封闭的,向观众展出的往往都是各类藏品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上海自然博物馆打破这一传统,首次将科研领域作为展示空间对公众开放,并且观众可以亲身参与互动。比如:设立的“化石挖掘”可以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将化石完整地从泥土中挖掘出来的过程,并且有专家做讲解与指导。还有设立专家演示类项目,包括米勒实验、土壤特性实验、矿物质特性鉴别、化石修复演示、脑容量测试等。为了确保专家每天的科研工作不受影响,每天会安排场次与时间段,让观众近距离观看,同时专家工作区域在不演示场次的时间段中,都用玻璃与其他展示空间进行隔离,观众会透过玻璃进行较远距离的观看。这样的空间展示,首先会提升对观众的教育意义,其次也为科研人员做了宣传,将在幕后进行学术研究的科研人员搬到展示空间,充分展示科研人员的魅力,也是对科研人员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参考文献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董春欣.会展空间与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许永顺,梁兆正.虚拟技术在科技博物馆展示教育的应用与实例[A].
童小明.叙事空间——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J].装饰,2012(10).
阚玉德.展示空间设计理论及其探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
作者:王睿文 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 上一篇:企业管理会计谈财务分析报表的运用
-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