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型游憩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时间:2022-01-10 08:29:37
导语:口袋型游憩空间形态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明确口袋型健康游憩空间的构成是营造健康游憩空间的基础,也是建设健康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和理论方向。WTO章程中写道: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城市空间环境与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当代的健康概念不仅仅是指没有伤残,而是对人类生理、心理状况的全面考量。健康的行为方式与健康的环境系统成为当代健康游憩空间必不可少的两方面。行为方式带来的生理及心理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经研究发现,近年来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非传染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在威胁人类生存类疾病中的占比比例持续上升,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因慢性病致死的比例已经高大78%,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城市居民生存质量。造成慢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唯一是生物病理,更主要的是源于平时缺乏体力活动或心里压力积蓄。而口袋型游憩空间因具备选址灵活,可达性高,离散性分布的特点,它呈现网络斑块分布,见缝插针的将绿色引入喧闹的城市的边边角角中,触手可及,容易到达,不仅能满足朝九晚五的人群在工作闲暇之余随时进入园内享受阳光,交流散心,暂时远离都市快节奏、缓解精神压力、放松身心的迫切需要,也给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一块茶余饭后散步遛狗、运动、下棋的休闲场地。既提供了日常放松、锻炼运动的场地,也能使得人与人在共同活动中建立彼此之间的行为交往,增加亲密关系。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更为棘手。近年来全球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模式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空气等环境要素受到严重污染,变成危害人类生存健康的有害物质。美国科研人员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大约40%的死亡原因与污染有关,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地区约有60万人因为环境污染而过早死亡,环境系统的改变迫在眉睫。由上分析可看出,健康的游憩空间应由两个系统构成:①健康的行为空间系统②健康的环境系统。其中,健康的行为空间系统为周边人群及居民提供一块能够便捷、可达性高,能随时前往散心,锻炼身体、步行、骑车游玩等空间场地,在提高他们日常活动频率之余能减少慢性疾病,同时在心理方面达到缓解居民身心压力,拉近人与人、邻里之间交往距离的健康问题,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而健康的环境系统则侧重于创造和谐与自然的空间环境,实现绿色生态环境的维护,为居民生境健康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空气等环境要素提供健康保障。
二、口袋型游憩空间的健康促进性策略
口袋公园也称为袖珍公园,顾名思义,其意指小规模的城市开放空间。口袋公园在快节奏城市中扮演着世外桃源的园林角色。它方便管理与维护的口袋公园舒适感高,是高密度中心城区不可或缺的健康游憩空间。以下将从居民健康需求层级的角度,明确健康游憩空间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为居民营造健康和谐的游憩空间环境。1.促进健康行为活动。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科学实证的角度阐明了城市空间与人类健康行为之间的联系。2003年,美国《健康促进》杂志发表声明,其依据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了空间环境对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随之,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呼吁与推进运用创造更多的城市空间来增加居民的日常运动行为。由此可见空间布局是口袋型健康游憩设计时的根本所在,当代口袋型游憩空间在布局时应针对慢跑、滑板、轮滑、跑酷极限运动、骑车、散步等各类运动的不同需求,划分出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场地空间,使口袋型游憩空间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健康地。口袋型游憩空间内部可利用空间对比手法提升空间趣味性与吸引力,空间内部应针对游客不同时期的心里状态需求——彼此嬉戏放松心情,运动锻炼或是寻求世外桃源享受无人的静谧,来设置相对密集的开敞空间,结合具有安全静谧性的私密空间,利用空间划分满足游客在园内休闲娱乐,休憩等多种不同的需求。“庭院深深,深几许?”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营造时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的景色描述。通过分割与联系空间,园林空间产生渗透与层次的变化,直接去看某一对象和隔一层次看的距离感是不尽相同的。即使人与景的实际距离不变,当透过若干层次去欣赏景色时,层次越多,距离感越远,深远感也会越丰富,方可营造环境的趣味性,提升游客在环境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可利用游憩空间内门洞、完全透空或镂空的窗洞形式,达到将分割的空间相互渗透、连通的视觉效果。其空间层次变化的理论原味与西方近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主张的“流动空间”理论不谋而合,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均是追求空间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可见空间分割与联系的手法在园林布局中极其重要。2.营造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面对当今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城市内的绿色空间(小区、CBD高压力人群聚集处、养老院、医院等周边地区)能充分发挥植被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且能营造出健康的环境系统。营造健康的环境系统,如在游憩空间内规划康复环境或疗养景观,运用保健植物的空间设计手段,达到滋养人类身心,缓解人们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西方早期,美国伊丽莎白及诺娜康复花园运用园林疗法,在设计规划时预先安排各种维护需求,针对使用者不同的身心状况,精心分布各种设施创造出一个热情好客、体验感强、充满无穷生机、舒适宜人的环境。当代,我国武汉园博园在规划设计中,提倡生境之美的重生,运用植被对原先场地中的垃圾场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解决了当地恶劣的环境问题。由于植物和人的生活是十分贴近的,以植物为原材料的园林景观建设能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环境效益。
三、口袋型游憩空间的健康保障性策略
1.满足游憩空间活动安全的健康。保障行为活动安全是塑造居民健身运动的健康游憩空间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安全的定义侠义上是指保障到此块口袋型游憩场地的人们避免受到生理攻击或伤害,更广义准确的表述还包括游客在该场地内能感到心理安全。口袋型健康游憩空间规划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艺术,为营造出健康环境达到观赏美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其空间布局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站在园内某点上来观看别处时观景视线是否良好,还需考虑当此处作为被看点时,是否能吸引游人的驻留与注意。好的空间序列分为以下段落:开始段、引导段、高潮段、尾声段,最根本的元素即是组织观赏路线,可运用环形、闭合、串联式、贯穿式、辐射式等不同形式,营造空间序列需配合藏与露、内向与外向、引导与暗示等手法运用。“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刘勰《隐秀篇》中的名句,包含言词之外的意趣,是唐宋时期的“婉约派”代表:含蓄者,意不浅露。造园时亦是如此:婉曲又隐约,追求含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园子才越发耐人寻味。现代口袋型游憩空间的设计中,也应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遗,可采用欲扬先抑,千方百计的将“景色”遮挡,制造出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吸引游客前往游览放松的欲求。所谓“藏”,意指遮挡。可运用植物、建筑等多类景观元素读景色进行严实的遮挡,也可以将景色藏在茂密的花草树木中,藏住其次要部分。2.普及健康概念。自19世纪工业革命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直接导致了环境恶化现象的产生——污染的水源与空气直接加速了传染性恶性疾病的传播。在当代,保护环境意识的普及引申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方向,提供健康的环境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点。通过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护饮用水源区的空间规范等措施仅仅从规避的角度治理环境,这已无法应对当前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序型健康生态城市,我国学者钱学森在挖掘古代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生态规划理念,从平衡自然与人的关系落实人居环境的健康保障。口袋型游憩空间的健康保障需通过政策规范的落实和健康概念的普及共同完成。政策规范落实到实处,即通过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强制性的达到空间规划时对居民健康最低需求的保障。随着城市健康空间观念的普及,通过健康空间引导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活动也日益收到不同人群的重视。长久以来,健康城市空间的建设将关注点集中于被动地提供配套设施来满足游人的基本需要,从而忽略了扩大健康理念——主动的发挥健康游憩空间对环境和人的促进性。
四、结语
当下,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与资源破坏、自然灾害、城镇集聚、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呈现斑块分布的口袋型游憩空间虽然面积小,但它选址灵活、适用性高。只要因地制宜,统筹全局的为其规划合理的空间布局,它就能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现代城市中,为高楼云集的城市中心区增添绿洲,改善城市环境与人居环境质量,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绿色空间。未来的口袋型健康游憩空间建设中,可从以下几点着手:①促进健康行为为活动的增加,通过园内空间的多样性满足游人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其日常活动量达标。②营造绿色环境,通过保健植物的选择,原来疗法等空间设计手段来改善并提升环境系统。③满足游人行为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安全,组织恰当的空间序列分割空间。④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健康城市规划设计的落实,扩大健康理念,主动的发挥健康游憩空间对环境和人的促进性。相信基于对口袋型健康游憩空间的理论探讨与深化落实,高水平生活质量与健康人居环境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高密度城区微绿地设计探讨_以上海城隍庙片区微绿地为例[TU].河北师范大学,2010.
[2]BEAGLEHOLER.Fromsciencetopolicyandaction[R/OL].中国疾病顸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05-15].http://www.chinancd.com.cn/include/download.asp
[3]HARVEYD,HOOKE,KOZINIAKJ,SELVANATHANM.Buildingthecaseforchronicdiseaseprevention[R/OL].Winnipeg:Allianceforthepreventionofchronicdisease,2002:11[2009-05-15].http://www.preventdisease.com/pdf/ChronicDisease_P.pdf.
[4]李禾.美研究岌现四成死亡事件与污染有关[N/OL].科技日报,[2009-05-15].http://tech.sina.com.cn/d/2007-08-30/09581708061.shtml.
[5]王鹏飞张莉萌孔倩倩.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名城,2016(4):6-10.
作者:黄慕璇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上一篇:旧厂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 下一篇:产教融合毕业设计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