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

时间:2022-01-28 09:46:45

导语:浅谈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居民对步行空间的需求愈加强烈。从通勤视角出发,结合城市规划学、景观游憩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步行空间进行研究。通过对步行空间三类路径:A:家(公司)—公司(家);B:(公司)—公交站(地铁站,班车站)—公司(家);C:家(公司)—公交站(地铁站)—地铁站(公交站)—公司(家)的总结,分析得出基于通勤视角下的四类步行空间(街路、天桥、广场、地下换乘空间);再通过分析通勤人群的特点(时间紧迫性、路径重复性、着装正式性),总结城市步行空间影响要素(建筑环境要素、人工景观环境要素、自然景观环境要素)及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各影响因素与四类步行空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因素对通勤视角下步行空间的重要程度,以期能为人们设计更加舒适的城市步行空间。

关键词:通勤;城市;步行空间

1引言

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共交通(公交巴士、地铁等)、自驾车几种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扩展,人们逐渐依赖机动车出行。然而,机动车在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人们开始提倡绿色出行、健康出行。1992年,国际健身与大众体育协会(TAFISA)发起了“世界步行日”活动,确定每年的9月29日为世界步行日。国外关于步行交通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行为学、交通地理学、建筑与规划学三个方向,分别从人的行为与认知角度、交通流线网络与空间、土地利用景观与空间三个角度进行研究[1]。通勤行为是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EvaHeinen等研究发现,荷兰20%的出行行为是通勤行为,并且其他西方国家的数据与其类似[2]。因此,基于通勤视角的城市步行空间研究对人们出行行为、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街路景观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相关概念解析

2.1通勤

通勤是由于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而产生的出行行为,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建筑设计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3]。刘爱玲、胡小琪等对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上下班交通方式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1539名(男性6906名、女性4633名)非农业职业人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步行、骑车、乘车、混合交通方式上下班的比例分别为33%、39.4%、14.9%、12.7%,其中步行上下班的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步行时间为26.6min[4]。

2.2空间

空间分为三类:立体空间、容积空间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具有静态、内聚的特点,其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在其空间中主要突出墙体和地面的特征;立体空间具有流动性和散漫之感,空间层次丰富,相较于容积空间,其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5]。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片庸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说明了空间的功能作用,即可用性,同时也说明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2.3城市步行空间步行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包括起点、终点、路径三个部分,因此步行空间也是一种动态的空间,涉及人们步行活动中经过的所有路径,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空间。步行空间通常是指所有由道路边缘界定的用于步行的道路空间[6]。城市步行空间是一个系统空间,指城市中一切可对公众开放的步行空间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和谐舒适的环境[7]。

3通勤视角下的城市步行空间结构特征

步行分为无目的性和有目的性两种,上下班、上学属于有目的性,沿某一路径向目标行进。逛街、散步属于无目的性[8],基于通勤视角的步行属于一种有目的性的步行活动。由于通勤时间和地点的固定性,通勤人群一般具有时间紧迫性、路径重复性、着装正式性等特点。同时,由于生活工作的负担,通勤人员一般伴随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鉴于人们通勤距离的差异,通勤方式各有不同。本文研究的人群包括两部分:一是完全步行通勤的人群,二是步行及以其他交通方式混合出行的人群。其他交通方式又可分为公交、地铁、班车三类(由于乘坐出租车出行人群的步行距离较短,因此不做考虑)。

3.1步行的适宜距离

步行的适宜距离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一般当到达某一空间的步行距离超过300—400m时,人们前往的意愿就会显著下降[9]。国外平均步行出行距离为252m,极限距离一般在3200m以内;1500m以下的步行出行距离约占94%。国内步行距离以小于2000m为宜,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10]。

3.2基于通勤视角下步行的路径分类

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是影响居民出行交通行为选择的重要条件。当居民的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近(通常<2000m)时,居民会选择全步行通勤方式;当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通常>2000m)时,人们会选择搭乘公交、地铁、班车等交通工具通勤。因此,将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路径分为三种:A:家(公司)—公司(家);B:家(公司)—公交站(地铁站、班车站)—公司(家);C:家(公司)—公交站(地铁站)—地铁站(公交站)—公司(家)。

3.3步行空间类型及出行选择

基于通勤视角的步行空间主要包括街路、广场、天桥、地下换乘空间(表1)。通勤者步行出行的选择因素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两类:主观因素包括步行者身体素质、步行意愿和出行习惯;客观因素包括道路交通状况、步行空间环境质量(自然景观环境、人工景观环境、建筑环境)。随着人们对步行益处的认识以及通勤时间段城市交通的拥堵,当通勤距离较短(一般认为小于2000m时),人们通常会选择A路径通勤。该路径涉及的步行空间主要为街路、广场和天桥。由于该路径为全步行路径,所以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对步行者步行体验均具有较大影响。当通勤距离大于2000m时,人们通常会选择B路径。该路径与A路径相比步行距离较短,与C路径相比较便捷,不需要更换交通工具,因此是通勤人员最常使用的步行路径。该路径涉及的空间类型主要为街路、天桥,影响因素主要为客观因素。当通勤距离较远、又没有直达交通时,人们会选择C路径。相较于A、B路径,C路径耗时较长,且路径繁琐,步行者心情较前两者更容易受到步行空间环境的影响,涉及的空间类型主要为街路、天桥、换乘空间(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影响因素主要为客观因素。

4结语

步行对人的身体健康与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均具有积极作用,居民的通勤行为是步行行为重要及独特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对通勤者步行空间的重视度不够,通勤者步行空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改善应结合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景观规划相统一,并针对通勤人群着装正式、路径固定、时间紧迫等特殊性进行针对性地设计,以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环境与城市宜居舒适性。

参考文献:

[1]邓柏基.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刘爱玲,胡小琪,李艳平,等.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上下班交通方式的现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2)∶114-116.

[5]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苏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02-308.

[6]赵春丽,杨滨章.步行空间设计与步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杨•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探析[J].中国园林,2012,(6)∶39-42.

[7]岑球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孙靓.城市步行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10]中国公路协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交通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3]李怀敏.从“威尼斯步行”到“一平方英里地图”———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可步行性的探讨[J].规划师,2007,23(4)∶21-26.

[14]冯炜,李开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90.

作者:林慧颖 王士君 李祥玉 单位: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