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庭院空间设计论文
时间:2022-05-15 04:16:04
导语:传统庭院空间设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庭院空间源流
在我国,由于独特的木构架支撑建筑体系,造就了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进而形成了以庭院为核心的建筑空间原型.这种几近标准而又灵活多变的空间原型,通过围合、拼接、排列、组合等形成了多样化的空间形态.纵观我国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实质上是近乎相同的建筑类型和千变万化的庭院空间的统一体,是庭院空间形态和序列组织的不同演绎.
2我国传统庭院空间类型
传统庭院的空间形态是基于各朝代社会系统对庭院功能的需求,以及当时社会生产力所制约的建筑技术体系所提供的庭院要素下构成的.因此传统庭院从基本功能和结构上可概括为居住型、园林型、寺庙型和宫殿型四种空间类型.
2.1生活空间———居住型庭院
居住型庭院是传统庭院类型中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它是适应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及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家庭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产物,它表面上是一种居住建筑形式,实质上体现的是传统的居住文化.它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实用性的基础上,又反映了封建社会家长制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传统的人文主义对外封闭,对内交融理念.如图1传统居住型庭院的一角,在空间内向型极强的基础上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2游赏空间———园林型庭院
园林型庭院是将“物我一体”的自然观表现的最为精致的庭院空间类型.这种类型的庭院用人工要素来构筑自然形态,力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空间意境.苏州留园中一角,人工开水造石的效果宛如地处山林中.同时园林型庭院还在庭院构成要素中揉和了诗情画意,从而使庭院的空间美感从视觉层面抬升至心灵感知层面.此外园林型庭院还在空间中融入时间的观念,将空间维度提升至四维,使人们对这种空间层次的感知体现在游览的时间进程中,极力营造“步移景异,一步一景”的空间效果.因此这种类型的庭院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2.3精神空间———寺庙型庭院
寺庙型庭院是由佛寺、道观等宗教性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类型.这种类型的庭院是宗教借以描绘理想天国的信仰空间,同时也是善男信女们进出寺庙礼香拜佛的集散空间.随着宗教的中国化以及“舍宅为寺”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的功能也逐渐多样化,空间的公共性和自由度也随之增大.寺庙作为人们寄托信仰的精神场所,既可以深处名山胜地也可坐落于城中闹市;既可以是宫殿型的大型寺院也可以是民居型的小型庙宇.在娱乐设施缺乏的封建社会,这种类型的庭院已作为一种城市的公共娱乐空间而广泛存在着.如图3河南洛阳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古刹,在历朝发展的过程中已不仅是礼香拜佛的场所,也兼具观赏和游览的功能.
2.4神化空间———宫殿型庭院
宫殿型庭院是传统庭院类型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庭院类型.这种类型的庭院主要存在于具有隆重纪念性和政治性的建筑组群中.庭院的规模和构成往往超过它的实用功能,且空间层次单一化,着重强化皇权至上的权威气势,突出君权神授,强调神的人间化,实现人物崇拜的作用.故宫太和殿前庭院,空间规模庄重、宏大,且没有多余的景观要素,这种强烈空旷度和严密的围合感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神授的威慑力,同时也为皇家举行大型礼仪活动提供了场所,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治者的安全.
3传统庭院空间设计语汇
传统庭院的空间形态往往不局限于一种单一的空间类型,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空间类型进行交叉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庭院空间.
3.1界面围合
庭院是一个虚空围绕的空间形态.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是庭院空间设计最传统最基本的设计构思.由界面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是一种复合的中介空间.这里的复合中介即指庭院作为建筑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公共与私密的亦此亦彼的空间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庭院的围合不外乎于两种形态:封闭性围合和半封闭性围合.封闭性围合,即指庭院四周全为建筑物或其它建筑实体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种庭院空间封闭性较强,由于地域、气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围合起来的庭院空间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北京四合院、晋陕窄院、徽州的四水归堂等.这种围合起来的庭院空间中心为开敞空间,是整个宅院空间的中心,整体布局的枢纽.它引导人们的日常起居活动聚焦于此,同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空间形式契合了传统内向型的心理结构.半封闭性围合,即由建筑和回廊或者墙垣共同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种围合起来的庭院空间开敞、活泼、具有流动感,如三合院、二合院等.半封闭性围合的空间为定向性开敞空间,空间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空间像流水般通过回廊或墙垣上的洞口从一个空间流入另一个空间中,使庭院中观赏者的视觉有了延伸和超越的可能.
3.2模数控制
传统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为出发点,即以“千尺”为尺度来统领整体的气势,在局部空间中以“百尺”为尺度来形成空间的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如北京紫禁城建筑群的外部庭院空间就以百尺为形的原则划分庭院空间院落;圆明园多个景区园中园的间距(约320m)符合千尺的模数.而小型庭院如普通街坊式庭院住宅而言,庭院的模数是在百尺为形的基础上划分出一系列网格并以丈(1丈为10尺,约2.5~3.5m)来度量.另外,庭院的模数也与建筑的等级模数相对应,而传统建筑有自身特有的一套模数系统:以斗拱为基本模数,以开间为单位的框架模数系统.因此庭院的规模大小往往与建筑的开间相呼应而呈现出一种模数化的网格.
3.3同步设计
同步设计即指庭院的空间组织伴随着建筑的空间序列同步展开.传统建筑群即以庭院为基本单元通过一定的秩序组合而成,这种秩序分为静态的秩序和动态的秩序.静态的秩序指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严谨的排列组合,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则整齐,对称均衡.通常沿着一条纵深的轴线,院与院间做行列式的排列,院与院间纵横联系形成一个交叉道路网.在一些等级较高及具有纪念性的礼制建筑中,通常采用十字对称的布局方式,将主体建筑置于中央,次要建筑放在纵横交叉线的两端;而在一些住宅府邸中,通常将主体建筑放在后面,整体布局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华夏意匠》中所阐述的建筑群的组织和发展按照图中所示方向和色调的强弱为扩展次序,建筑群由此形成.动态的秩序指散乱的无规律的排列组合,如江南园林的自由式布局.这种自由式布局并不等于没有组织的布局,而是在自由中存在着一种以“院”为单位的组织秩序.但是这种院的秩序不再是规则整体的封闭空间,而是自由灵活的景色封闭的空间.通过在庭院中置景、组景、借景来弥补封闭空间的缺陷,以达到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的空间趣味.庭院与建筑的同步设计能够更好的将庭院空间和建筑空间融为一体,与传统“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不谋而合.如图6留园的平面看似建筑和景观无规律的排列组合,实质是独具匠心的设计成果:先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狭小、曲折的前导空间进入主景,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然后以廊道作为全园的联系脉络,营造曲折萦回之感,同时各个景区隔而不塞,景观层次丰富.
3.4抽空锲入
我国传统建筑注重对外封闭对内交融,如果把一个院落单元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庭院就相当于在整体中抽空一块局部空间,然后锲入一些景观要素,如花草树木、山石水榭等.抽空的这部分空间既满足了整体建筑空间所需要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上的要求,又打破了建筑空间的单调和乏味,并为居住者提供了休憩、娱乐和进行露天家务活动的场所;锲入的这些自然生态因素融入周围空间中,不仅改善了小气候,而且形成室内外、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和谐过渡,同时也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审美、愉悦的功能.如徽州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木构架,周边高墙环绕,为防盗外墙上少开或不开窗,居住所需要的日照、采光、通风都通过中心的天井庭院解决.这部分天井空间就恰似在住宅整个体块中抽空出的一个长条形空间,这部分空间除满足建筑基本功能之外,还起到过渡室内外空间,联系各个功能空间的作用.同时,在天井空间中锲入一些景观要素如花草树木,就在庭院融入了生态要素,同时也活跃了建筑空间.
4结语
传统的庭院空间是有机的、自然的,它给传统静态的木构架建筑注入了自然的活力,从而使其拥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传统建筑和庭院相辅相成,形式丰富,其中蕴含的设计构思和空间处理手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在当今社会庭院已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式情节”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建筑的初步设计中就融入庭院的概念,并随着设计的开展同步设计;通过抽空和锲入的手法形成底层架空,或局部的空中庭院来满足大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通过拓扑同构的设计手法来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打破传统内部空间的单调和乏味,还可以通过意境营造来融入新时代的人文意象等等.尤其在当前高层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日益单一化和萎缩化,住宅邻里关系逐渐淡漠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推陈出新,营造出适合现代人居住生活的空间模式.
作者:王丽常佳佳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 上一篇: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月活动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农业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